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嗩吶藝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嗩吶藝術

中文名稱;嗩吶藝術

非遺級別;國家級

申報地區;河南省沁陽市

批准時間;2006年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遺產編號;Ⅱ-37

嗩吶藝術是一種中國民間傳統文化表現形式。2006年河南省沁陽市甘肅省慶陽市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基本樂器嗩吶,俗稱"喇叭",是一種在我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民間樂器,根據不同分類標準可以分不同的種類,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經過不斷發展,豐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現力,已成為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並用於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1]

2006年5月20日,嗩吶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

2006年,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華人新春演奏會上,「周家班」的演奏驚艷四座,民族樂器高亢嘹亮的聲音瞬間震撼了全場。坐在前排的西方貴賓連忙詢問「這是何種樂器」?表演結束之後,這幫「老外」更是將演奏者團團圍住,勢必要問出這種神奇樂器的來歷。

代表性傳承人內容來源於非遺大數據平台

馬自剛;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王貴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吳正強;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序言介紹

最初的嗩吶是流傳于波斯、阿拉伯一帶的樂器,就連嗩吶這個名稱,也是古代波斯諾Surnā的音譯。嗩吶大約在公元三世紀在中國出現,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時代,傳到我國中原地區。 到了明代,古籍中始有嗩吶的記載: 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嗩吶已在我國普遍應用。明代武將戚繼光(1527~1587)曾把嗩吶用於軍樂之中。在他《紀效新書o武備志》中說:"凡掌號笛,即是吹嗩吶。" 較詳細的記載見於明王圻編《三才圖會》(1607年刊): 嗩吶,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銅為之,管則用木。不知起於何代,當軍中之樂也。今民間多用之。" 明朝王磐《朝天子.詠喇叭》則是描述嗩吶最好的文章:"喇叭,嗩哪,曲兒小,腔兒大。來往官船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裡去辨仕麼真共假?眼見得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得水盡鵝飛罷。" 明代後期,嗩吶已在戲曲音樂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過場曲牌。而在以戲曲音樂為基礎的民間器樂中,嗩吶也成為離不開的樂器。傳說明代宗室朱載在嗩吶八音孔的基礎上研製出"眼管子",為我國民族管樂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據說他曾在九峰寺創建"金鼓會",每逢農曆九月二十三,各地的嗩吶班都要在這裡聚會。 明末清初時有"同樂會"、"賈家班",清至民國時有"麻金班"、"毛旦班"、"銀河班"等嗩吶演奏組織,在當地影響很大。沁陽一帶有"大花轎,麻金吹,麻金不吹不結婚","閨姑女、門婿到,毛旦不吹不上轎"的俗語,正反映了這些嗩吶班的影響。依照地域和技藝風格,沁陽境內的嗩吶整體上可分為四大家兩大派。以沁河為界,分為沁北派和沁南派;沁北派以張家、賀家、馬家為代表,沁南派以賈家為代表。其繁盛之況,即此可見一斑。在四大家的影響下,沁陽境內的嗩吶班社和藝人隊伍規模不斷增大,數量十分可觀。 新中國成立至20世紀80年代,沁陽的嗩吶班已發展到三十多家,從事嗩吶演奏的人員達四百多人,呈現出鄉鄉有嗩吶、村村有樂聲的狀況。據不完全統計,沁陽嗩吶演奏的曲目達三百多首。在現當代民俗、藝術生活中,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民間藝術家創作了一些新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曲目,如《故鄉頌》《九峰情話》《沁陽春》。1997年12月,沁陽市被河南省文化廳授予"河南省民間藝術之鄉"榮譽稱號,後又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藝術特色

演奏風格

嗩吶常作為領奏樂器或與鑼鼓結合演奏,適於表現熱烈、歡騰的氣氛和雄偉、壯闊的場面,尤其適於演奏豪放、潑辣的曲調,能夠深刻而細膩地抒發內在的思想感情,是一件表現力很強的樂器。嗩吶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演奏風格大致可分為南北兩派。 南方吹奏嗩吶牌子(包括大部分戲曲伴奏),運用循環換氣法一字一音,很少用其它演奏技巧裝飾旋律。 北方民間藝人創造了許多高難度複雜的演奏技巧,如滑音吐音、氣拱音、氣頂青、三弦音、簫音等,還有模仿雞啼鳥鳴、人聲歌唱(俗稱咔腔)等特殊技巧,從而大大發展和提高了嗩吶的表現力。 嗩吶音量宏大有力,音色高亢明亮,常用作室外演奏,是民間婚喪儀仗和吹打合奏中的主要樂器。不僅在廣大農村廣為流行,並且是河北吹歌、山東吹樂遼南鼓吹、潮州大鑼鼓和山西八套等地方音樂離不開的樂器。在地方戲曲、說唱音樂和民族樂隊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用它伴奏的戲曲和說唱音樂,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嗩吶的獨奏曲目多源自民歌、地方戲曲、民間小曲和戲劇曲牌,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民間風味。傳統曲目《百鳥朝鳳》20世紀50年代初曾在第四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獲民間音樂比賽銀質獎。[3]

結構

嗩吶由哨、氣牌、侵子、杆和碗五部分構成。在木製的杆上開有 8個音孔,杆上端裝有銅質侵子,侵子上面套有氣牌和蘆葦做的哨,杆下端安着碗。 嗩吶結構上分別由雙簧哨子(蘆葦製成)、蕊子(銅製)、杆子(有白木,紅木,老紅木)和銅碗(喇叭形)四部分組成,大小根據嗩吶的定調而不同,調子定得越高,嗩吶就越小。除班大,班二和小海笛還有白木之外,其他都為紅木料製作了,專業高檔品為老紅木和舊料老紅木製作。

種類

嗩吶品種繁多,按不同分類標準可以分為不同種類。

以杆的長短分五種

小嗩吶:杆長22~30厘米。最常用的是杆長23厘米的(又稱"三吱子")。流行在廣東、廣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音色柔和,多用來獨奏或合奏,尤以與二胡等合奏更為動聽,並常為歌舞伴奏,其中流行湖南的嗩吶,還用於說唱音樂"嗩鼓"的伴奏。各地所用的哨也不同,有蘆葦的,有麥杆的,也有用褐紫色膠性蟲殼的(但吹起來非常軟)。江西會昌的嗩吶,侵子是用銀做的,上、下口直徑相差特別懸殊,並在侵子下端至第八孔上端的管中,裝有一個中空管,音響別具一格。

中嗩吶:杆長32~40厘米。最常用的是杆長37厘米的(又名"黑杆子")。流行於江蘇、浙江和安徽一帶。音量介於大小嗩吶之間,音色柔和。多用於歌舞伴奏。中小嗩吶,廣泛流傳於我國南方各省,北方稱之為"南方嗩吶"。

大嗩吶:杆長42~57厘米。最常用的是杆長50厘米的(又名"大杆子")。流行於東北山海關和冀東一帶。哨用蘆葦製成,哨片多呈口袋狀,吹起來聲音低沉宏大,常用來吹奏大型樂曲。

柏木杆:比杆長50厘米的大杆子稍短,流行於河北、河南和山東一帶。哨用蘆葦製成,但哨片呈扇狀,吹起來聲音清脆明亮,多用來吹奏小調以及卡腔(模仿戲曲中人聲唱腔)。大嗩吶和柏木杆廣泛流傳於北方各省,在"吹歌"等民間音樂中應用,有"北方嗩吶"之稱。

海笛:杆的長度不到20厘米,各部件也較小,流行於江蘇、浙江和安徽一帶。發音尖銳響亮,音色高亢,多用於器樂合奏。

按筒音的音高分

嗩吶按筒音的音高分(以第三孔的音高作為調名)分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種。

高音嗩吶:凡筒音在#f1以上的均為高音嗩吶。

中音嗩吶:在#f~f'1之間的為中音嗩吶。

低音嗩吶:在f以下的為低音嗩吶。

如筒音為a1的嗩吶,就叫D調高音嗩吶。

筒音為a的嗩吶,則叫D調中音嗩吶。

代表作品

《披紅掛花》

傳承意義

慶陽西峰嗩吶是以嗩吶為主奏的民間吹打樂,也稱鼓吹樂,經歷代藝人不斷加工傳承至今,以其為數眾多的曲牌、龐大的演奏隊伍、豐富的民俗內容和濃郁的地方特色而成為我國民間音樂中一個獨特的樂種。它以西峰為中心,分布在周邊慶城縣、環縣、合水縣、寧縣、正寧縣及鎮原縣部分鄉鎮。僅西峰區就有嗩吶班社31個,從業人員286名。該樂種的表演形式有"大件"組合與"小件"組合兩種。一般樂手都能掌握兩件以上樂器,在人員不變的情況下可隨意調動。 慶陽嗩吶曲牌豐富,韻味質樸,自成體系,獨具風格,經普查後採錄的傳統樂曲有一千二百餘首,編入《慶陽地區民間器樂集成》的達496首,這些曲牌按源流沿革可分為器樂化程度較高的傳統曲牌、民歌變奏和地方戲曲曲牌三類,代表曲目有《披紅掛花》等。

慶陽嗩吶的文化價值不僅表現在音樂的獨特性上,而且表現在其內容的延伸上。如"跑報"就是內涵豐富的表現形式之一,它通過口傳方式極大地發揮了藝人的即興創作能力,充分顯示出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對繼承發揚傳統美德、增強社會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這一獨特的樂種卻處於嚴重的瀕危狀態,採取相應的搶救保護措施已刻不容緩。

瀕危狀態 內容來源於非遺大數據平台 目前,西峰嗩吶這種優秀的樂種的延續和發展已經面臨岌岌可危的境地。 (一)為了迎合群眾的審美趣味,占領文化市場,今天的西峰嗩吶班社已經變成了一支綜合演出隊。他們又唱戲、又唱歌、搞獨奏、搞合奏,操勞不停,熱鬧非凡。這種與時俱進的生存模式無可非議。但傳統曲目吹奏愈來愈少了,人們對其的賞識程度也愈來愈淡了,特別是一些難度強的、樂章性的曲牌極少有人吹奏了,我們搶救回來的藝術珍品有復失的可能。 (二)電子琴的加入取代了「小件的」(即細樂)組合形式。這一現代科技產品的多功能為演奏提供的方便不可否認,但如此衝擊必然會失去民族風格與地方特色。 (三)當今社會上物慾橫流,拜金主義膨脹,隴東嗩吶的研究創新提高發展極少有人問津,如再不成立專門機構,這方面會成為空白。 (四)現在青少年學吹西洋管樂的人愈來愈多了,學習吹嗩吶的人愈來愈少了,這一樂種如果沒繼承人如何去談發展,這些瀕危狀況急待解決。

相關視頻

循環用氣的嗩吶藝術大師

安徽皖派嗩吶藝術研討會

==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