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啟運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啟運地是中國科技名詞,屬於科技術語。

漢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1],直到現在我們仍在使用。其不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記錄者、傳承者。可以說,漢文字是中華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2]」。

名詞解釋

啟運地是指轉關運輸出口貨物辦理報關發運的地點,或海關監管貨物在國內轉運時的始發地。

轉關

在進出口中,轉關是指貨物從啟運國運往目的國時,需要中轉到另一個國家關境;或者進口到我國某地港口需要轉到另外一處港口所在海關申報進到國內,這樣就產生了轉關。

轉關是工廠的進出口權等在當地海關備案,先向當地海關申請,轉到出口碼頭出口,在出口碼頭清關後再報關。轉關一般是由航運公司來安排操作,具體的轉關程序,因各個關境的不同,相關的轉關程序也就不同

進口轉關:從進境地入境到指運地海關辦理海關手續(進境地——指運地)。

出口轉關:貨物在啟運地辦理出口海關手續運往出境地,由出境地海關放行。(啟運地——出境地)。

境內轉關:海關監管貨物從境內一個設關地點運往境內另外一個設關地點。(啟運地——指運地)。

轉關方式

1.提前報關轉關:

A、進口提前報關轉關:貨物先在指運地申報再到進境地辦理轉關手續;

B、出口提前報關轉關:貨物未運抵啟運地監管場所前先申報,貨物運抵監管場所後再辦理轉關手續。

2.直轉方式:

A、進口直轉:貨物先在進境地辦理轉關手續,到指運地後辦理進口報關手續;

B、出口直轉:出境貨物在運抵啟運地海關監管場所報關後,再向出境地海關辦理轉關手續。

3、中轉方式:

A、進口中轉:具有全程提運單,需換裝境內運輸工具的進口中轉貨物由收貨人或其代理人先向指運地海關辦理進口申報手續,再由境內承運人或其代理人批量向進境地海關辦理轉關手續。

B、出口中轉:具有全程提運單,需換裝境內運輸工具的出口中轉貨物由發貨人或其代理人先向起運地海關辦理出口申報手續,再由境內承運人或其代理人按出境運輸工具分列艙單向起運地海關批量辦理轉關手續,併到出境地海關辦理出境手續的轉關。

報關

「報」指申報,「關」是海關,「報關」簡單說就是向海關申報。

具體講,報關是指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進出境運輸工具負責人、進出境物品所有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向海關辦理貨物、物品或運輸工具進出境手續及相關海關事務的過程,包括向海關申報、交驗單據證件,並接受海關的監管和檢查等。報關是履行海關進出境手續的必要環節之一。

1、申報人

進口貨物收貨人、出口貨物發貨人、進境或出境運輸工具的負責人、進境或出境物品所有人,或者他們(指前面所說收貨人、發貨人、負責人、所有人)的代理人。

2、申報對象

貨物、物品、運輸工具。

3、主要工作

向海關申報、交驗單據證件、接受海關監管。

4、「進出口」「進出境」

這些詞語表明報關既包括出口報關,又包括進口報關。

5、為什麼要報關?

我國《海關法》第24條規定,進口貨物的收貨人、出口貨物的發貨人應當向海關如實申報,交驗進出口許可證件和有關單證。國家限制進出口的貨物,沒有進出口許可證件的,不予放行。因此,報關是進出口貨物合法性的先決條件。

同時,報關也是一個進出口貨物在海關系統「留痕」的過程,經過申報產生海關數據,有了海關數據才能進行合規收付匯和辦理退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