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吊罐與土灶(葉青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吊罐與土灶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吊罐與土灶》中國當代作家葉青才的散文。

作品欣賞

吊罐與土灶

跨出天井,越過正堂,便來到東廂房。東廂房二進,前面是火房並飯廳,後面是灶房。火房中吊一大砂鍋,鄉下人謂之吊罐。冬日,一大家人圍繞火塘而坐,一邊烤火,一邊享受吊罐里咕咕嚕嚕的食物翻沸的聲響和縷縷香鮮撲鼻的氣息。

青年步文自1918年考入安慶六邑中學之後,很少能在這樣的冬日與家人團聚在一起。他矢志革命,奔波不停,經常到安慶第一師範聆聽從北京、南京來的大學教授們的演講,與早期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家高語旱、惲代英一起頻頻接觸,語語相溫,一談就是一個通宵。在他的日記中,有這樣的話語:「政治不良,從而革新之;社會不良,從而改造之。」就是從這樣一個書香家庭走出去的青年,在五四運動中成為安徽學生運動最早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故居人去房空,清冷的土灶與空寂的砂鍋在歲月的煙塵中,已經越來越不被年輕人熟識,甚至連火塘都叫不出名字。我看見一個初中生模樣的孩子從土灶前走過,他仔細盯着那火鉗與吹火筒,仿佛要從這些老舊的物什里尋出某些回音來。想當年王步文像他那麼大時,已經帶領樂群會的同學為了反對學校突增學雜費而與校方據理力爭,直至迫使校長儲鳳山辭職。儘管步文因「煽動學生鬧事」被校方開除,回到家裡跟隨父親勞動以「磨其鋒芒」,但是這場鬥爭使這個年輕的鄉下孩子懂得了正氣的力量和正義的鋒芒。他不僅沒有被磨軟磨光其稜角,相反,他人生信念的根基扎得更穩,追求理想和光明的熱望更加赤誠。

我告訴這位中學生,王步文跟你差不多大時,已經是安慶學生聯合會委員和副會長,在「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救亡運動中,在「六二」慘案、「二七」慘案的抗爭中,在青年救國會的諸多事務中,他已經卓爾不群,義無反顧地走在前列,表現出了一個鐵血男兒的大智大勇、至真至誠。

回頭再看,吊罐一動不動地吊在那兒,像一個鐘擺。它似乎在說,90年了,步文就是從這兒走出去的,記得他吃的最後一口飯,喝的最後一勺湯…… [1]

作者簡介

葉青才,中國作協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高中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