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和輔先入昊天觀星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和輔先入昊天觀星瞻》

作品名稱: 《和輔先入昊天觀星瞻》

創作年代: 唐朝

文學體裁: 詩

作 者:楊炯

《和輔先入昊天觀星瞻》唐朝大臣、文學家楊炯的詩。[1]

楊炯現存駢文類46篇,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為死人所寫,包括神道碑、墓誌、行狀和祭文。第二類是為寺廟所撰寫的碑銘。第三類是表、議、詩序,表、辯。此類文字無論從形式,還是到內容均無固定程式,可根據作者思想情趣自由發揮,縱橫馳騁。[2]

詩詞正文

作者簡介

楊炯(650年-693年 ),字令明,華州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唐朝大臣、文學家,常山郡公楊初曾孫,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3]

聰敏博學,文采出眾。顯慶四年(659年),進士及第,授弘文館待制。上元三年(676年),參加制舉,補為校書郎。永淳元年(682年),擢為太子(李顯)詹事司直。垂拱二年(686年),貶為梓州司法參軍。如意元年(692年),遷盈川縣令。如意二年(693年),卒於任上。

文學才華出眾,善寫散文,尤擅詩歌。現存詩30餘首,在內容和藝術風格上以突破齊梁"宮體詩風"為特色,在詩歌發展史上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明代童佩輯有《楊盈川集》十卷。[4]

唐永淳三年(684年)九月,楊炯伯父楊德乾的兒子楊神讓,跟隨徐敬業在揚州起兵討伐武則天。事件平息之後,楊德干父子被殺,楊炯受到株連,於垂拱二年(686年),楊炯被貶到四川梓州(今四川三台縣)擔任了司法參軍,結束了他在長安長達二十六年的安定生活。唐如意元年(692年)冬,楊炯出任盈川(今浙江衢州)縣令。約如意二年(693年),楊炯卒於任上。

視頻

張衛健熱血演唱楊炯《從軍行》,展現沙場英雄豪氣

..

巧記千古風流人物之楊炯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