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山大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喀山大教堂(俄語:Казанский собор);位於聖彼得堡的涅瓦大街由俄羅斯建築師沃羅尼欣設計於1801年8月開始奠基儀式,教堂是以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為原本歷經10年終於1811年竣工。
中文名 喀山大教堂
外文名 Казанский кафедральный собор
位 置 俄羅斯聖彼得堡
設計師 俄羅斯建築師沃羅尼欣
竣 工 1811年
設計原本 羅馬聖彼得大教堂
奠基於 1801年
最佳遊玩季節 6月、9月最佳。
建議遊玩時長 2小時
開放時間 10:00-18:00。
門票價格 免費
官方網站 http://www.kazansky-spb.ru
簡介
這個建築的平面圖呈十字型中間上方是一個圓筒型的頂樓,頂樓上是一個端正的圓頂。半圓型的柱廊由94根圓柱組成面向大街環抱廣場,柱廊前面矗立着俄軍統帥庫圖佐夫紀念碑和俄國陸軍元帥紀念碑,教堂里有庫圖佐夫墓和1812年打敗拿破崙的勝利品。
建築特點
半圓型的柵欄,它的花紋令人驚嘆大教堂前的街心花園:帝國風格的花崗石噴泉,兩位俄國統帥-1812年別列津納河戰役的英雄庫圖佐夫和巴克萊·得利的紀念像。大教堂內有庫圖佐夫骨灰安葬處十八格里鮑耶陀夫運河的耶穌復活教堂(在1883-1907年的「兇殺地」建成)建築家帕蘭以莫斯科經場的聖母教堂--瓦西里升天教堂為藍本外貌美麗生動。
內部建築
進入教堂後不遠處的右側就是庫圖佐夫將軍墓,墓上部擺放着從法國軍隊手中奪得的戰利品——幾面軍旗和鋼盔[1] 。另外在軍旗之間還掛着一幅畫,畫面上反映的是《喀山聖母像》保佑莫斯科遠離立陶宛波蘭聯軍入侵時的來龍去脈。在喀山教堂(Царское Селе)前方是一個有很多年輕人休閒娛樂的廣場,半圓形的迴廊兩端分別是庫圖佐夫元帥和巴克萊·德·托利塑像好像一直在凝視着廣場。喀山教堂內安葬了俄羅斯著名元帥庫圖佐夫的骨灰,墓碑兩邊掛滿了庫圖佐夫在俄法戰爭攻陷城市的市旗和鑰匙,於教堂的前方由著名雕塑家阿格諾夫雕刻的庫圖佐夫雕像,在他旁邊是與其同期的元帥巴克來德托利的雕塑。
建築軼事
喀山大教堂是根據沃羅尼欣的設計於1801-1811年建成的,專為存放俄羅斯東正教的重要聖物——喀山上帝之母聖像而建造並因此而得名它的外貌具有典型的當時帝國風格的特徵[2] 。大教堂正門兩側有造型嚴謹的古典式柱廊向外延伸,宏偉壯觀形成一個半圓形廣場教。柱廊的後面露出高達70米的教堂圓頂,教堂前的廣場上有一座花崗岩噴泉還有兩位俄國統帥庫圖佐夫和巴克萊·德·托利的紀念像。建築師在設計這座教堂時遇到不少困難根據東正教教規要求聖堂必須面向東方,因而必然造成教堂往往是側面對着主要大街,建築師們採取了把側面設計得十分壯觀的方法解決了這一難題。因為人們一看氣度非凡的柱廊,就忘記了這不是教堂的正面。這種處理方法極其大膽富有特色高大的圓頂居中聳立在一排排圓柱上空圓頂有70米高,大教堂正面的浮雕、北面柱廊上的雕刻、殿內裝飾和油畫均出自名家之手。喀山大教堂的內部不大像一般的教堂,而更像一座宮殿。教堂明亮、輕快以柱列分隔的長形主堂高大寬敞中央穹頂輝煌華麗,仰視可見一幅聖母圖周邊飾以聖經人物雕刻和水彩壁畫。
教堂歷史
喀山大教堂位於聖彼得堡的涅瓦大街上由俄羅斯建築師沃羅尼欣設計於1801年8月開始奠基儀式,教堂以古羅馬聖彼得教堂為原本歷經10年於1811年竣工。但是由於教堂的正門面向東方側面面臨涅瓦大街不甚美觀,所以在教堂北面豎立94根科尼斯式半圓型長柱長廊使喀山教堂變成典型的俄式教堂。在喀山教堂竣工后里面供奉俄羅斯最靈驗的喀山聖母像,喀山聖母像曾經多次顯靈。第一次顯靈於伊凡雷帝時期,在蒙古—韃靼戰爭時期多次顯靈使蒙古大軍不戰而逃。第二次顯靈於俄法戰爭,元帥庫圖佐夫在反攻前到喀山教堂到喀山聖母前祈禱,聖母託夢給庫圖佐夫將出現從沒有過的寒流這次寒流使拿破崙·波拿巴軍隊不戰而逃凍死過半而且全無戰鬥力使庫圖佐夫一戰成功。第三次顯靈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正教教皇向喀山聖母像祈禱,聖母再次託夢給教皇說寒流將第二次出現這次寒流使德軍凍死過半坦克無法開動,飛機無法起飛手無法扣動扳機。喀山聖母像在每次顯靈都會消失,喀山聖母像現保存在美國的博物館內,但是俄羅斯人民相信當俄羅斯再次出現災難的時候將會再次出現。
視頻
老倪看俄羅斯——影像中得聖彼得堡喀山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