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米質檢測平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米質檢測平台本平台於2020年正式運行,主要為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米質提供檢測服務,常年管理人員3名,實驗師1名;配套500餘萬元米質檢測相關的先進設備,實驗室面積200餘平方米。

機構簡介

本平台,能對標GB/T 24535-2009、NY/T 2334-2013、NY/T 83-2017開展粒長、長寬比、堊白度、堊白粒率等大米外觀品質的測定。能對標GB15683-2008、 GBT 22294-2008、NY/T 83-2017從直鏈澱粉、膠稠度、糊化溫度等蒸煮、食用品質方面進行評定。同時,本平台還能進行稻米食味品質測定,如:澱粉糊化特性等。

相關資訊

我國首個國家級北方水稻重大科研平台落戶寶清

9月5日,我國首個國家級北方水稻重大科研平台——中國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在寶清縣落成,將通過匯聚力量、整合資源,着力解決北方稻作生產中出現的重大科技問題,助力推進產業升級換擋和提質增效。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二級巡視員李文星,省政府副秘書長韓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胡培松,中國工程院院士周衛參加落成儀式,市委副書記、市長宮鎮江,寶清縣委書記徐斌義出席落成儀式。

落成儀式上,吳孔明指出,中國農科院將以北方水稻研究中心為戰略支點,匯聚力量、整合資源,着力解決北方稻作生產中出現的重大科技問題,加力推進我國北方水稻產業升級換擋和提質增效,助力提升黑龍江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特別是稻米口糧的絕對安全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吳孔明要求,北方水稻研究中心要加強科技創新,充分發揮稻作科技創新引領作用;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切實增強科技創新活力;要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教育引導專家走出實驗室,走入農民家,走進田間地頭。

韓庫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中國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落成表示衷心的祝賀。韓庫強調,北方水稻研究中心的落成,必將成為全國水稻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1]等方面重要的國家級科研平台;必將推動我省稻米產業發展再上大台階、邁向新高度;必將開啟國內稻米科技攻關合作的新紀元。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將全力支持研究中心的發展,雙鴨山市、寶清縣要強化各類要素保障,全面做好服務工作,打造出一流科研環境,助力研究中心高質量發展。

胡培松指出,北方水稻研究中心的建設,受到了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科學院以及相關科研院所(校)的關心和大力支持,得到了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雙鴨山市委、市政府,寶清縣委、縣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鼎力相助。中心建設以來,按照院黨組提出的「邊建設、邊科研、邊產出」的要求,相繼開展了水稻育種、秸稈還田、黑土地保護等研究,培育出米質達部頒優質一、二級米,以及寒地抗倒早熟高產粳稻品系120個;通過訂單農業的方式,與浙江嘉興五芳齋合作選育推廣糯稻品種;研發的寒地秸稈全量原位還田緩釋多效綜合技術已累計推廣20萬餘畝。

宮鎮江指出,雙鴨山市委、市政府將堅決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使命,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中國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的建設發展,為中心科技創新和改革發展創造更加優越的條件。希望北方水稻研究中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着力攻克一批制約水稻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加快推動更多的科技成果[2]轉化落地,為引領北方水稻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服務雙鴨山和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落成儀式上,吳孔明、韓庫、胡培松、宮鎮江共同為「中國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揭牌;李文星、顧毅、徐斌義、黃亦忠共同為「寶清北方水稻研究中心」揭牌。中國水稻研究所分別和寶清縣、五芳齋股份有限公司、碳尋(上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新一輪戰略合作協議、品種轉讓協議和技術合作協議。

九月的寶清,稻浪翻滾,豐收在望。儀式結束後,參會人員分組前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水稻試驗田、電子商務產業園、彩雲嶺墾荒館、小城子鎮梨南村、居福山文化公園、鄉村振興示範點,參觀考察水稻新品種示範、大豆種質創製、代選、測試區。

出席落成儀式的還有農業農村部相關司局領導,中國農業科學院院機關和院內兄弟研究所領導,黑龍江省、市、縣相關領導和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重慶市農業科學院、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興安盟農牧科研所等大專院校領導、專家,北大荒農墾集團、大北農有限公司、浙江省農發集團、五方齋集團、湖北省糧油集團、天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碳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領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