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哈薩克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哈薩克馬

來自 圖蟲網 的圖片

中文名: 哈薩克馬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哺乳綱

哈薩克馬產於天山北坡、準噶爾西部山地和阿爾泰山西段一帶,其中心產區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各直屬縣市,屬於脊索動物門,真獸亞綱,奇蹄目,馬科。哈薩克馬總數約有50萬匹。

哈薩克馬具有群牧馬的生態特徵,骨骼粗實、皮厚毛密,鬃、鬣、尾毛濃密,體型較粗重。外貌勻稱,有良好的兼用型結構,頭中等大,略長,顯粗重。下顎發達,顎凹寬度適中。頸長短適中或略長,粗厚多直頸,頸肩結合良好。[1]

產區概況

哈薩克馬產區氣候,據伊犁直屬縣市、昌吉、博爾塔拉、塔城、阿勒泰等地州的氣象資料,年降水量為93.7-512.5 毫米。

≥10℃的年積溫為1307.5-3572℃。無霜期121-187天。1月份平均氣溫-22.5--9.3℃ 。7月份平均氣溫14.4 一25.5℃。氣溫≥35℃的天數為0-15.5天。氣溫≤-20℃的天數為15.6-91天。

哈薩克馬產區以山地草場為主。山地草場面積占草場總面積的63.4%。產區共有草場4億多畝,其中優良草場19122 萬畝,占47.5% ,缺水草場7191.9萬畝,占17.86%。主要草場類型有高寒草甸草場、山地草甸草場、山地草甸草原草場、山地草原草場、山地荒漠草原草場、山地荒漠草場、低地草甸草場和平原荒漠草場。牧草種類主要有嵩草、苔草、珠芽寥、狐茅、針茅、狐尾草、雞腳草、無芒雀麥、看麥娘、早熟禾、老鶴草、糙蘇、千葉茂、紫花苜蓿、黃花苜蓿、野豌豆、紅豆草、博樂蒿、灰蒿、木地膚、璋味藜、駝絨藜、三芒草、芨芨草、蘆葦等。

產區歷史上多以牧業為主,種植業也有一定的發展。適播的主要農作物有小麥水稻玉米大麥、油料、豆類和薯類等。

品種形成

哈薩克馬是在粗放的群牧飼養條件下形成的一個古老地方馬種。

哈薩克馬的主要產區-伊犁,自古以來就以盛產良馬著稱,歷史上有過養馬業極為興盛發達的時期。

哈薩克馬產區,在歷史上曾有過多次與外地進行馬匹交往的記載,據謝成俠教授在《中國養馬》一書引述祁損士《西睡要略》記載:"伊犁牧場始自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陸續由阿克蘇、烏魯木齊、張家口等處運到掌生馬一萬四千零三十三匹"。另外,在歷史上元朝派兵遠征歐洲後,定居在俄國伏爾加河流域的蒙古族數十萬眾,在清乾隆年間,重返新疆,分散在昭蘇、尼勒克及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各地,可能帶回有中亞一帶的馬種。從上述資料看,哈薩克馬的形成無疑是曾受到蒙古馬和中亞某些馬種的影響,但經過數百年的培育和風土馴化。今日的哈薩克馬,已形成為一個具有一定品種特徵和特性的,有別於蒙古馬和其它中亞馬種的地方品種。

品種特徵

外貌特徵

哈薩克馬具有群牧馬的生態特徵,骨骼粗實、皮厚毛密,鬃、鬣、尾毛濃密,體型較粗重。外貌勻稱,有良好的兼用型結構,頭中等大,略長,顯粗重。下顎發達,顎凹寬度適中。頸長短適中或略長,粗厚多直頸,頸肩結合良好。鬐甲中等高或略低。胸部發育良好,肩胛適中或稍直,背腰平直、肋骨開張良好。腹部圓大,尻寬而斜,四肢結實,後肢肢勢刀狀,部分馬有外向肢勢。系長短適中,蹄中等大小,蹄質堅實,哈薩克馬以前軀發育良好背腰肌肉豐滿,四肢關節結實為其優點,缺點是後軀發育較差,肷稍大,毛色以騮色、栗色、黑色為主,青色次之,其他毛色更少。據1981年伊犁地區對241匹馬的調查統計,騮色占53.11% , 栗色占23.24% ,黑色占20.34% ,青色占2.07% ,其它毛色占1.24%。

體尺體重

哈薩克馬的體尺一般大於蒙古馬西南馬,與河曲馬相近似。

哈薩克馬一般到五周歲後才達到體成熟。

分布

哈薩克馬產於新疆天山山脈北麓、準噶爾盆地以西和阿爾泰山脈西段一帶,中心產區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鞏留、尼勒克、昭蘇、特克斯、新源等縣。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