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堡縣第三完全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吳堡縣第三完全小學為了更好的貫徹落實「雙減」政策,加強同學們的愛國主義熱情,弘揚民族精神,傳承經典文化,使同學們懂得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從而更加刻苦學習,為紅領巾添光增彩,2023年10月19日下午,吳堡縣第三完全小學組織開展「傳承經典築夢未來」主題詩歌朗誦比賽。
經過激烈的比賽,最後有6個班集體獲得優勝獎,張肖艷校長、慕雄雄副校長、薛艷霞副校長[1]共同為他們頒獎。
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口,吳堡縣第三完全小學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傳承經典,賡續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2]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校園諮詢
吳堡縣高家塄村:黨建「執筆」繪就產業興旺之路
8月6日,距離吳堡縣第三完全小學不遠處,一家掛着鮮紅招牌的麵館格外醒目。正值飯點,店裡人來人往,菜單上除了傳統經典口味酸湯掛麵,還有時下年輕人喜歡的小龍蝦拌麵、大盤雞拌麵、香辣爆肚面等新潮口味。
「這家麵館的面叫做『活捉掛麵』,來自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吳堡手工空心掛麵』,你們吃的面不僅是面,更是一種文化。」本土網紅馬余余對着鏡頭大力推薦。
把本來在作坊、廠房裡生產的手工空心掛麵帶到廚房,背後肯定少不了「技術大拿」支持,手工空心掛麵市級非遺文化傳承人張彥兵就是實現這一轉變的「幕後英雄」。
「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們的空心掛麵再好,也要更多的人去知道、了解。目前,我們在吳堡、榆林各開了一家店,每天能賣出170斤面,帶動本地群眾就業8人。新老客人來店裡吃麵,還總要買一些帶回去。」談起開店的初心,張彥兵滔滔不絕。
張彥兵是高家塄村「雙培雙帶」黨建引領促進掛麵產業發展的典型代表。近年來,該村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發展為核心,通過「雙培雙帶」黨建載體,強化在黨員示範帶動、支部扶持幫扶下,持續做大做強掛麵產業。
8月的高家塄村烈日高懸,張維清、尚振燕夫婦仍在製作掛麵。炎熱天氣下,麵團有些發軟,這無疑對之後掛麵上架的出面量有影響。一個微信電話撥過去,張彥兵很快來到夫妻倆家中。
「隨着天氣變化,掛麵的水鹽比例也要調整。」在他的指導下,這一問題得到解決,窯洞前的掛麵架上順利掛起了「銀絲簾」。
圍繞統一技術、統一標準、統一流程探索建立家庭作坊聯產聯銷制,外出考察引進客商與掛麵產業簽約包銷,定時組織村民開展空心掛麵製作培訓,開發果蔬面、雜糧面等特色產品占領市場份額,建成以「游、吃、體驗、購物」為一體的手工空心掛麵體驗中心……高家塄村不斷用活黨建引領這支「筆」,在鄉村大地上描繪着掛麵產業發展的「新藍圖」。
目前,高家塄村全村手工掛麵加工戶35戶,從業人員70餘人,2023年,全村手工空心掛麵產量達1200噸,產值1300萬元,戶均收入5萬餘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68萬元。
「都說我們村是掛麵村,其實村里其他產業也在均衡發展,2023年我們村還評上了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高家塄村黨支部書記張建停說。
除了掛麵這一主導產業外,高家塄村還栽植了347畝青梨,在村黨支部支持下,成立了由農牧人才帶隊的青梨管護隊。目前,該村青梨管護效果顯著,已經栽植兩年的吳堡青梨就已經開始部分掛果。
參考文獻
- ↑ 校長負責制的提出及內涵,豆瓣,2016-10-23
- ↑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搜狐,20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