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喝眼前的酒(簡楨)

《喝眼前的酒》中國當代作家簡媜創作的一篇散文。

目錄

作品原文

喝眼前的酒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黃昏莊稼漢們收拾一身粗細傢伙,吆喝牛隻,各自分途。有酒蟲搔喉的,徑往市集上酒旗招搖的店裡鑽,狠狠灌一碗再說,這必是個有不平之事的,倒不如那頭拴在木墩上仍原地踏步的水枯牛穩重、牛若有不平之事,嚼草反反芻芻,也就咽下了;人的不平事,一碗烈酒灌個六竅生煙,倒頭睡去才算擺平了。

趕牛回家,莊子裡遠遠近近狗吠。

隔桌上,那人掌碗仰酒,一臉虬髯,布衣風塵,全不理會適才四面八方沽酒人的粗言細語,仿佛酒店裡的人影聲浪,都是他過往的短刃長槍、此時在他眼前又搬弄一回罷了)他睜眼與閉目無異,喝酒與飲水相同。那僕僕風沙掩蓋着的面目,又與純然無知的孩童相似,仿佛世事都是多此一同,他喝酒,喝眼前的酒;過去與未來,只是前吞,後咽。

前庭上,拴牛的人嘟嘟囔囔解繩,那牛啟動老蹄經過一匹瘦馬,馬不仰首,仿佛牛隻是一道薄風)

擲銀出門,頭也不回,想必是個異鄉客。鞭馬,揚塵,想必他的人生只是不斷尋找驛站,給馬一抱枯草,給自己一碗酒。牽牛的莊稼漢應該陷入牛欄再次拴牛了吧!土地與莊舍是他一生的疑問與解答;家裡的婦人與幼兒,是他一生的煩惱與歡樂。每日嘟囔着着新的、舊的是非恩怨,他左耳進右耳出,回幾句或什麼都甭搭理打個酒嗝,捻燈睡去,也就天下太平。莊稼,總是會從地上長出來的;婦人,總是會在枕邊躺朗下的;幼兒,總是會養大的。

策馬的異鄉人呢?

哪一間茅屋,是他最後的歸宿哪一位姑娘,是他最後託付的女人?哪一畝田,是他最後的解答?

他是得了又失去的人,還是從來未得到,尋找分內的人?

若他得過完好的卻失散了了,有什仟麼比無盡的飄回泊更能保存那一份完好呢?

若他未得,有什麼比無盡的流浪更能印證一無所有的清白呢?

當他穿過老樹枯藤的林子,他知道那是鴉鵲淆的路,若他踏過小橋流水,他知道那是莊稼人家的路。

他的路在西風的袍袖中,在夕陽咽喉里。 [1]

作者簡介

簡媜,本名簡敏媜,生於1961年10月9日。籍貫台灣宜蘭。她出生在冬山河畔的武罕村,宜蘭地處蘭陽平原,三面環山,東面太平洋。武罕村是一個隱藏在山巒與海洋之間的小村,原野遼闊、風俗醇美、人情濃厚。武罕,據說原是噶瑪蘭族「穆罕穆罕社」所在地。「穆罕穆罕」就是新月形沙丘的意思。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