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劉基(神機妙算)原圖鏈接來自 網易 的圖片

後戰》旨在闡述運用「後發制人」作戰原則的條件及其作用問題,與前篇《後戰》乃是相反相成的姊妹篇。它以《左傳》的「後於人以待其衰」為理論根據,主張 對於行陣嚴整、士氣銳盛的來犯之敵,不要輕易與之決戰,應當採取「後發制人」而堅壁不 出,等待敵人出現陣久氣衰、師老兵疲的情況時,再出兵攻擊之,便可取得勝利。這一作戰 思想無疑是正確的。《後戰》出自明朝劉基的《百戰奇略[1]

《百戰奇略》章節目錄: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2]

目錄

原文

凡戰,若敵人行陣整而且銳,未可與戰,宜堅壁待之,候其陣久氣衰,起而擊之,無有不勝。法曰:「後於人以待其衰。」① 唐武德②中,太宗③圍王世充④於東都⑤,竇建德⑥悉眾來救。太宗守武牢⑦以拒之。建德陣汜水⑧東,彌亘數里,諸將皆有懼色。太宗將數騎登高以觀之,謂諸將曰:「賊起山 東⑨,未見大敵。今渡險而囂,是軍無政令;逼城而陣者,有輕我之心也。我按兵不動,待彼氣衰,陣久卒飢,必將自退,退而擊之,何往不克!」建德列陣,自辰至午時⑩,卒飢倦,皆列坐,又爭飲水。太宗令宇文士及⑾率三百騎,經賊陣之西,馳而南,戒曰:「賊若不動,正宜退歸;如覺其動,宜率東出。」士及才過,賊眾果動。太宗曰:「可擊矣。」乃 命騎將建旗列陣,自武牢乘高入南山,循谷而東,以掩賊背。建德遽率其陣,卻止東原,未 及整列,太宗輕騎擊之,所向披靡。程咬金⑿等眾騎纏幡而入,直突出賊陣後,齊張旗幟,表里俱奮,賊眾大潰,生擒建德。

注釋

①衰:語出《左傳·昭公二十一年》引自《軍志》。但與原文略異,原文為:「後人有待其衰」。

②武德:唐高祖李淵的年號。

③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率軍圍攻王世充、抗擊竇建德之戰發生在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此時李世民為秦王,尚未即帝位。

④王世充:隋代官吏。新封(今陝西臨潼東北)人,字行滿。隋煬帝時任江都通守等職,鎮壓過隋末農民起義。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煬帝於江都被殺後,他在洛陽擁立越王楊侗為帝,次年廢侗,自稱皇帝,國號鄭。唐武德四年被李世民打敗降唐。

⑤東都:即洛陽(位於今河南洛陽東)。隋大業五年(公元609年)改稱「東都」。

⑥竇建德:隋末河北農民起義軍首領。大業七年(公元611年)率眾起義,投高士達處任軍司馬。士達犧牲後,他繼為領袖,稱將軍,擁兵十餘萬。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在河間作戰中,殲滅隋將薛世雄部三萬餘人,聲勢大振。次年,稱夏王,建都樂壽(今河北獻縣),國號夏,據有今河北大部地區。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在虎牢作戰中被李世民軍所俘,後被害於長安

⑦武牢:本為「虎牢」,因唐諱「虎」(唐太宗曾祖李虎),故寫史者改「虎」為「武」。虎牢,故址在今河南滎陽縣汜水鎮。該處地勢險要,向為軍事要地。

⑧汜水:古縣名。位於今河南滎陽西北。

⑨山東:古代指太行山以東地區為「山東」,即今河北地區。

⑩自辰至午時:馬本及各本皆將「辰」誤作「卯」,今據史校改。自辰至午時,即從七時至十三時,亦即上午時間。

⑾宇文士及:武川(今河南南陽北)人,字仁人。隋煬帝之婿。煬帝死後,他歸附李淵父子,因從討王世充有功,封郢國公,官拜中書令。

⑿程咬金:唐初大將,後改名知節。濟州東阿(今屬山東)人。隋末從李密參加瓦崗軍,任內軍驃騎。密敗,歸王世充;後歸唐任秦王府左三統軍,後又任左領軍大將軍,封盧國公。

作品介紹

《百戰奇略》原名《百戰奇法》,是明代軍事著作,作為一部以論述作戰原則和作戰方法為主旨的古代軍事理論專著[3]而問世,這無論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後,都是不多見的。因此,從其產生以來,就為兵家所重視和推崇,給予很高評價,並一再刊行,廣為流傳。明弘治十七年陝西布政使司左參政李贊,稱該書是「極用兵之妙」,在兵家視之。

《百戰奇法》是中國古代分條論述戰法的兵書。約成書於北宋末。明崇禎本《韜略世法》稱該書為南宋末謝枋得編輯,原作者已不可考。清雍正後被更名為《百戰奇略》,題明劉基撰,實系清人偽托。現有明刻本存世,10卷,3萬餘字[4]

視頻

後戰 相關視頻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一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概述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二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續

參考文獻

  1. 《百戰奇略》簡介,快照頁 - 搜狗百科,2019-11-05
  2. 百戰奇略,古詩詞名句網
  3. 在歷史長河中,世界上有哪些經典軍事理論和著作?,網易,2019-03-22
  4. 百戰奇法,豆丁網,200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