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嘉義蘇周連宗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嘉義蘇周連宗祠為台灣嘉義市之祠堂、古蹟,公告於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1月1日,是嘉義市現存最早設立的祠堂[1]。宗祠內除安奉蘇周連神位及蘇氏先祖考取進士、有官位之神位31位外,還有蘇氏救命恩公尪公祖的特殊神位。

簡介

光緒22年(1896)蘇氏先祖籌款購置中古屋,經整修供為蘇氏家廟。民國47年改稱蘇周連宗祠。

本宗祠是嘉義市現存最早設立的祠堂,做為大嘉義地區蘇氏祭祖與宗親聯誼,已歷百年之久,具有宗族發展歷史的研究價值,且常年維持祭祀活動,可啟發宗親思源尋根,具有深厚的文化意涵。

為倡導尊祖敬宗,本宗祠於日治之初成立,發揚以孝為本的傳統文化,並從蘇氏家廟發展成蘇、周、連三姓的共同祠堂。本建築為豪華民宅改建為祠堂之範例,屬傳統閩南風格,格式保存良好,全棟五開間,一進式三合院,中堂未使用一釘一磚,門楣之木凋及彩繪精美,木構窗戶開啟設計特殊,步口廊、穿斗式屋架,簷下吊筒間以弓形方樑互拉,樑及桁引之間,每一開間再出兩組斗座草,極為少見,各項做工精緻細膩,具有藝術價值。

民間有言:「嘉義蘇氏半嘉城」,蘇氏族人蘇孝德、蘇育奇曾任嘉義區長,開設美記商行,頗有名氣,與嘉義市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關係密切[2]

沿革

1895年,清朝馬關條約台灣割讓後,蘇家祖先認為今後要前往中國大陸祭祖恐會相當不方便,遂於隔年向嘉義街長蘇孝德購買其別墅,將其整修為蘇氏家廟,之後在昭和十四年(1939年)時成立了蘇氏宗親會。

二次大戰,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之後,原宗親會在民國四十七年(1958年)擴大成「蘇周連宗親會」,家廟也改稱為「蘇周連宗祠」。

建築

蘇周連宗祠原為一進三開間的三合院形式,為傳統閩南建築,總建積有235平方米。其土地現已被徵收為公園用地。

視頻

嘉義蘇周連宗祠 相關視頻

家族500年 帶您走進中國宗祠文化之都 洞口
遊客不來嘉義,「故宮南院」成為擺設,當地業者一個個慘兮兮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