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灣民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台灣民謠是流傳在台灣的眾多民歌謠,集結許多傳統文化與鄉土氣息的歌謠,是由台灣社會文化、生活內涵、與民族習俗所合成的歌謠。多數的民謠都是經由民間集體創作而成,並經由口語代代相傳,因此內容與台灣社會傳統有着相當大的關聯。由於多數歌謠都是經由口傳,所以許多民謠都無從考據作者[1]

分類

種族與語言

台灣民謠可以依照種族語言來分為:

  • 原住民族-使用台灣原住民族語
  • 客家民謠-主要使用台灣客家語
  • 河洛民謠-主要使用台灣河洛語

山地民謠為由台灣原住民族所流傳的民謠,雖然原住民族人口只約占總人口的2%[1],但是原住民族的音樂量占有不小的比例。其中以分布於花蓮與台東的阿美族為首。阿美族的民謠最為豐富,音樂旋律與節奏性格明顯,較多數人為接受,因此平時最常聽到的原住民族民謠便以阿美族民謠為主。

客家民謠亦稱為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依照其曲調性質可以分為老山歌、山歌仔、平板調等三類:老山歌與山歌仔是較為粗野的樸拙古調;平板調則為前兩者改良之後較為美化的歌調。近年則有客語流行音樂豐富了客家民謠的內涵。

河洛民謠是在台灣最為風行的民謠,這是因為台灣人口中河洛人占最大比例,因此以河洛話唱的民謠具有最高的可見度,亦被最多人了解傳唱。

傳統與創作民謠

台灣歌曲可粗分為傳統民謠與創作歌謠。

傳統民謠為作者、創作年代、產生緣由都難以加以考據的歌曲,通常帶有濃厚的民族或鄉土性,這些即是台灣民謠的一部分。創作歌謠則是創作來源資料可考的歌曲,而其下又可以細分為流行歌曲與藝術歌曲:流行歌曲是隨着時代的潮流轉變,以迎合大眾口味的歌曲為主;藝術歌曲則是詞曲皆非常講究藝術上的意境,格局較為嚴肅的歌曲,不過台灣歌曲的這一部分尚未有系統性的建立。

流行歌曲與藝術歌曲之中更可分為本土風格與非本土風格,而本土風格的歌曲由於納入了傳統民謠的精神,因此亦帶有鄉土風格,而稱之為「創作鄉土歌謠」,所以與傳統民謠一起稱為台灣民俗歌謠,即台灣民謠。有很多老歌,例如《望春風》、《燒肉粽》、《補破網》、《月夜愁》、《秋風夜雨》、《港都夜雨》、《黃昏的故鄉》等在二戰前後,民眾喜歡聽而開始流行的歌曲,雖非傳統民謠,但是因為歌曲內涵訴說人們當時的心情環境,因此到今天仍受到大眾的歡迎,這些流行老歌亦被大眾視為台灣民謠的一部分[2]

視頻

台灣民謠 相關視頻

《台灣民謠》領唱:斯琴格日樂
典藏音樂,林慧萍《台灣民謠組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