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赤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台灣赤楊基本資料
學名 Alnus formosana (Burkill ex Forbes & Hemsl.) Makino
俗名 台灣赤楊 臺灣榿木
界名 植物界
門名 維管束植物門
綱名 木蘭綱
目名 殼斗目[1]
科 名: 樺木科(Betulaceae )榿木屬(Alnus)
別 稱:臺灣榿木、水冬瓜、水柯仔、水柯柳、臺北赤楊、水柳柯
原 產 地:台灣
莖:高可達 20 公尺,樹幹直,樹皮灰褐色,老時常片狀剝落;小枝光滑或在幼時略有毛茸;植物的根部有根瘤菌。
葉:單葉,互生,卵形或長橢圓形,長約 8~12 公分,寬 3~5 公分,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楔形,細鋸齒緣,薄革質,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淡綠色而稍帶白粉狀,中肋及側脈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每邊 5~6 條;葉柄長 1.5~2.5 公分,光滑無毛或近似無毛。
花: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呈下垂的葇荑花序,淡黃色,苞片內有花 3 枚,且有 3~5 枚連生的小苞片;花萼 4 裂,雄蕊 4 枚,少數亦有 1~3 枚者,無花絲或甚短;雌花序呈短的穗狀花序,生於老枝之上端,暗紅色,每苞片內側有 2 雌花,每花側面尚有小苞片 2 枚,無花被;子房 2 室,每室 1 胚珠,花柱 2 枚。
果 實:果呈毬果狀,由整個雌花序發育而成,長約 2 公分,木質,1~3 枚著生果枝上,卵形或橢圓形;苞片殘存;小堅果扁平,有狹翅,種子 1 枚,有殘存的花柱。[2]
分布範圍
分布於自平地以至3000公尺之高山,均常見之,在後生林地及崩壞跡地,輒形成純林。生育環境為乾燥開闊的坡地。另分布於琉球。
國家公園分布狀況: 玉山國家公園 雪霸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 陽明山國家公園[3]
形態特徵
1.落葉大喬木。
2.單葉互生,橢圓形、長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7~10公分,寬2~4公分,葉端漸尖銳,葉緣有細鋸齒。
3.單性花,雌雄同株,雄花長在小枝條頂端,成下垂的葇荑花序,雌花長在較老的小枝條頂端,花柱2枚。
4.毬果狀果實1~3個聚生,長約1.5公分,每一果實內有多數小堅果,小堅果有狹翅及宿存花柱。
生態習性
1.分布琉球及台灣全島400~3000公尺森林,常在開墾地、河岸、道路兩旁及裸露崩坍地成片生長。
2.因根系發達且有根瘤菌共生,能固定空氣中氮素,曾為原住民墾耕地的優良肥料木,木材也是優良的香菇栽培用木材。
用 途
1. 庭植觀賞樹。
2. 可作防風樹,同時也是造林和水土保持的重要樹種,根含有根瘤菌,可固定空中氮素,常用於改良地力的樹種;根系強固,也常用於水土保持樹種,尤多見於山地兩旁公路邊坡。
3. 木材初時為白色,後變為黃色,甚至為淡紅色,邊材及心材區別不明顯,材質輕軟,可供作箱板材,支柱材,紙漿,火柴桿之原料或作為栽培香菇或白木耳的段木。
4.藥用:性味:樹皮、嫩枝、葉:苦、澀、涼。效用:樹皮:清熱降火。治鼻衄不止,外傷出血。[5]
關於台灣赤楊
柯樹就是[台灣赤楊]
早年柯仔林,位處溪床,因遍生柯樹成林而得名。柯樹就是[台灣赤楊],亦名:臺灣榿木,水柯仔,水柳柯。
臺灣柯仔樹的分布由平地至海拔3000公尺之山區均可見到,為第二期森林及開墾廢地或崩壞地之主要樹種,常形成小塊純林,分布東亞及大陸。
本屬植物亦稱榿(音漆)木,其根系發達,有根瘤菌,有改良土壤之效。
臺灣原住民(泰耶魯族)祖先遺訓謂於墾植三年後,栽植赤楊,10~15年後再耕,土壤變肥沃。材供加工。又全屬均為多倍體,如本種即為八倍體,繁殖策略以多取勝,適應環境篩選,以得健壯之速生後代。「飽聞榿木三年大」(杜甫),可窺其一斑。本種亦為賽夏族矮靈祭之送神用樹種。
一千多年前杜甫就為柯仔樹寫過詩,知道柯樹溪邊常見,知道它三年即大,能致十畝陰涼。杜甫對庶民生活的深入理解與真心關懷,由此可見一斑。錄原詩與大家分享:
《憑何十一少府邕覓榿木栽》(杜甫)
草堂塹西無樹林,非子誰復見幽心。
飽聞榿木三年大,與致溪邊十畝陰。[6]
知識與知性
1.臺灣赤楊為臺灣原生種,落葉喬木,高可達20公尺,樹幹筆直,樹皮呈灰褐色,老時常片狀剝落。根部有根瘤菌。 葉互生,卵或長橢圓形,細鋸齒緣,長約10公分。花屬單性,雌雄同株;雄花為葇荑花序;雌花則成密穗狀花序,暗紅色。果呈毬果狀,由整個雌花序發育而成,長約2公分,小堅果扁平,有狹翅。
2.台灣赤楊的果實像針葉樹的毬果,其實它被稱為假毬果,因為它是「聚合果」,是由許多扁縮狀的小堅果聚合成毬果狀。
3.臺灣赤楊對環境的適應力強,在乾燥或土質貧瘠之處生長良好,喜歡在向陽坡面之崩塌地或河床生長,在新闢建之公路或開發地區生長茂盛。
4.臺灣赤楊的用途廣泛,可為家庭植觀賞植物、作防風、造林和水土保持之用,木材可作紙漿,亦可栽培香菇或白木耳,也具備藥用功能,可治療外傷能清熱降火。
5..有泰雅族人居住的地方通常就可以發現赤楊這種樹木,在泰雅族人所遵行的「gaga」之中(祖訓與應遵守的禁忌),種植赤楊就是遵守祖先要您們記取赤楊不畏土地貧瘠、不怕烈日曝曬的天性。[7]
臺灣赤楊與赤楊金花蟲的生態之爭
自然無原則 珍惜是準則
臺灣赤楊是一種強勢的植物( 又稱為先驅物種),易在新生地或坍塌及公路旁生長,在早期的山林生活
中,是人類生活上常使用的植物種類;居家使用的薪材、築屋使用的樑柱與支架、增加土地肥力的氮肥、動物的食糧與懸崖的跳板等,用途甚多。
臺灣山區的中海拔是赤楊分布的區域,生長從未遭受威脅,因此臺灣赤楊總能給人生生不息的意象。經此可感受到凡事無定數,許多自然現象並沒有絕對的生存依據或準則。
從最初發現枯枝落葉的異象,再找出是赤楊金花蟲作祟,接著從新中橫散布成全面性的蔓延,甚至臺灣島有赤楊的地方都遭啃食。人們常忽略周遭出現的景物,認為這些狀況應該都可以在掌握之中,常常只顧著放眼未來,也養成捨近求遠的思考模式,疏忽了平日與自己最親近的生態,因此當事實發生時,往往束手無策。
一個看似平常的「落葉」景象,若就這樣忽視而過,也許就會錯失追查真相的良機,而無法即時為管理處在生態的經營管理上提供最佳的需求參考。珍愛地球的真意,不應只是在環境遭受破壞或物種面臨瀕絕才開始去珍惜,微觀生活,將可發現更多值得重視的生態「 真相」。[8]
視頻
台灣赤楊
赤楊木象徵橋梁 重現賽夏.ta'ay相處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