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噩夢
是指做內容恐怖的夢,並引起焦慮恐懼為主要表現的睡眠障礙。噩夢在兒童中多見,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學齡前期和學齡期兒童最多見。無明顯性別差異,發生率約1%左右。 [1]
讀音
èmèng
釋義
[nightmare] 引起極度不安或驚恐不已的夢
因素表現
主要原因: 心理因素 睡前過度緊張、過度興奮、例如孩子初次離開父母在陌生環境中睡眠、各種內心衝突和焦慮情緒均可誘發本症,睡前聽講恐怖故事、看恐怖影視也是誘因之一。 身體因素 發熱、臥室空氣污濁、被褥過厚、睡眠姿勢不當、胸前受壓等身體不適均可誘發。此外,飲食習慣不良如晚餐過飽或飲食太少而呈飢餓狀態也是誘發本症的原因之一。 兒童在睡眠中夢見危及生命安全的恐怖事件,如被怪獸追趕,從懸崖上掉下來等,夢境千奇百怪、荒誕離奇。可怕的夢境使兒童焦慮緊張、表情驚恐、面色蒼白、出汗、心跳加快等。由於睡眠中肌肉鬆弛,所以,常常掙扎不動,似被纏住一般。惡夢很容易被叫醒或被夢境驚醒,醒後很快意識清醒,能清醒地回憶剛才所做的夢,往往需稍待一段時間才能入睡。下半夜多見。
辛辣食物
一項研究顯示,晚睡前吃辛辣食物和不吃辛辣食物的兩組健康男子的睡眠情況相比,吃辛辣食物休息時,醒來的次數更多,睡眠質量更差。這說明辛辣食物能提高體溫,從而擾亂睡眠。
食物的脂肪含量=
有人研究發現白天吃高脂肪食物越多,睡眠質量越差。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可能對夢有消極影響,容易讓人做壞夢。 酒精 酒精是使人短時間內入睡的鎮靜劑,但是一旦它的作用逐漸消失,就會使人過早醒來。飲酒過多還可能導致噩夢和壞夢。那些有戒酒經歷的人也經常做噩夢。 藥物 抗抑鬱藥、巴比妥類鎮靜劑和麻醉藥等藥物有副作用,可能會使人產生噩夢。 疾病 流感等發燒疾病常引起噩夢。呼吸短暫和嗜睡病等睡眠紊亂也會增加壞夢和噩夢的發生率。 [2]
噩夢治療
首先應尋找並消除身體和心理上的誘因,針對心理矛盾給以合理的諮詢和指導。當發現兒童出現惡夢時,應將其喚醒,待其情緒穩定後再讓其入睡。一般無需藥物治療,若發生過頻可短期內給予安定或利眠寧等鎮靜劑,睡前服。本症預後良好,隨年齡增長可逐漸減少,部分可連續至成人。 經常做噩夢感到不安怎麼辦?其實,做夢是人在睡眠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正常心理現象。一般情況下,人在睡眠時大腦神經細胞都處於抑制狀態,這個抑制過程有時比較完全,有時不夠完全。如果沒有完全處於抑制狀態,大腦皮層還有少數區域的神經細胞處於興奮,人就會出現夢境。由於少數細胞的活動失去了覺醒狀態時的整個大腦皮層的控制和調節,記憶中某些片斷不受約束地活躍起來,可能就表現出與正常心理活動不同的千奇百怪的夢。此時,與語言和運動有關的神經細胞倘若也處於興奮狀態,那就不光會出現夢境,還會說夢話或發生夢遊的現象。國外有關的最新研究表明:人的一生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做夢。做噩夢與吉凶福禍沒有直接聯繫,不要為此擔憂。關於夢境的內容,一般認為主要是:其一,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的人喜歡看一些驚險、恐怖的影視錄像或小說,這些刺激形成了記憶表象,一旦進入夢境就容易做與此有關的夢。其二,由於人的睡覺姿勢不好,如趴着睡覺或手放在胸部壓迫了心臟,容易做一些恐怖的噩夢。還有人在身體有病的時候,如頭痛發燒、心臟不好造成大腦缺氧或供血不足也會做噩夢。那麼怎樣才能減少噩夢呢? 減少不良的刺激。平時應多看一些健康有益、輕鬆愉快的影視錄像或小說,少看或儘量不看易形成噩夢情景的影片或小說,避免不良的刺激在記憶中儲存。睡眠前最好不要過度用腦,以免大腦皮層過度興奮而引起夢境。注意睡眠的身體姿勢。一般採取右臥睡眠較好。仰着睡的時候,雙手雙腳自然垂直,枕頭不要過高。要糾正趴着睡覺的不良習慣。預防生理疾病。有不少實驗顯示,人體內的生理性與病理性的刺激可能被編入夢境。人體有些輕微的炎症,在意識清醒的狀態下,往往感受不到,而炎症引起的輕微刺激在睡眠時就可能導致噩夢產生。如有人在夢境中出現喉嚨被人掐着,後來果然發現患有咽炎。實際上是每個人在睡眠時都會做夢的。從開始進入睡眠階段的前一段時間內,身體都呈放鬆狀態,腦電波顯示為「慢波」人的眼球基本「固定不動」,此時稱為「慢波睡眠」;過一段時間後,進入相對比較深度的睡眠,此時如果觀察睡眠者的眼球,為較快速的「轉動」狀態,腦電波的活動「起伏」變化也比較大,而且進入快波狀態,此時就稱為「快波睡眠」。由於人的大腦在醒着的時候接受了很多信息,在身體各部分都互相「共同協調」的情況下作出相應的反應和動作,完成我們所需要的工作、活動、等等一切行為,並且有很多信息被大腦所儲存起來(記憶,並且如接受的信息「刺激性」大些的,有可能記憶的「牢固」程度要深些);在人進入睡眠狀態後肌體的很多部分開始休息,大腦也有一部分開始休息,但仍有一部分在對醒着的時候接收的信息進行「整理」,所以就開始了「做夢」。由於此時肌體和大腦有部分是休息的,所以大腦中在「整理某些信息」時,是不「連貫」的,這樣「做出來」的夢,也就是夢境,往往是不連貫、甚至可能是「希奇古怪」的現象,如果此時由於睡眠姿勢(比如睡覺時手放在胸口等)或受到某種刺激,影響到呼吸的順暢或血液循環,則大腦在「整理信息」的過程中,又會出現「似乎對人有害」的信息的感覺,這個時候人就可能會「做惡夢」了。 一般在正常的情況下,一個「慢波睡眠」和一個「快波睡眠」為一個「睡眠周期」,時間大約為90分鐘左右,在人的整個睡眠時間內,可以有多個睡眠周期出現;如果人在睡眠的快波睡眠周期內被人叫醒或因某種原因醒來,則會記得甚至「非常清楚」地記得快波睡眠時所做的夢的夢境。至於說很多次或者基本每次醒來後都能記得所做的夢,除了由於環境問題無法使人有良好的睡眠外,那就是自己的睡眠質量問題了。
噩夢類型
雖然夢境千奇百怪,但美國臨床心理學博士帕特里夏?加菲爾德的研究卻表明,儘管全球有60多億人,卻逃不出12種夢。其中人們最常夢到的是被追趕,隨後依次是迷路、高處墜落、當眾出醜和受傷。德國睡眠研究所噩夢研究專家海富特博士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噩夢主要分為3種:被追趕或生命受到威脅;失去親人或喜愛的物品;迷路或身處完全陌生的環境。而在某種程度上,噩夢也是人們擔心的恐怖場景在大腦中的「預演」。其中,被人追殺或無法逃跑等「無能為力型」的噩夢,是被調查者們最大的困擾,37.7%的人表示常做這種夢。對此,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醫學與心理治療室主任醫師叢中教授認為,這一類夢暗示主人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感到恐懼,比如在激烈的競爭中害怕被淘汰。 選擇「怪異型」和「事故型」的比例分別為15.6%和11.4%,如夢見自己會飛但又突然從高空中掉下來、被野獸或怪物追、地震、空難等,這說明主人有失落感,在現實中可能他所希望的東西沒有得到實現,認為自己是個懷才不遇、能力尚未得到施展的人。另有8.1%的人常夢到自己當眾出醜,如赤身裸體出醜的「丟臉型」,這表明你內心感到孤獨寂寞,也可能是你白天遭遇的某些尷尬事件在夢中被進一步「演繹」等。「很多人以為做噩夢肯定有害,其實從心理學角度講,不管美夢還是噩夢,都能幫你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察覺現實生活中被你忽略或壓抑的真實情感。」張天布表示,噩夢其實是白天焦慮、恐懼、害羞、內疚等情緒在夜間的釋放,反而能起到情緒調節劑的作用。
遠離噩夢
噩夢,讓本不輕鬆的現代人的神經更加緊繃。本次調查顯示,47.4%的人表示噩夢影響了自己的睡眠質量;13.6%的人稱加重了心理負擔,變得更加焦慮、抑鬱等;有4.9%的人更為嚴重,已因此不能集中精力,影響到工作和生活,需要接受治療;僅24.7%的人表示「沒什麼影響」。 幾位專家都指出,其實,噩夢與睡眠質量的好壞並無必然聯繫。但如果噩夢讓你白天哈欠不斷,無法集中精力工作和生活,不妨嘗試以下辦法: 解決白天的問題最關鍵。夢是人們白天情緒的一面「鏡子」,比如,臨近考試的學生經常會夢見交白卷。在這種情況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白天的心態調節好,減少負面刺激的產生。人人都在承受壓力,關鍵是要做好自己情緒的管理師,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儘量避免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 養成良好睡眠習慣。]]清華大學玉泉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高偉表示,應養成晚上12點前定時睡覺的好習慣,建議老年人選用蠶絲等質地輕柔的被子。睡前兩小時別做劇烈運動、不看刺激性強的書籍、影視作品,多聽聽輕柔的音樂,看看輕鬆的書籍,洗個溫水澡,泡泡腳,都能緩解緊張情緒。 睡前少吃辛辣及高脂食物。一項發表在《國際精神生理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由於辛辣食物能提高體溫,睡前吃會擾亂睡眠,導致頻頻做噩夢。2007年一項發表在《心理學報告》上的研究也顯示,白天吃高脂肪食物越多,睡眠質量變差的概率就越大。此外,飲酒過多也有可能導致噩夢。
視頻
參考資料
categorg:+830
- ↑ 查字典,引用日期2021-04-14
- ↑ [科技知識動漫編輯部.科技知識動漫2009年4月(總第683期):讀寫算出版社,2009: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