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尚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吳尚時 | |
---|---|
出生 | 1904年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地理學家 |
吳尚時 (1904年~1947年),開平縣長沙鎮樓岡桂芳里人。
民國2年(1913年),吳尚時進入廣東師範學堂讀書。民國17年(1928年)在中山大學(前身為廣東師範學堂)英語系畢業,獲金牌獎。同年,考取公費赴法國留學,攻讀地理。
民國23年(1934年),吳尚時在GRANOBIE大學畢業,隨後考取了碩士學位。
民國24年(1935年),吳尚時離開法國回國,在中山大學地理系任教,曾兼系主任,講授地形學、水文學、小區域地理、讀圖學等課程。任教期間,除在課堂上課外,還經常帶領助教、學生到野外考察,並編寫了《白雲山東麓地形之研究》一文,成為我國最早的一篇地形學文章。同年,吳尚時帶領學生考察了西江羚羊峽、番禺等地,回校後,編寫並發表了《廣東羚羊峽與羚羊旱峽地形之研究》以及《廣東番禺新造市橋地理述要》二文;此外,還與學生羅開富合作編寫了
兩篇有關治理廣州水患的文章。教學之餘,吳尚時還翻譯了當時外國地理學家的經典著作《森林與河流》、《自然地理學原理》、《地貌篇》、《水文篇》中「江河」等篇,共20多萬字。
民國25年(1936年),吳尚時與羅開富赴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陽江等縣考察,編寫了《廣東四邑陽江地理述要》一文。同年5月,廣州洪水泛濫成災,吳尚時與羅開富合作編寫了《論廣州市二十五年六月一日之水災》一文,分析了水災的原因。同年冬,吳尚時利用業餘時間,翻譯了M.PARDE氏的《江河之流量》一文。當時,當局認識到水文關係到廣東、廣西兩省的民生問題,因此,經常邀請吳尚時參與有關水利問題的討論。當時,有關順德甘竹灘的存廢問題,爭論不定,當局特邀吳尚時到甘竹灘作實地考察。吳尚時經過詳細的考察,綜合分析了炸毀甘竹灘的利和弊,提供了否定炸灘的意見,為當局所接受。
民國26年(1937年),吳尚時經過實地考察,發現了廣州南部七星崗古海蝕遺蹟,並編寫了《十公尺海蝕之發現》一文,以確實的證據證明,遠在7000年至10000年前南海海濱就在七星崗(按:「七星崗古海蝕遺蹟」現已成為廣州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民國27年(1938年),日軍南侵,廣州失陷。吳尚時攜帶家眷避居香港。在港期間,吳尚時用法文編寫了<法國里昂金山之變硬黃土》一文寄往法國發表。
民國28年(1939年)初,吳尚時根據廣東的地理形勢編寫了《廣東西北兩江之形勢》一文,文中預料日軍進攻兩廣的途徑。後來的事實證明,吳尚時的預料完全正確,日軍正是按照吳尚時預料的路線進攻兩廣。同年秋,中山大學遷往雲南省澄江復校。吳尚時在前往雲南途中,路經羅定縣並考察了羅定盆地,編寫了《羅定盆地之地形》,敘述了地質成因及被侵蝕的歷史。及至到達雲南澄江後,吳尚時又以澄江地理為研究對象,經常帶領學生爬山涉水,進行實地考察,相繼編寫了《雲南澄江盆地地形》、《晉寧附近地理考察記》、《雲南陽宗海地形考察記》;又與陳小澄合著《雲南中部地形》,與梅甸初合譯了外國的《水界地理》;此外,還與陳永漢、陳小澄兩人合撰了《雲南玉溪地理考察記》一文。
民國29年(1940年),中山大學遷回粵北坪石,吳尚時又以粵北區域為研究對象,經常翻山越嶺,實地考察,編寫了《廣東樂昌盆地地理綱要》,並與陳小澄合作編寫了《讀圖舉例——廣東防城龍門》、《讀圖舉例——廣東乳源梅花街》二文。同年,吳尚時還翻譯了外國名著《江河之水文》一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民國30年(1941年),吳尚時與羅來興開始研究湘南地形,兩人曾到衡山作實地考察,被防軍捉獲,幾經轉折,才獲釋放。回校後,編寫了《南嶽之地形》一文。同年,應廣東省政府的邀請,任《廣東年鑑》編輯委員,負責編寫廣東地形一章。
民國31年(1942年),廣東省政府委託吳尚時繪製廣東省政府經濟地圖及分縣圖志。吳尚時組織徐俊鳴、何大章、羅來興、李祀棟、鍾衍威等人參加工作,經過兩年的努力,終於將全部圖志繪成,交給廣東省政府統計處付印。同時,吳尚時還主編了《日本地形圖》,由亞新地學社出版。
民國32年(1943年),吳尚時負責主編地理學叢書。當時,時局動盪,只印成3本:一為《廣東曲江潦患與預防》,一為《廣東湞武二河之水文》,一為《粵北之水力》。同時,吳尚時根據在粵北實地考察的情況,編寫了《粵北國防根據地》、《粵北、四邑與南路》、《縣長與地理》、《樂昌峽》等文,並與學生曾昭璇合撰了《丹霞與南雄層位之新見解》一文。
民國33年(1944年),吳尚時與何大章合著了《廣東省之氣候》一書,由亞新地學社出版。同年,又與曾昭璇合作,編寫了《雷州半島》一文,在地理學報發表。同年冬,日軍侵占粵漢鐵路,吳尚時攜同家眷和陳小澄、梅甸初、曾昭璇等人,坐船沿武江直上臨武,在臨武住了3個月;在臨武期間,吳尚時經常到附近墟市考察,並編寫了《墟市之研究》一文。後返回坪石後,日軍又到,吳尚時避居曲江;不久,曲江又被日軍侵占,吳尚時又避居城郊村落。隨後,被梅甸初接到仁化,安排在扶溪墟旁的古夏村居住。在這期間,生活艱苦,然而吳尚時仍集中精力,編寫了《南嶺何在》、《華南弧(英文稿)》二文。同時,還實地考察了仁化一帶的地理,編寫了《仁化縣地理》一文,並翻譯了馬東南的《氣候學》一書。
民國34年(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吳尚時隨學校遷回廣州。隨後,辭去中山大學主任職務,轉到嶺南大學任教。
民國35年(1946年),嶺南大學中國文化研究室擬將《嶺南學報》復刊,試刊中刊登了吳尚時在粵北時編寫的《仁化縣地理》、《粵北紅色岩系》、《東江附近地形初步觀察》、《雷州半島》等4篇文章以及譯文《氣候學》。
民國36年(1947年),《嶺南學報》正式復刊。該刊發表了吳尚時與曾昭璇合寫的《廣東南路》、《南嶺何在》二文。同年,吳尚時翻譯《北美州地誌》之「北美之氣候」一章,在嶺南學生自治會出版的《南風》上發表。其時,吳尚時已積勞成疾。同年9月,吳尚時進入碧澄醫院治療;9月21日,終於不治去世,終年43歲。
吳尚時生前著作甚豐,共寫下了70多篇論著和譯作,170多萬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