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吳炅(教授)

吳炅
圖片來自搜狗網

[1]

目錄

工作經歷

1993年與1998年分別獲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原上海醫科大學) 醫學學士學位和腫瘤學博士學位。1998年獲UICC ICRETT資助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乳腺肌上皮細胞旁分泌對乳腺癌生長與浸潤的作用。2004年7月赴美國Texas, Houston, M.D. Anderson腫瘤中心整形外科進修一期乳房重建手術。2008年起任復旦大學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主任醫師,現任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業務副院長,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腫瘤靶分子專科分會主任委員,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國內外刊物上共發表論文200餘篇,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70餘篇。參與撰寫《現代乳腺腫瘤學進展》(2002年)、《乳腺腫瘤學》(2005年)等。目前正承擔國家重大慢病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研究課題、上海市科委優秀學術帶頭人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研究。

研究方向

致力於開展基因標誌物在乳腺癌早期診斷、預後及療效預測中的價值等基礎研究;積極應用、推廣新的外科技術,諸如前哨淋巴結活檢、乳房重建手術,豐富及完善腫瘤-整復領域臨床研究。

獲獎情況

1. 2010年,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術替代常規腋窩清掃術:前哨淋巴結示蹤技術及術中病理學檢測技術的優化性研究 上海醫學科技獎三等獎,第1完成人

2. 2012年,中國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替代腋清掃術多中心研究 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3. 2013年,提高中國乳腺癌患者早期診斷率和遠期生存率的臨床和轉化研究 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 一等獎

4. 2012年,乳腺癌社區篩查和早期診斷模型的建立、推廣和基礎研究教育部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5. 2011年,基於中國上海乳腺癌流行病學特徵的腫瘤篩查和早期診斷模式的應用與推廣 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 一等獎

6. 2012年,上海市衛生系統優秀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

7. 2009年,上海衛生系統「銀蛇獎」三等獎

8. 2008年,美國塞克勒基金會評選的「中國醫師獎」

代表論文

1. Sheng Huang#, Yayun Chi#, Yi Qin#, Ziliang Wang, Bingqiu Xiu, Yonghui Su, Rong Guo, Liang Guo, Hefen Sun, Chujia Zeng, Shuling Zhou, Xin Hu, Sheng Liu, Zhimin Shao, Zhaohui Wu, Wei Jin,Jiong Wu*. CAPG enhances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by competing with PRMT5 to modulate STC-1 transcription.Theranostics2018; 8(9): 2549-2564.

2. Xue J#, Chi Y#, Chen Y, Huang S, Ye X, Niu J, Wang W, Pfeffer L M, Shao Z-M, Wu Z-H*,Wu J*. MiRNA-621 sensitizes breast cancer to chemotherapy by suppressing FBXO11 and enhancing p53 activity.Oncogene, 2016; 35(4):448-458.

3. Niu, J#, Xue A, Chi Y, Xue J, Wang W, Zhao Z, Fan M, Yang CH, Shao Z-M, Pfeffer L M,Wu J*, Wu Z-H*. Induction of miRNA-181a by genotoxic treatments promotes chemotherapeutic resistance and metastasis in breast cancer.Oncogene, 2016 Mar 10; 35(10):1302-13.

[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