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葉惠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葉惠康(英語:Yip Wai-hong,1930年12月31日-),香港作曲家、指揮家、音樂教育家。早年就讀廣州市培正中學及北京燕京大學音樂系,先後畢業於北京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1955年)、美國肯塔基州南方浸信會神學院宗教音樂碩士,1969年)及美國得克薩斯州西南浸信會神學院(音樂藝術博士,1979年)。曾於香港浸會大學任教達30年,為該校音樂系創系系主任,歷任文學院院長及校董。葉惠康畢生致力於香港音樂教育、推廣及普及工作,曾先後創辦香港兒童合唱團、泛亞交響樂團、葉氏兒童合唱團、香港兒童交響樂團等音樂團體,被譽為香港的「兒童合唱團之父」。

2017年11月7日,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向葉惠康頒發「CASH音樂成就大獎」,以表揚其音樂才華以及對香港音樂界所作出之重要貢獻。

基督教發展史上,耶穌為首的猶太新興教派人數並不多,所以要發展下去必須建立一個有組織的團體。耶穌為自己挑選了十二個使徒[1],象徵自古以色列以來的十二部族[2]。這十二個人替耶穌向民眾宣傳教義。

簡介

1930年12月31日,葉惠康出生於廣州的一個基督教家庭。葉家育有九名子女,葉氏排行第九。父親葉培初,廣東台山筋坑人,畢業於廣州珠光里「培正書塾」,曾任培正校董會主席、同學會會長。 因葉培初為培正中學及培道中學校董的關係,葉家九名子女中,男孩均被送往培正中學念書,女孩則至培道中學就讀。1937年,第二次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時任廣州培正中學校長黃啟明率該校員生從廣州往鶴山避難,當中包括葉家,然因葉惠康當時年紀尚小,家人未允其隨行。1938年,廣州培正中學遷至澳門,葉惠康方正式入學,成為該分校的首批學生,從小學一年級起,念完初中後方於1945年返回廣州繼續升讀高中,直至1949年畢業,其所屬級社為「堅社」。

葉惠康自小已學習大提琴及鋼琴,遂對音樂懷有濃厚興趣,而葉家九名子女皆曾學習音樂,葉父亦有拉鋸琴的習慣。然而,葉父卻以無助生計為由,禁止子女投身音樂相關行業,但葉惠康始終鍾情於音樂。1949年,葉惠康中學畢業後,報考私立廣州大學當時設於香港的私立大專廣大書院,修讀土木工程系。翌年,葉惠康得到當時擔任中央軍事委員會軍醫的三姊葉惠芳向葉父說項,葉惠康終獲葉父批准修讀音樂。葉惠康遂隨三姊北上,後報讀北京燕京大學音樂系並獲取錄,主修作曲,並結識了廣州人蔡正怡,二人不久結為夫婦。

在中央音樂學院就讀期間,葉惠康得到時任中央音樂學院院長、同為廣州培正中學校友的作曲家及小提琴家馬思聰青睞,於1956至1957年間獲安排在蘇聯作曲家鮑里斯·阿拉波夫的指導下研習作曲,更準備追隨阿拉波夫到蘇聯深造。然而,因葉家當時被指帶親美及反共背景,葉氏到蘇聯深造的安排遂遭禁止。為此,葉氏曾於1957年的「大鳴大放」運動中向毛澤東致函批評留學安排不公。同年,「反右運動」爆發,葉氏因其批評而遭劃定為「右派分子」,翌年與妻子蔡正怡二人被派往湖北省接受勞動改造。蔡氏被分配到武漢餵豬;葉氏則於潛江耕田,又曾於荒野中採摘棉花,在長期挨餓的情況下致使其體重曾一度由164磅暴跌至88磅,更曾萌生自殺念頭。經歷為時18個月的勞動改造後,葉氏獲准到武漢音樂學院執教,並曾為武漢大劇院作曲,終於1961年獲摘除「右派」帽子,及後成功申請移居香港。

視頻

葉惠康 相關視頻

天主教和基督教有什麼不同?#唐加文#
2分鐘後,你將了解世上所有教堂的區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