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耕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吳耕民
出生
國籍 中國
職業 著名園藝學家、園藝教育家

吳耕民(1896—1991),著名園藝學家、園藝教育家。中國近代園藝事業的奠基人之一。畢生致力於園藝教育,參加創建我國首批高等院校園藝系,培養了我國幾代園藝人才。他運用近代園藝科學知識,調查整理我國果樹、蔬菜生產經驗,傳播國內外園藝良種和栽培技術。他對中國溫帶及亞熱帶果樹的栽培造詣深厚,果樹修剪的理論和技術尤為突出。一生著作甚豐,著有《果樹園藝通論》、《中國蔬菜栽培學》、《果樹修剪學》等。他是中國園藝學會成立發起人之一。 吳耕民,原名仁昌,字潤蒼。1896年3月17日生於浙江省餘姚市孝義鄉。該地歷來為浙江省重要產棉區,他自幼參加摘棉勞動,培養了熱愛田間勞動興趣。1910年考入紹興府中學堂,曾受教於魯迅先生,學習博物、生理衛生等課程,獲得了動植物知識。由於中學得名師教導,自己又勤奮努力,因而成績優異,不但中文水平高,並能用英文記日記和閱讀科技書籍。

  • 1914年吳耕民投考北京農業專門學校,考試成績名冠榜首。入學後改名耕民,以示學農的決心。在當時廢科舉、創新學之際,知識分子多重政法、經濟、理工而輕視農業,吳耕民立志學農,實屬難能可貴。他在北京農業專門學校農科學習期間,因成績優異,而獲得獎學金。
  • 1917年6月畢業後由母校推薦,經教育部部試合格,選派去日本留學。1917年12月到日本靜岡縣興津園藝試驗場當研究生,學習果樹和蔬菜栽培,併兼學果蔬加工和貯藏。該場注重理論與實際結合,每天上午授課2小時,其作6小時為實地操作。這段時間的實習為他掌握近代園藝知識奠定了基礎。1920年回國後,在東南大學、金陵大學任教,擔任園藝學科大部分課程的講課、實習和講義編寫任務。
  • 1927年起,歷任浙江大學副教授、教授、園藝系主任等職。1929年4月至1930年5月由浙江大學派遣赴歐洲考察園藝,足跡遍及英、德、法、比利時瑞士等國。
  • 1929年春,由吳耕民、林汝瑤、胡昌熾、章文才等人發起,成立了中國園藝學會,吳耕民任出版委員。同年10月,吳耕民、范肖岩、蔣芸講、編寫園藝叢書、調查總結浙江園藝生產技術等活動。
  • 1937年他創建浙江省園藝試驗場,自任場長,以研究柑桔為主。這是我國最早的柑桔研究單位之一,開辦時除栽植黃岩的柑桔如早桔、本地早外,並栽種了溫州蜜柑、臍橙和伏令夏橙等。其後因抗戰避亂遂轉至廣西大學任教授。
  • 1943年,經農科高等教育院校教授選舉提名,由教育部審查通過,任部聘教授,同時仍在浙江大學農學院任教。1952年全國大專院校院系調整後在浙江農學院、浙江農業大學任教,直至1987年退休。

   吳耕民學有大成,但卻恭謙如初。他在自我評價中寫道:我是一個平凡的農業工作者,一生無大發明和創造,唯因從事園藝工作較早,僅在園藝科技上做了一些啟蒙工作。」 1991年11月4日,吳耕民先生病逝於杭州。他生前曾擔任過中科院學部委員,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三屆全國政協特約委員,中國園藝學會名譽理事長等職。[1]

故園農桑

吳耕民出生於1896年,原名吳潤蒼。吳家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依靠制酒出售和種植棉花為生。其父操持家業,識字不多,卻善於鑽研,長於制酒技術,力氣很大,是幹活的好手。母親勤勞賢惠,每日操持家務,任勞任怨。家境在鄉里也算是溫飽無憂,一家人過着踏實溫馨的日子。

東溜場村這一塊土地原來是曬海鹽的海塗,「東溜場」這一地名也與曬海鹽有關。後來圍塘洗鹽,產業調整,改種了棉花。棉花是東溜場村最重要的經濟來源,采棉則是村里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勞動。每到采棉季節,全村男女老少齊上陣,棉海上蕩漾着村民們的歡笑聲。雖說活計辛苦,人們卻跟過節一樣充滿着喜慶。五歲的小潤蒼也高高興興地加入采棉花的大隊伍中。每天清晨,天剛剛放亮,小潤蒼就把一個小肚大小的竹編棉簍掛到腰上,跟着大人們一起下棉田。大家每人在一條畦溝上站好,採摘左右兩邊能夠採得到的棉花,放入簍里,等走到地頭就集中倒進一個大籮筐,然後繼續采。這種勞動看起來似乎並不難,可是夏日炎炎,整天頂着毒日頭勞動,可不是件輕鬆的事。尤其是腳下的土地,被大太陽一曬,全都往外噴吐熱氣,站在田畦里,人就像是在蒸籠里的包子,悶熱難當。

小潤蒼年幼,又怕熱,就脫了衣服勞動,沒過幾天,人就曬得烏黑油亮的。大人們看了都發笑,打趣叫他「烏金子」。小潤蒼呢,也以當上了「烏金子」為榮,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勞動更積極了。祖母為了鼓勵「烏金子」,就把他採摘的棉花單獨放一籮,等晚上收工回來,就把這籮棉花過秤,每斤棉花發給一枚銅錢的獎勵。小潤蒼拿到銅錢以後,就去換一種俗稱「金頂子」的錢(即白銅所制的錢),然後用繩子穿好,放進箱子裡。幾年下來,小潤蒼清點采棉得來的「獎金」,居然有三千個「金頂子」。這筆錢小潤蒼一直存到15歲,那年他進了紹興府中學堂讀書,才把它拿出來,陸續貼補生活費用。

晚年的吳耕民曾這樣感嘆:童年時的田間勞動,「培養了我的勞動習慣,誘發了我對農業的濃厚興趣」。

師從魯迅

下農田、干農活是農人的本分,但小潤蒼的父母親不願意讓兒子跟他們一樣,目不識丁、臉朝黃土背朝天過一輩子,而是指望有一天他能斷文識字,長成棟樑之才。因此,小潤蒼6歲時,父親領着他走進了蒙館。

小潤蒼懵懵懂懂,也不知為何讀書,只是熟記了先生讓他必須記住的神童詩:「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便隱約覺得讀書必是一件好事。

小潤蒼8歲的時候,家裡特意為他聘請了一位塾師,給他教授《四書》。10歲時,他又來到離家大約10里的崇本學堂,入寄宿制學校。這裡的老師都是秀才,國學基礎紮實,思想觀念也相對開放,這與慈谿地處東南沿海、向來開風氣之先的氛圍有關。所以,除了傳統的經學教學,孩子們的課本中還有《論說入門》等內容和國文、地理、歷史、格致(包括化學物理的常識課)等課程。他的學習勁頭越來越大,書本賦予了他大自然之外的別樣的樂趣。

對小潤蒼而言,真正的啟蒙是在中學完成的。1910年陰曆正月,14歲的吳潤蒼以優異的成績如願被紹興府中學堂錄取。紹興府中學堂是浙江省內按照近代教育思想辦學的著名學校之一,其前身是紹郡中西學堂,為徐樹蘭1897年所創。著名的民主主義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曾在此任總理,刺殺安徽巡撫恩銘的近代著名革命家徐錫麟曾於1901年在此執教。

紹興府中學堂的課程設置比較科學,讓學生們頗感興趣,但最讓學生們喜歡的還是上魯迅先生的課。

小潤蒼剛入校時,魯迅先生還沒有來這裡任教。到了這年的下半年,即第一學年的第二學期,魯迅先生來了,擔任學監,並教授兩門功課,一門是植物學,另一門是生理衛生。魯迅先生上的植物課生動易懂,各種枯燥的植物知識在他那裡都變成了故事般的精彩。由於魯迅先生學過醫,所教授的生理衛生課也十分出彩,學生們非常願意聽。魯迅的國文功底非常好,他編的講義琅琅可誦。魯迅在《越鐸日報》上發表的文章犀利無比,同學們私底下都覺得他非常了得,小潤蒼對此更是無比欽服。對於魯迅先生的課,他百聽不厭,過耳不忘。從這時起,他的心裡暗暗地萌生了學農業的願望。

課外,魯迅先生常帶着學生們遠足或旅行。魯迅先生遠足的時候總是背着一隻從日本帶回來的綠色洋鐵小箱子和一把日式的楊桑剪,沿路看到一些感興趣的植物,他就用楊桑剪剪了,放進箱子裡。每當別人在議論魯迅先生的洋服和大禮帽的時候,小潤蒼卻盯着那隻洋鐵箱子看個不停。不錯,在魯迅先生之前,他們從未見過有人背着這樣的箱子收集植物的,這真是一件很新鮮的事。可能是藥箱吧?因為魯迅先生是學醫的,八成是采了植物做草藥的……小潤蒼一路走,一路想,實在不能明白那玩意兒究竟是做什麼用的,索性跑去問魯迅先生。先生很幽默地回答說:「葫蘆里賣藥,小孩子不懂的。告訴你吧,這是做植物標本用的。」

魯迅先生帶學生們出行的次數很多,蘭亭、快閣、宋六陵、柯橋七星岩、禹陵……幾乎跑遍了紹興城四周,蒼潤於是時常能見到那隻吸引他的綠色洋鐵標本箱。

在跟着魯迅先生各次出行中,對小潤蒼影響最大的,是到南京參觀「南洋勸業會」。南京之行雖然只有一個星期,但小潤蒼和同學們參觀了展覽,坐了火車、輪船,看到了電燈,增加了不少知識,開闊了眼界,也開闊了思維。對於南京此行,吳耕民在後來的回憶文章中由衷地說:「那次參觀遠至南京,我正如一隻井底之蛙,忽然一跳出井,自紹而杭而嘉興,再自嘉興到蘇州,乘車直達南京,都是異鄉異地,未曾到過之處……尤以勸業會集各地和海外物產精華於一地,供我們參觀學習,眼界大開,思想豁然開朗……」

85歲時,當吳耕民教授回憶起魯迅先生時,他深情地說:「我和先生相處雖短,但惠及一生。追本溯源,之所以選擇農業園藝,是因為先生教授我博物時,十分有吸引力,使我對生物發生了濃厚興趣,之後又覺得先生以教學為業,誨人不倦,樂在其中,所以我自25歲迄今終身從事教學。甚至,我能延壽至今,身體尚健,亦與先生在生理課教學時,教我們細嚼慢咽,勿貪食,勿吸煙喝酒,勿賭博熬夜,並要我們多做運動有關。因先生學過醫,我對其諄諄教誨深信不疑,故終身奉行,得益匪淺。」事實上,吳耕民教授一生為學嚴謹,注重實踐,也與求學時深得魯迅先生的言傳身教分不開。

求學農業

1913年的冬天,吳耕民因英文考試風波離開了紹興府中學堂。在家鄉休整了一段時間之後,小潤蒼懷抱「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苦讀精神,來到上海專門補習英語,同時尋找新的機會。深受童年生活經歷和魯迅先生教誨的影響,小潤蒼對農業的興趣越來越濃厚,鐵了心要以農學為將來的人生志業。次年夏天,恰逢國立北京農業專門學校招生,小潤蒼在報紙上看到這則招生廣告,頓時喜出望外,立即着手應考。皇天不負有心人,小潤蒼的考試成績名冠榜首,如願被北京農業專門學校錄取。

當時的中國,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僅北京農業專門學校一所,成立也不過一年。小潤蒼屬於北京農專向社會招收的第一批學生,農專的上一屆學生還是從京師大學堂農科中轉入的。這個學校的首任校長為日本農科留學生路孝植。農專共設農林兩科,小潤蒼學的是農科。

當年新學興起之際,國內大多數知識分子選擇了政法、經濟、理工類方面的學習和研究,農業往往被輕視了。小潤蒼卻堅定地走上了農業學習和研究之路,這是很難能可貴的。為了激勵自己學農的決心,也表明自己信念的堅定,入學之後,小潤蒼乾脆把自己的名字改為「耕民」,而把原名「潤蒼」作為號。「蒼」是「蒼生」,即人民的意思,與名字「耕」字相結合,就是「耕潤蒼」。可見,19歲的他已經清晰地意識到,農業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學農就是為了能讓人民有飯吃;而有飯吃,生活才有可能得到滋潤。他將這一信條寫進自己的名字里,也將這一信念刻入腦海,化為他畢生學習研究和工作的動力。

有了堅定的信念,吳耕民的學習更為刻苦。北京農專設立的關於農業的課程樣樣俱全,吳耕民所學的範圍極其廣泛。不論是哪門功課,他都認認真真地學,仔仔細細地記。據吳耕民回憶,他在求學階段,每天的所有活動都按一定的作息時間進行,儘可能做到「早不晏起,夜不遲睡」,即規定自己每天早上5時(夏)或6時(冬)起身,晚上10時上床就寢。早上起身洗了臉後,就拿一本教科書到操場進行體育活動或散步,趁間隙閱讀教科書。晚上睡在床上後,還把白天所學的英文單詞或其他所學知識再回憶一遍,就靜靜入睡了。不僅如此,有事出門坐車或乘船的時候,也被他視為學習的好機會。出門在外的他總是隨帶一些書本,只要一有時間空隙,就埋首在書本里。

在北京農專學習的三年時間,為吳耕民日後在農業科研上的大顯身手奠定了紮實的基礎。[2]

柑橘研究

吳耕民先生與柑橘研究所的淵源始於1937年4月,時任省農業推廣委員會主任的吳老,由浙江省建設廳委任為浙江省園藝改良場首任場長。雖在任不彌經年,吳老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柑橘研究所的科學研究工作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一是建場後隨即規劃土地,分區栽植柑橘,建立品種園。除栽植黃岩地產的早橘、本地早、槾橘、朱紅、乳橘外,通過他留日的學生章恢志引進了宮川、龜井、松木、大長、尾張等5個溫州蜜柑品系,分別在柑橘研究所、鄞縣橫溪園藝場和象山石浦柑橘場試種,又從台灣田中柑橘試驗場引進華盛頓臍橙、湯姆遜臍橙和溫州蜜柑苗木各16株,從廣東、福建等地引進椪柑、蕉柑、新會橙各4株,沙田柚2株,建立了柑橘研究所第一個品種園。二是完成橘果試行分級包裝工作,寫成報告連同照片印刷發表,開我國柑橘采後處理技術之濫觴。三是謝成珂技師撰寫的《黃岩柑橘調查報告》由省園藝改良場印行,吳老作發刊詞,內容涉及黃岩蜜橘栽培歷史及現狀、氣候、地勢土質、品種、砧木、栽培法、病蟲害、包裝運銷、貯藏加工、改進意見,內容全面,分析入理。四是興建辦公與科研用房,舊址的五間平房保存到上一世紀80年代後期才拆除改造,首批種下的橘樹更是保留到了2013年新近拆遷的最後時刻。草創時期的浙江省園藝改良場,奠基有力,開局良好。尤其是對建場初期引入的早熟溫州蜜柑,「經試驗後成績良好,現已由浙江柑橘研究所推廣至長江沿岸各柑橘產區,使我國柑橘生產面貌為之一變」(吳耕民:「我的一生略述」,1986年)。

遺憾的是,由於是年「八一三」抗戰開始,科研工作大受干擾,經費又無着落,吳耕民先生被迫於年底離職。在後來的許多回憶文章中對吳老先生的開創性工作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雖然如此,吳老還是常常關心着柑橘研究所的事業發展。先後有30多位受教於吳老先生的學生進入柑橘研究所工作。其中有成績斐然者,如郭樞、譚其猛、屠鍔、閔啟昌、程紹南等。我們以有吳老這麼一位園藝界巨擘為柑橘研究所的創始人而引以為豪。

1986年,吳老親臨黃岩參加柑橘研究所建所50周年慶。時任所長任伊森教授回憶道:「欲請吳老參加慶典,大家怕吳老已是耄耋之年,長途跋涉,不會來黃岩。出人意料的是,一經邀請,吳老即欣然應允。」在會上,吳老即興賦詩一首:「一九三七初生嬰,剎那八六半百翁。孜孜鑽研成效著,累累碩果貢獻殊。三江兩岸橘遍地,九峰四周柑連天。科學栽培藝術新,高額穩產豐收慶。五洲暢銷搖錢樹,四化創匯聚寶盆。春秋五十未蹉跎,柑橘建所立宏圖。」詩中充滿了對創建該所的自豪,對成績的肯定和對未來的熱情期許。

1991年,吳老走完了95歲的人生歷程。在1996年柑橘研究所建所60周年時,特地在所科研大樓前的花壇上,樹立了一尊吳老先生的胸像,讓柑橘研究所的學人以及來賓,都能時時緬懷吳老先生的豐功偉績。今天,這尊胸像也隨柑橘研究所辦公場所的搬遷,安置在了柑橘種質資源圃樹木蔥蘢的廣場中,必將繼續激勵後人。中國農科院柑橘研究所建所50周年時,擬立的四尊柑橘界前輩塑像中,吳老也是不二的人選。

1992年我在日本靜岡縣柑橘試驗場研修時,吳老於1917年至1920年讀研究生時呆過的興津園藝試驗場就在同一城市——清水市,吳老自然是談到中國果樹時的主要話題之一。1977年「文革」後第一個日本果樹考察團還專門安排時間赴杭州拜會了吳老,可見其影響彌深。[3]

參考資料

  1. 吳耕民博雅人物網
  2. 吳耕民青少年時代的故事 搜狐網2016-01-17
  3. 我心目中的吳耕民先生黃岩在線20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