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蕃古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唐蕃[bō]古道]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條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來中原內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爾、印度等國的必經之路。唐蕃古道起自陝西西安(即長安),途經甘肅、青海,至西藏拉薩(即邏些),全長3千餘公里。整個古道橫貫中國西部,跨越舉世聞名的世界屋脊,聯通我國西南的友好鄰邦,故亦有絲綢南路之稱。

2019年10月25日,「唐蕃古道——七省區精品文物聯展」在位於西安的陝西歷史博物館開展,來自多地博物館的文物參展。

中文名稱:唐蕃[bō]古道

地理位置:自陝西至西藏拉薩

開放時間:全天

門票價格:免費

長 度:三千餘公里

別 名:絲綢南路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城市: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

建議遊玩時長:2-3小時

適宜遊玩季節:全年

古道簡介

唐蕃古道,漢語拼音為:tángbōgǔdào,也叫饅頭嶺(古)驛道,今天的214國道,是1300年前的進藏之路唐蕃古道就是唐朝和吐蕃之間的交通大道,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條非常著名的道路,也是唐代以來中原內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爾、印度等國的必經之路。著名的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王松贊干布走的就是這條大道。它的形成和暢通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這條大道的起點是唐王朝的國都長安(今陝西西安),終點是吐蕃都城邏些(今西藏拉薩),跨越今陝西、甘肅、青海、四川和西藏5個省區,全長約300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內。

唐蕃古道——「文化運河」唐蕃古道的另一頭,有着關於雪域草原種種史詩般壯美的傳說和關於今日藏區草原新貌難以唱完的長歌。」這條古道因延伸到印度與尼泊爾,也被學者們認為是絲綢之路的組成部分,是一條不僅馳驛奔昭、和親納貢、貿易交流的官驛達道,更是一條承載漢藏交好、科技文化傳播的「文化運河」。千百年間,在祖國版圖完整、民族團結、國家統一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此後,唐朝與吐蕃間使臣不斷。據《全唐書》記載,僅唐太宗貞觀元年之後的兩百餘年間,藏漢民族沿着唐蕃古道密切交往,唐蕃使臣相互往來就多達142次。貿易往來的頻繁,讓唐蕃古道迅速興盛起來,並很快成為一條站驛相連、使臣僕仆、商賈雲集的交通大道。至今在古道經過的許多地方,仍然矗立着人們曾經修建的驛站、城池、村舍和古寺,遺留着人們世代創造的燦爛文化遺存,傳頌着數不清的反映藏漢人民友好往來的動人佳話。

線路走向

這條大道的起點是唐王朝的國都長安(今陝西西安),終點是吐蕃都城邏些(今西藏拉薩),跨越今陝西、甘肅、青海、四川和西藏5個省區,全長約300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內。它的大致路線是,從長安沿渭水北岸越過陝甘兩省界山──隴山到達秦州(今甘肅天水),溯渭水繼續西上越鳥鼠山到臨州(甘肅臨洮)。從臨洮西北行,經河州(甘肅臨夏)渡黃河進入青海境內,再經龍支城(青海民和柴溝北古城)境內西北行到鄯州(青海樂都)。以上可以稱古道東段,全在唐王朝境內。

在西段的古道線路中,從西寧經共和縣、興海縣、貴南縣、同德縣、瑪沁縣、甘德縣、達日縣,進入今天四川境內經阿日扎部落到(色須)石渠縣再到玉樹縣進入今天西藏境內經囊謙縣、類烏齊縣、丁青縣、巴青縣、索縣到(柏海)那曲地區再經過當雄縣到達(邏些)拉薩。 這是漢代以來從中原進入河湟地區的傳統路線。它的歷史甚至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正是沿着這樣一條路線開拓前進的。

歷史事件

隋亡唐蕃狀

隋末大亂,隋朝已經統治崩潰、名存實亡之後,李淵起兵。李淵起兵時只有太原一地,經過數年苦戰,李淵李世民擊敗眾多強敵,攻滅眾多割據勢力,擴張統一,李淵父子終於在長安(今西安城)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空前強大的大唐帝國。李世民登基後,便開始向周邊進行擴張,先後擊敗突厥汗國、薛延陀汗國、西域諸國,將漠南、漠北、西域等地納入唐朝的統治。

貞觀九年(634年),唐太宗派李靖、李道宗、李大亮、侯君集、等將領攻打吐谷渾。李道宗在庫山(今青海湖東南)擊敗吐谷渾軍。李靖的部下薩孤吳仁戰於曼都山,斬殺吐谷渾名王。諸位唐朝將領在牛心堆、赤水源擊敗吐谷渾,俘獲吐谷渾伏允的心膂之臣慕容孝雋,繳獲雜畜數萬。侯君集、李道宗在烏海擊敗吐谷渾,俘獲名王梁屈蔥。李靖在赤海大破吐谷渾天柱三部落,收雜畜二十萬;李大亮又俘獲吐谷渾名王20,雜畜五萬,到達且末西境。吐谷渾伏允逃跑,薛萬均指揮騎兵追擊,擊破吐谷渾餘黨。吐谷渾王伏允的兒子伏順率全國投降於唐軍,伏允自縊而死,吐谷渾歸附於唐朝。伏順被封為可汗、西平郡王,吐谷渾成為唐朝屬國。

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年僅13歲的藏人松贊干布(公元617至650年)挑起吐蕃贊普的重任。他徵集了萬餘人,組成一支精銳之師,經過3年征戰,平定了內亂,完成了對青藏高原諸多小國的兼併,成了一個最受吐蕃臣民擁戴的國王。公元632年,松贊干布率眾渡過雅魯藏布江,把國度山當澤遷到邏些(今拉薩),無論從自然、地理、氣候、軍事、政治諸方面衡量,都為後人選定了一個發展基業的好地方。

文成公主入藏

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松贊干布派使者遠赴長安與唐朝通聘結好。之後唐太宗遣使到吐蕃回訪。據《冊府元龜》載,當松贊干布聽說突厥與吐谷渾國王向唐王求親該尚公主時,也不甘落後,乃遣使赴長安請婚,但未得太宗允許。公元638年,松贊干布擊敗了青海東部吐谷渾,進軍到唐朝羈縻少數民族的松州。韓威率輕騎偵查吐蕃軍,反為所敗。唐朝派出侯君集、執失思力、牛進達等將領與吐蕃交戰,唐軍主力侯君集部還沒出手,唐軍先鋒牛進達部已經擊敗吐蕃軍,松贊干布大懼,退兵謝罪,退出党項、白蘭羌、吐谷渾等地,唐朝恢復了對党項、白蘭羌、吐谷渾的控制。松贊干布派其相祿東贊獻金五千兩、其他寶物數百,前來求婚。

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將一個宗室女封為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唐太宗李世民招25歲的松贊干布為駙馬爺,於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派江夏王禮部尚書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去吐蕃。唐、蕃成了翁婿親家。

唐太宗征高句麗返回,松贊干布獻金鵝並派使者上書說:「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並臣治之。高麗恃遠,弗率於禮,天子自將度遼,隳城陷陣,指日凱旋,雖雁飛於天,無是之速。夫 鵝猶雁也,臣謹冶黃金為鵝以獻。」

從此200多年間,兩國使臣和商人往來不斷,終於在長安與拉薩之間,踏出了一條3000多公里的「黃金路」——唐蕃古道。

文成公主入藏9年,松贊干布去世(享年34歲)。其時,她才25歲,可以回長安,但她依舊生活在吐蕃直至公元680年逝世,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可見她和西藏土地、人民感情之深。文成公主也葬於瓊結,和丈夫松贊干布靈歸一處。

金城公主

此後的金城公主,功勞也不亞於她的姑祖文成公主,又為西藏生了一代英王。在赤松德贊執政時期,吐蕃與唐朝的甥舅關係,為以後的「長慶會盟」奠定了堅實基礎。會盟之後的唐蕃古道,在相當長的一段歲月里暢通無阻,見證着漢藏經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兩位公主,一條古道,綿延3000公里,傳頌1300年。

歷史意義

唐蕃古道是橫貫我國西部,跨越舉世聞名的「世界屋脊」,聯通我國西南的友好鄰邦的「黃金路」,故亦有「絲綢南路」之稱[1] 。唐蕃古道被稱為中國古代三大通道之一,是藏漢友好的見證,是唐朝與吐蕃之間的貿易往來要道,更是一條承載漢藏交好、科技文化傳播的「文化運河」。至今在古道經過的許多地方,仍然矗立着人們曾經修建的驛站、城池、村舍和古寺廟,遺留着人們時代創造的燦爛文化。有研究者這樣說:「它像一條長虹,將藏漢人民緊緊連在一起。」是漢藏友好的歷史見證,被譽為是民族團結的「千年平安路」。

公元七世紀初,在祖國中原地區,李淵李世民父子創立李唐王朝。幾乎與此同時,吐蕃王國在贊普松贊干布的率領下也迅速崛起,統一了西藏地區的許多部落,建立了奴隸主專制政權。唐太宗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松贊干布派使臣前往唐朝首都長安,拜見唐太宗。公元640年,松贊干布再次派大相(宰相)祿東贊攜帶黃金及其他珠寶數百件,前往長安求婚,唐太宗將一個宗室女封為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遠嫁吐蕃,吐蕃與唐朝結為甥舅之邦,揭開了唐蕃歷史的新篇章。在此以後的200年中,雙方雖然也曾發生過誤會、摩擦甚至一時失和的情況,但和睦相處、友好往來卻一直是唐蕃雙方關係的主流。從吐蕃首次遣使來唐到兩個王朝覆滅前夕,有據可查的使者往來就達19多次,可見雙方關係的密切和頻繁往來的情況。因此可以說這條古道的重大意義絕不僅僅限於道路本身,而在於當時乃至以後的漫長歷史歲月里,它起着維繫唐蕃甥舅情誼、加深和強化藏漢兩大兄弟民族友好的重要橋樑和紐帶的作用。

後世紀念

2019年10月25日,「唐蕃古道——七省區精品文物聯展」在位於西安的陝西歷史博物館開展。來自陝西歷史博物館、青海省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四川博物院、西藏博物館等的175件(組)精品文物參展,展覽將持續至2020年2月25日。

視頻

唐蕃古道,中國最美的風景大道之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