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修國史研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唐修國史研究》,作 者: 李南暉 著,出版社: 中山大學出版社,叢編項: 中國語言文學文庫·學人文庫。

書籍是用文字、圖畫和其他符號,在一定材料上記錄各種知識,清楚地表達思想[1],並且制裝成卷冊的著作物,為傳播各種知識和思想,積累人類文化[2]的重要工具。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唐國史的編纂展開,探討制度建立、修撰經過、撰述機制、文本形態、傳播方式、社會影響、文本流傳等一系列問題,旨在理清唐國史的來龍去脈,疏通學界長期懸而未決的一些疑難。全書共分六章,第一章「唐代的國史概念和史館制度」,第二章「唐國史的修撰歷程」,第三章「唐國史體制考索」,第四章「唐國史的流傳和存佚」,第五章「唐人的偏記小說概念」,第六章「國史熔裁偏記小說的途徑和方法」。

作者介紹

李南暉,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文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文獻學、唐代文學,曾主持整理《京都大學藏鈔本(水經註疏)》,在《文史》《文獻》《中山大學學報》《中國學研究》(韓國)等發表論文多篇。

目錄

導言

唐國史研究的兩個基本路向

本書的主題和框架

第一章 唐代的國史概念和史館制度

第一節 唐代國史的名義

第二節 唐代的史館和史官

第二章 唐國史的修撰歷程

第一節 開元以前紀傳體國史的修撰

第二節 開元、天寶年間紀傳體國史的修撰

第三節 紀傳體國史的下限

餘論

第三章 唐國史體制考索

第一節 紀傳體國史的義例

第二節 紀傳體國史的名臣傳

第三節 紀傳體國史的類傳

第四節 紀傳體國史的志書

第五節 實錄的起源和體式

第四章 唐國史的流傳和存佚

第一節 唐國史在唐代的傳布

第二節 唐紀傳體國史的着錄與流傳

第三節 唐實錄的着錄與流傳

餘論

第五章 唐人的偏記小說概念

第一節 偏記的性質及其流變

第二節 小說與史傳的分合

第三節 偏記小說的敘事特性

第四節 偏記小說與傳統目錄學體系

第六章 國史熔裁偏記小說的途徑和方法

第一節 唐國史的史料來源

第二節 行狀與國史

第三節 傳記與國史

餘論

附錄一 《史通·古今正史》唐史箋證

附錄二 《大唐新語》校札

壹 名物之誤

貳 通用字詞之誤

叄 行款之誤

肆 闕文及錯簡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參考文獻

  1. 人類的思想家有哪些——世界十大思想家排名,傳統文化雜談,2019-11-15
  2. 人類文化的三種範疇,道客巴巴,2014-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