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吉林省琿春市

 

琿春市,隸屬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位于吉林省最東端,圖們江下游,與俄羅斯朝鮮山水相連,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屬中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全市總面積5145平方公里。[1]

轄4個街道、4個鎮、3個鄉、2個民族鄉、1個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1個邊境經濟合作區(含出口加工區、中

俄互市貿易區)。

2018年末,全市戶籍人口22.85萬人。

金朝時期為完顏部肇基王業之地,後屬上京海蘭路。元朝時期屬開元路。

明代於此地設置琿春衛,一向被視為邊寨重地。1952年,隸屬於延邊朝鮮族自治區。[2]

1955年,隸屬於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至今。1992年3月,批准為國家級開放城市。

琿春既是中國直接進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也是中國從水路到韓國東海岸、日本西海岸,以及北美、北歐的最近點。

以琿春為中心,周邊分布着俄、朝眾多天然不凍港。

著名景點有:防川4A級國家級風景區、靈寶寺、森林山、大荒溝、敬信濕地等。

2018年, 「2018中國最美縣域榜單」正式公布,琿春上榜。[3]

地名由來

 


「琿春」名稱的由來。最早在《金史》中有「渾蠢」名,後來在《明史》中也出現了「渾蠢」之名,

為女真語也就是後來的滿語「邊地、邊陲、邊陬(角落)、近邊」之意。

據《琿春縣誌》和《琿春鄉土志》記載:琿蠢為魏晉時「沃沮」二字的變音。

凡勿吉、窩集、扶餘皆此音之轉。諸多史料中,「渾蠢」還寫作「渾淖渾」、「溫車恨」、「渾蠢渾」、「弗出渾」、「弗

出」、「訓春」等,最後音譯漢化為「琿春」。

從「沃沮」到「渾蠢」再到「琿春」,變化很大,但都是不同歷史時期由於滿語音譯所用漢字不同造成的差異,「琿春」是最後

較穩定的譯音。

歷史變遷

 

琿春的歷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四千多年前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就有滿族祖先「肅慎」族在琿春繁衍生息,截至2013年已發

現20餘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由於琿春遠離內地,因此,當時的生產力相對落後,在中原地區的秦漢時期,琿春始入青銅器時代。

但當時「肅慎人」在生產方式上已有所發展,除漁獵外,種植和養殖已居重要地位。

[3]周秦時期為肅慎地,漢、晉為挹婁,北魏時期屬勿吉地,《三國志》和《新唐書》記載:早在公元前27年(漢河平二

年),今琿春市境內的溫特赫部城就已是高句麗的柵城。

金朝時期為完顏部肇基王業之地,後屬上京海蘭路。元朝時期屬開元路。


明代於此地設置琿春衛,一向被視為邊寨重地。明朝奴爾干都指揮使司下屬的密拉衛、烏爾琿山衛、童寬山衛(今琿春通肯山)

等,都設在琿春一帶。

 


清順治十年(1653年)此地為寧古塔昂邦章京統轄地,屬封禁區。

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清政府設琿春協領,這是有資料可查的琿春地名第一次在官方出現。次年始建協領衙門於渾蠢水

(即琿春河)之北,並開始建城。

雍正七年(1729年)隸屬寧古塔副都統。

1859年(清咸豐九年),琿春協領升為副都統銜協領。


1869年-1875年間,大批朝鮮人由於饑荒、戰亂,紛紛越過圖們江墾荒謀生,形成了琿春朝鮮族的雛形。光緒七年(1881年)撤

銷協領,改設琿春副都統,延吉全境歸琿春副都統管轄。琿春增設副都統,首任副都統依克唐阿在琿春築城,同年設吉林邊務督

辦、琿春招墾局。

光緒十二年(1886年)7月,都察院左副御史吳大澂與俄方簽署《中俄琿春東界約》,重新勘定琿春一帶的中俄邊界,明確了中國擁有圖們江出海權。

光緒十五年(1889年)改為琿春府。

 

1909年(清宣統元年),設琿春廳,招民墾荒、駐靖邊軍、置防俄炮台、修通道路、整設驛站,使琿春進入了重新建設時期。宣

統二年(1910年)設置琿春廳,隸屬東南路道。

1913年(民國二年),琿春廳改為琿春縣。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轄,琿春縣直隸吉

省,為一等縣。

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民國政府重更道制,東南路道改為延吉道,撤琿春廳建縣,琿春縣為延吉道所轄。

1946年1月,琿春縣隸屬于吉遼省吉東分省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改東北為九省,琿春縣為松江省所轄,以後琿春先後稱縣、城區、城關區、第一

區、鎮等。1947年2月,琿春縣隸屬於延邊專區(9月延邊專區改名為吉東專區,1948年3月吉東專區改稱延邊專區)。

 


1952年9月3日,延邊朝鮮族自治區成立,琿春縣隸屬於延邊朝鮮族自治區。

1955年12 月,根據憲法規定。延邊朝鮮族自治區改為自治州,琿春縣隸屬於自治州至今。同年,琿春縣人民政府更名為琿春縣人民委員會。

1968年,撤銷琿春縣人民委員會,成立琿春縣革命委員會。1980年,撤銷琿春縣革命委員會,成立琿春縣人民政府。[2]

1988年6月1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文件通知:民政部文件批覆,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琿春縣,設立琿春市(縣級市)。以原

琿春縣行政區域為琿春市的行政區域。新設立的琿春市,仍由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管轄。

1991年,國務院批准琿春為國家級對外開放城市,琿春市開始對外開放。

1992年被3月9日,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開放城市。

2009年8月,國家批覆實施《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並確定琿春為長吉圖開發開發開放「窗口」城市。

2012年4月,國家又在琿春市批准設立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

2015年11月4日,中俄邊境地名碑樹立儀式在吉林省琿春市春化鎮中俄邊境線舉行,此次共有5處全新的實體界碑、地名碑正式落成

2015年11月,中俄邊境地名碑樹立儀式在吉林省琿春市春化鎮中俄邊境線舉行,此次共有5處全新的實體界碑、地名碑正式落

成。這塊土地劃歸中國後,琿春市版圖上新增了瑚布圖河這條唯一向北流淌的河流。河流對岸毗鄰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烏蘇里斯

克地區,距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大的中國商品集散城市烏蘇里斯克市僅有60公里。[4]


目錄

行政區規劃

1945年11月21日,琿春縣劃為1個市、8個區。1947年12月26日,汪清春芳區劃歸琿春縣。琿春縣轄10個區。1948年,琿春縣城區 更名為城關區。

 

1950年12月6日,將10個區改用序數排列命名。

1956年4月14日,琿春縣轄1個鎮:琿春鎮,1個區、21個鄉、86個村。

1958年1月,調整為1個鎮、14個鄉。9月,全縣改劃為10個人民公社,87個大隊。

1960年8月27日,吉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將琿春縣的三岔河、小山、樺樹枝子劃歸黑龍江省東寧縣管轄。

1961年,又平劃英安、楊泡、鎮郊3個公社,共為13個公社。

1964年11月26日,改琿春鎮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為琿春鎮人民委員會。全縣劃為1個鎮、12個公社。

1980年初,琿春縣轄12個公社、1個鎮:128個生產大隊,641個生產小隊。

1983年,調整為1個鎮、12個鄉。1984年,調整為4個鎮、8個鄉。

1988年8月26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琿春市的琿春鎮,設立春城鄉及靖和、新安、河南、光明四個街道辦事處。撤銷英安鎮,設立英安鄉。

1992年11月21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琿春市敬信、板石鄉,設立敬信、板石鎮。

1995年12月,琿春市轄4個街道辦事處、3個鎮、8個鄉;83個居民委員會、126個村民委員會。


1999年12月13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琿春市春城鄉、英安鄉,設立英安鎮,將原春城鄉和英安鄉管轄的行政區域劃歸

英安鎮管轄;撤銷馬滴達鄉,將原馬滴達鄉管轄的塔子溝、馬滴達等6個村劃歸哈達門鄉管轄,四道溝等6個村劃歸春化鎮管轄;

將原板石鎮管轄的支邊、太陽2個村劃歸近海街道辦事處管轄。

2000年,琿春市轄5個街道、3個鎮、8個鄉。

2001年9月21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琿春市光明街道辦事處,將其劃歸英安鎮管轄。

2002年12月,琿春市轄4個街道辦事處、4個鎮、3個鄉、2個民族鄉。


地形地貌

 

琿春市地形呈馬鞍形,東、南、北三面被群山環繞,山地面積約占琿春市80%以上,境內最高峰老爺嶺,海拔1477米,是中國大

陸第一縷曙光首照地;西側為琿春河沖積平原,面積達600餘平方公里,是琿春市人口和產業重心。城市位於琿春平原中西部,

建成區面積達16平方公里,遠期規劃總用地面積65平方公里。琿春境內還有敬信、春化等小型平原和盆地。

自然資源

 


琿春市森林覆蓋率為76.5%,活立木總蓄積量為5128萬立方米。琿春市境內共有大小河流52條,水資源總量20.58億立方米,人均

占有水量12770立方米。琿春市土特產資源1000多種,盛產人參、鹿茸、蜂蜜、哈什螞等名貴滋補藥材和松茸、木耳等土特產

品。

水資源 琿春依山傍海,雨量充沛,水系發達,泡塘遍布,水資源豐富,全境多年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0.58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12770立方米。境內大小河流52條,其中一級支流5條,二級支流34條,三級支流11條,四級支流2條。琿春老龍口水利樞紐庫容3.67億立方米,可供30萬人使用。[7]經評價鑑定的天然飲用礦泉水3處,均為含鍶的偏硅酸礦泉水。

礦產資源

琿春市自然資源非常豐富,境內有琿春、春化、敬信等幾個沉煤盆地,煤炭探明儲量7.78億噸,遠景儲量12億噸以上,是吉林

大的煤田。總設計開採規模700萬噸/年,2013年開採量為500萬噸。琿春地區是吉林省第二大黃金帶,已發現大型礦床2處。琿春

紫金礦業有限公司利用琿春豐富的金銅礦資源以及周邊國家資源,建設了礦山開採個金銅冶煉廠,年產黃金1噸,銅4000噸。此

外,初步探明琿春的鎢金屬儲量11.4萬噸,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林木資源

 


琿春域內擁有林地面積44萬公頃,木材儲積量4500萬立方米。年度採伐量12萬立方米。主要樹種有紅松、雲杉、落葉松、水曲

柳、椴木、柞木、樺木等。其中優質大徑闊葉材比重較大,柞木占活立木總儲積量的36.6%,為生產地板,家具等林木製品工業

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證。

土地資源

琿春市擁有耕地面積2.9萬公頃,耕地、林地、牧草地之和占琿春市土地總面積的93.7%。耕地集中聯片、地勢平坦,坡度小於15

度的耕地占99%,有利於發展糧食、蔬菜、藥材及畜牧業。糧食作物主要以水稻、大豆、玉米為主。此外,琿春土壤內富含曬元

素,經檢測地上農作物果實均富含曬元素,長期食用,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

濕地資源

琿春市境域濕地主要為敬信濕地。敬信濕地是省級濕地保護區,位於圖們江入海口處,連片面積5874公頃,水域沼澤800餘公

頃。[5]


動物資源

琿春野生動物種類、數量繁多,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東北虎、豹、梅花鹿、紫貂、原麝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

野生動物有黑熊、馬鹿、猞猁、花尾榛雞等。

植物資源

琿春境內有各類野生經濟植物110科522種,其中已經查明儲量的有52科135種。藥用植物:主要有山參、五味子、細辛、黃芪、

刺五加、黨參等。食用植物:主要有蕨菜、薇菜、明葉菜、黃花菜、龍牙蔥等。野生食用菌:主要有猴頭、松茸、木耳、元蘑、

肉蘑、樟蘑。山野果類:主要有山梨、核桃、山葡萄、獼猴桃、松子等。水生植物:觀賞性水生植物主要為圖們江紅蓮、敬信野

玫瑰、蘆葦、菱角等。

經濟發展情況

2018年,全年全市生產總值按不變價計算,比上年下降0.3%,其中,第一產業增長2.9%;第二產業增長0.4%;第三產業下降

2.3%。

2018年,全年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16.60億元,比上年下降11.8%;地方級財政收入7.81億元,下降25.1%。稅收收入14.31億元,

增長5.2%。全年財政總支出33.83億元,比上年下降15.6%。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61億元,增長32.0%;醫療衛生與計劃

生育支出3.03億元,增長2.2%;節能環保支出0.39億元,下降49.7%;教育支出4.04億元,下降17.4%;住房保障支出0.62億元,

下降39.0%;農林水事務支出3.85億元,下降6.3%。

國內貿易

2018年,全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3.5%。其中:城鎮零售額增長3.5%;鄉村零售額增長4.9%。分行業看,批發業

零售額增長1.3%;零售業零售額增長3.6%;住宿業零售額增長5.7%;餐飲業零售額增長5%。

2018年,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汽車類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32.9%;石油及製品類商品零售額增長40.3%;中西藥品類

商品零售額增長7.4%;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4.5%;家用電器和音像製品類零售額下降46.7%;建築及裝潢材

料類零售額下降29.8%。

對外經濟

2018年,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93.80億元,比上年下降5.8%。其中:出口總額24.25億元,下降28.7%;進口總額69.55億元,

增長6.0%。

旅遊

2018年,年末全市擁有星級賓館2家。旅行社總社18家,分社13家。全市擁有國家4A級景區1家。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381萬人,

比上年增長25%。其中,接待出入境遊客60萬人,增長1.3%;接待國內遊客321萬人,增長30%;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45億元,增

長38%。

金融保險

2018年,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89.98億元,比年初增加10.07億元。其中: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38.70億元,比

年初減少5.18億元;住戶存款餘額130.49億元,比年初增加10.46億元。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151.45億元,比年初

增加8.25億元。其中,住戶貸款53.37億元,比年初增加2.18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98.08億元,比年初增加6.07億

元。

2018年,全市擁有各類保險公司14家,全年實現保費收入3.48億元,比上年下降11.7%。全年理賠支付8336萬元,增長33.8%。

社會教育事業

2018年,全市擁有普通中學16所,在校學生8313人;小學11所,在校學生11121人。全市小學共招生1976人,在校生11121人。初

中共招生1770人,在校生5191人。高中共招生1031人,在校生3122人。延邊大學琿春校區招生1535人,在校生1361人。

科技事業

2018年,全年共申報國家、省、州科技計劃項目12項,已有2個項目立項,到位資金135萬元。共申報95項專利。

城市建設

2018年,年末城市道路總長度256.25 公里,較上年增加2.2公里。城市道路總面積 313.10萬平方米,較上年增加5.5萬平方米。

道路照明燈總盞數 9967盞,較上年新增151盞。城市綜合供水能力 7萬立方米/日,與去年持平;供水管道總長度169.09公里。

天然氣供氣管道總長度44.75公里,與去年持平;供氣總量310萬立方米,較上年增加 28.1萬立方米。污水排放總量1210萬立方

米,較上年增加10萬立方米;排水管道長度194.3公里,較上年增加1.8公里。道路清掃保潔面積393萬平方米,生活垃圾清運量

91900噸。

文化事業

2018年,全市擁有文化館1個,藝術表演場館1個,文化站14個,公共圖書館1個,體育場館1個。廣播電台1座,廣播節目1套;電

視台1座,電視節目1套。廣播綜合覆蓋率99.43%;電視綜合覆蓋率99.52%。

衛生

2018年,年末全市擁有各類衛生機構285個,其中,醫院10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68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5個,其他衛生機構2

個。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82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808人,註冊護士761人,藥師(士)100人,技師(士)97人,其他人

員54人。衛生機構擁有病床1433張,醫院診療人數62.96萬人。

體育

2018年,全年組織參加全州運動會學生組9次,獲得各類比賽項目第一名3個。

人民生活

2018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73元,比上年增長5.0%;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46元,增長6.6%。[1]

社會保障

2018年,年末全市參加養老保險人數11.07萬人,比上年減少215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6.60萬人,與上年持

平;工傷保險參保4.71萬人,與上年持平;生育保險參保5.20萬人,與上年持平;失業保險參保3.38萬人,增加1126人。

2018年,全市共擁有社會福利機構23家,包含22家養老院和一家兒童福利院。其中,國辦福利機構8家,民辦福利機構15家。全

市現有城市低保對象6585戶、8735人,已發放低保資金5328.5萬元。農村低保對象3163戶、4014人,發放低保金1217.0萬元。

環境能源

2018年,市區綠化覆蓋面積954.79公頃,綠地面積836.64公頃,其中,公園綠地面積 257.34公頃。

2018年,全年全社會用電量111534萬千瓦時,比上年下降0.6%。第一產業用電566萬千瓦時,下降9.9%;第二產業用電76130萬千

瓦時,下降3.9%,其中工業用電74891萬千瓦時,下降3.2%;第三產業用電17512萬千瓦時,增長10.9%;城鄉居民生活用電17326

萬千瓦時,增長4.8%。

安全生產

2018年,全年全市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共死亡7人,比上年增長17%。工礦商貿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6人,增長50%;交通事故

死亡1人,下降50%。

郵電

2018年,全年實現郵政業務總量4551萬元,比上年增長14.0%。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1.59萬件,包件業務0.33萬件,匯票0.4萬

件,特快業務5.63萬件。年末全市電話用戶總數38.96萬戶,同比下降3.3%。其中固定電話用戶6.89萬戶,移動電話用戶32.07萬

戶。互聯網用戶數戶7.92萬戶,下降 2.0%。[1]

交通概況

2018年,全年全市旅客運輸量214萬人次,比上年下降8.2%;旅客運輸周轉量21398萬人公里,下降5.6%;貨物運輸量402萬噸,

增長4.1%;貨物周轉量60297萬噸公里,增長3.4%。

2018年,全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69749輛。其中,小型汽車保有量40460輛,大型汽車保有量3079輛,摩托車保有量24889輛,低

速汽車保有量991輛,掛車保有量348輛。

公路

琿春市境內共有國、省、縣、鄉公路46條,總里程687.147公里。其中琿春至圖們國道1條,里程為28.646公里;圈河至省界省道

1條,里程為170.001公里;琿春至大荒溝、大荒溝至汪清、琿春至長嶺子、琿春至沙坨子、圈河至防川等縣道5條,里程為102公

里;鄉道39條,里程為386.77公里。公路技術等級分別有一級公路9.986公里,二級公路170.55公里,三級公路107.9公里,四級

公路374.081公里,等外公路24.9公里。2013年已基本形成了連接琿春市、通往內地、通向國外的公路網絡。

鐵路

2015年9月20日,由長春至琿春的長琿城際鐵路正式通車。長琿城際鐵路西起長春市,東至琿春市,途徑九台、吉林、蛟河、敦

化、安圖、延吉、圖們和琿春等8個縣市,全線設長春、龍嘉機場、九台南、吉林、蛟河西、威虎嶺北、敦化、大石頭南、安圖

西、延吉西、圖們北、琿春等12個車站。新建正線359公里,全線有橋樑106座87公里,隧道86座149公里,橋隧比占66%,投資估

算416億元,設計時速250公里。另外,這條客運專線建成後,琿春至長春的旅行時間縮短至2.5~3小時,琿春至東寧鐵路的前期

工作已全面啟動。

琿春境內現已有鐵路線總長78公里,其中圖們至琿春64公里,琿春至俄羅斯邊境14公里。通過琿春鐵路口岸,中方的窄軌鐵路可

以直達俄羅斯的波謝特港。

水運

隨着「永合號」貨輪在俄羅斯扎魯比諾港鳴笛起航駛向韓國釜山港,一條由中國、俄羅斯、韓國共同開發的琿春經俄羅斯扎魯比

諾至韓國釜山的陸海聯運定期航線正式開通。

航空 琿春至延吉國際機場96公里。

地域文化

琿春市擁有朝鮮族洞簫、滿族剪紙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琿春文化包括:抗戰文化、生態文化、記錄俄羅斯和日本侵華歷史

的警示文化、反映民族民俗演進歷程的移民文化、朝鮮族文化、薩滿文化。截至2012年,琿春市擁有1個國家級和1個省級非物質

文化遺產,1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4處古文化遺址

琿春特產

琿春特產主要有:琿春大米[10]、朝鮮族冷麵、米腸、泡菜、打糕、辣椒醬、狗肉湯飯、石鍋拌飯、木耳、蕨菜、人參、朝鮮族

民俗工藝品、朝鮮族服裝、民族樂器、朝鮮旅遊商品、韓國旅遊工藝品、俄羅斯旅遊工藝品、大馬哈魚、東海/日本海毛蟹、板

蟹等海產品。

旅遊發展業

琿春市有秀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古蹟。琿春依山面海,氣候宜人,植物繁茂,江河縱橫,山川錦繡,自然風光秀美獨特。

琿春市歷史悠久,截至2013年,琿春市共發現歷史遺址、墓群、城址、碑刻、古建築址80餘處,其中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的有

7處。琿春市擁有一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防川景區,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圖們江國家森林公園。

著名景點

琿春八景:東方第一哨、土字石界碑,碧藻紅蓮池、綠洲金沙丘;民俗朝族村、張鼓戰役峰,吳大澄雕像、洋館坪大堤。

望海閣始建於1993年,是一眼望三國的主體建築,矗立在防川哨所之前。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為該樓題

名「望海閣」。「望海閣」北幾百米的地方,為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哈桑鎮。西南隔圖們江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豆滿江市相

望。沿圖們江而下約15公里,即進入日本海。如果在晴朗的天氣,海上的艦船都清晰可見。

防川哨所被譽為「東方第一哨」,位於中俄邊界山崗上。胡主席、江澤民、李鵬等多位國家領導人曾來此視察,慰問全體官兵。

1991年1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到琿春視察時親自為哨所題詞為「當好國門衛士,固我中華邊關」。

土字牌位於琿春南部敬信鎮防川村中俄邊界的起點處,1886年中俄重勘琿春東部邊界時重立。1886年,清朝督辦邊務大臣、督察

院左副督御使、著名金石學家吳大澂向俄國勘界官員據理力爭,使俄國擅自立于洋館坪處的界碑南移到這裡,從而爭回了被俄國

非法占據的黑頂子(今敬信鎮)地方。「土字牌」高1.44米,寬0.5米,厚0.22米,為花崗岩質。我側正中豎向刻有「土字

牌」三個大字,左側豎刻有「光緒十二年四月立」八個小字,俄側刻有「T」字,是自烏蘇里江口至圖們江口設立

的「耶」、「亦」、「喀」、「拉」、「那」、「倭」、「帕」、「土」等八個界牌之一。1960年,中國政府為保護這一具有歷

史完整的疆域標誌不受江水沖毀,築有高6—8米不等,長1860米江岸護堤。1994年12月,土字牌被吉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3年10月又被確定為省級國防教育基地。

張鼓峰又名刀山,位於防川村北部1.5公里的中俄邊界線上,圖們江上溯20公里的東岸,海拔152米,山頂分水嶺為中俄分界線,

是防川北部主要山峰,山林別致,山頂平坦,便於眺望,因日俄之間的「張鼓峰戰役」而聞名,張鼓峰事件。張鼓峰戰役被毛澤

東寫入了他的著作《蘇聯人民的利益和中國人民的是一致的》文章中,因此更加著名。建成占地300平方米張鼓峰戰役紀念館,

警示國人時刻注意國防安全。

沙丘公園位於敬信濕地張鼓峰南坡,由沙丘和張鼓湖組成,總面積61公頃,因海水倒灌聚集而成。錯落的丘梁沿圖們江東南綿延

而臥,掩映在一片青山綠水之中,堪稱綠地奇觀,素有「綠洲沙漠」的美譽。沙質柔滑細膩,色澤金黃,富含硒、鐵、鋅等多種

礦物質,人過不留痕跡,是滑沙的良好場所。人稱「塞外仙人湖」的張鼓湖,緊靠沙丘之東,湖長800米,寬700米,最深處17

米,湖水清澈寧謐,魚翔鷗飛。沙丘與湖水以一狹長半島有機結合,使遊人既可進行沙浴,又可游泳、垂釣。沙浴可治療皮膚

病、兒童厭食症及多動症等多種疾病。

蓮花湖位於防川村沙草峰東南,水面面積為48萬平方米,東西寬480米,南北最長處可達1000米,潭水清澈。每年七月下旬到九

月初時節天然生長出滿池的荷花。清末詩人韓文泉有佳句「幽谷如臨君子國,深山得睹美人仙」盛讚此景。該地荷花又稱「圖們

江紅蓮」,有着一億三千五百多萬年的歷史,這裡已成為中國野生荷花的研究基地。


防川村位於中、俄、朝三國交界處,距琿春市區60公里,被譽為「東方第一村」,所轄總面積14平方公里,海拔僅5米,是吉林

省海拔最低的地方,是琿春市單一民族(朝鮮族)的村落,有「雞鳴聞三國,犬吠驚三疆」之稱。

洋館坪大堤被譽為「天下第一堤」,坐落在敬信通往防川的公路上。歷史上的防川有如一塊「飛地」,一直孤懸「海外」,防川

與內地之間有兩處「地峽」,最窄的洋館坪段於1957年被圖們江水沖斷,因此,當地百姓曾長期借走俄境出入防川。1992年8月

政府投資500萬元建設洋館坪大堤,經過挖石填江,填土築路,硬是在圖們江中屬於中國的「領江」上修建了一條江堤公路,大

堤長888米,寬8米,用青石填江築成。

靈寶寺位於琿春市區海拔120米的北山旅遊文化城核心區域,占地面積10000m2,總投資為6000萬元。景區內共建有山門、鐘鼓

樓、送子觀音、地藏菩薩、財神殿、滴水觀音、天王殿、彌勒佛、大雄寶殿、千手觀音、石林大佛、天壇臥佛、靈寶塔、長城、

萬佛洞、水靈洞等十六處佛教景觀。

地下森林在春化鎮境內距草帽山北不遠的陡峭幽深山谷中,生長着大片奇特的「地下森林」。站在崖邊下望,叢叢樹梢就在腳

下,風景別致,實屬罕見,可與鏡泊湖的地下森林相媲美。

龍虎石刻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琿春市沿河街龍源公園北側車大人溝河南岸。東距車大人溝河新安橋約50米,南距龍源

公園東門大約50米。石刻「龍虎」二字為清末金石學家吳大徵所書。清咸豐十年(1860年)沙俄通過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割占

中國烏蘇里江的東約四十萬平方公里領土後,又偷移界碑,繼續蠶食黑頂子等中國領土。光緒十二年(1886年),清廷派都察院

左副都御史,會辦北洋事宜大臣吳大徵與沙俄進行勘界談判。吳大徵堅持愛國立場,據理力爭,最後簽訂了《中俄重勘琿春東界

約》和《中俄查勘兩國交界道路立》,改立和添立土、薩、啦等石界碑和邊界記號,爭回了黑頂子地方和圖們江的航行權,為阻

止沙俄繼續入侵做出了貢獻。「龍虎」二字即此次談判前篆寫。1980年國家撥專款,興建一座具有清代風格的亭榭,以保護這塊

具有歷史意義的石刻,使其流芳百世,激勵子孫後代。

城市榮譽

2009-2011年度國家衛生城市(區)

2019年2月,被重新確認為國家衛生城市(區)。

2019年2月2日,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2019年5月18日,入選「2019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視頻

參考資料

  1. 琿春基本概況,中國民族廣播網
  2. 琿春地理位置,琿春示範區網
  3. 截至2017年末,琿春市戶籍人口22.8763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44.5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26億元,第二產 業增加值96.6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42.64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3.6:66.9:29.5,按戶籍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63264 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19-03-18]
  4. 中國民族廣播網.2013-08-08[引用日期2014-07-28
  5. 琿春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