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颱風尼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颱風尼格英語:Typhoon Nalgae,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222011,國際編號:1119,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Quiel)為2011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9個被命名的風暴。「尼格」一名乃由北朝鮮提供,是翅膀的意思,表示飛翔、動感和自由。

發展過程

9月26日,日本氣象廳升格為熱帶低壓。

9月27日1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發出第一次警報。

9月28日,日本氣象廳升格為熱帶風暴,並給予命名尼格及編號1119。

9月29日11時,進入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的負責範圍,獲菲律賓命名為Quiel,稍晚,日本氣象廳升格為颱風。

9月30日晚上9時45分,香港天文台升格為強颱風。

10月1日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升格為超級颱風。隨後,尼格登陸菲律賓,當晚進入南海並減速移動。

10月2日,尼格向西偏北移動並迅速減弱,天文台資料顯示,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在15小時內由每小時155公里急降至每小時110公里,天文台亦因而先後在凌晨及下午2時45分把尼格降為颱風及強熱帶風暴。其後尼格維持強度至10月3日上午11時再度減弱,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進一步下降至每小時90公里。尼格亦在10月3日早上8時開始持續向西移動。

10月4日凌晨,香港天文台把尼格降格為熱帶風暴[1],尼格開始改向西偏北移動並登陸海南。

10月5日凌晨,香港天文台再把尼格降格為熱帶低壓。在上午2時,尼格位於峴港以北約300公里,轉向至西偏南方向朝向北部灣。並於早上在北部灣減弱為低壓區,其殘餘雨帶移入越南中部。

影響

菲律賓

當地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三號風暴信號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於10月1日為10個省發出三號風暴信號。

10月1日,颱風尼格登陸菲律賓,為一星期內第2個登陸菲律賓的颱風,且強度比颱風納沙 (2011年)還強,已有14個省列入警戒範圍。菲律賓北部的伊莎貝拉省多棵大樹被吹倒,屋頂被掀起。

由於此颱風與颱風納沙吹襲的時間過於接近,使得難以計算死傷人數及損失。

中國大陸

省氣象台曾發出過 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香港天文台於10月2日上午10時40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當時尼格集結在香港之南偏東約740公里。有鑑於尼格與東北季風的共同影響,香港普遍地區從10月2日日間至10月3日晚間都吹清勁北至東北風,天文台在10月3日早上6時40分發出三號強風信號,當時尼格集結在香港以南約530公里。

尼格在10月3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最接近香港,並在香港以南約510公里掠過。尼格在當天下午有減弱跡象,對香港的影響逐步減少,且逐漸遠離,天文台在當天晚上7時10分直接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當時尼格集結在香港之南偏西約520公里。但東北季風的影響漸見明顯,天文台因而同時發出強烈季風信號,以表示強烈東北季風已取代尼格成為當時香港吹強風的主導。這是2010年強颱風凡亞比襲港以來,天文台首次沒有改發一號信號,便直接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同時,以強烈季風信號緊接取代熱帶氣旋[2]警告信號之做法,亦為近年內罕見。尼格曾一度成為天文台自2007年採用測風網絡後風暴中心距離香港最遠的三號信號,但此紀錄被2016年超強颱風莎莉嘉打破,新紀錄為520公里。

尼格襲港期間,天文台測風網絡8個指定自動氣象站只有1個測得強風,三號信號不達標;機場西貢以些微之差,未能測得強風。風暴期間,長洲測得最高10分鐘平均風速為每小時47公里。

視頻

颱風尼格 相關視頻

史上最大的5個颱風
太平洋遭遇最強烈的風暴,汪洋中的一條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