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道穿越的南華(李天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道穿越的南華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古道穿越的南華》中國當代作家李天永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古道穿越的南華

在中國歷史的版圖上,戰國時期群雄逐鹿中原,西南邊陲卻是百國共處、部落林立的歷史景象。民國《鎮南縣誌》中姚州舉人甘孟賢在他的文章《鎮南州賦》這樣記述南華:濮夷故國,欠舍舊疆,內分四界,外列三鄉。為姚安之屏障,實威楚之關梁。

讓我們撥開重重迷霧,去探究南華的歷史脈絡。

從書本得知,南華先後出現數個稱謂,最早記述的是濮夷故國,其後是西宗州、邱州、化州、俗富郡、欠舍川、鎮南、南華。

距今兩千一百二十二年,南華屬益州郡管轄,治所在滇池縣(今晉寧)。漢武大帝夜夢彩雲南現,為尋找祥瑞之兆的所在,隨即下令打通「蜀身毒道」,以四川為起點的「蜀身毒道」分兩條出發路線到達南華一帶,合匯為一,繼續向印度方向延伸。這便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發端。

距今兩千一百二十六年,漢武帝派將軍郭昌、衛廣率兵開疆拓土,直抵雲南,滇王被迫降漢。從此,雲南中東部地區納入中原王朝版圖。漢王朝在滇設置郡縣,授封土著王侯。古滇國的國王嘗羌被漢武大帝賜予滇王王印,繼續按古滇國的疆域進行管理。今南華縣禮社江以北地區屬益州郡(晉寧)歸滇王管轄。山區禮社江以南一帶由哀牢國管轄。

在魏蜀吳三國時期直至西晉,南華都在雲南郡的管轄範圍。治所分別在與南華山水相連的祥雲、姚安兩地交替。

南華在東晉、南北朝至隋朝屬爨部。爨部是土生土長的大姓,因中原戰亂頻發,自成氣候,過着「開門節度,閉門天子」的割據生活,稱霸南中四百餘年。

唐朝初期,在南華設邱州,治所在今天的沙橋鎮。

唐南詔國在沙橋設置俗富郡,並在南華東部呂合石鼓村設立石鼓縣,這裡舊時曾有石人與石鼓遺存。

唐德宗真元十年(794年)夏六月,以祠部郎中袁滋持節使南詔,成都少君龐頎副之,催佐時為判官,俱文珍宣尉使,劉幽岩為判官,冊封異牟尋。二十一日過欠舍川(今南華),南華當時的地方官員首領父老百餘人,蠻夷百姓數千人,路旁羅列而拜,馬上送酒,雲南節度使將馬五十匹來迎。

1253年,忽必烈率蒙古軍自河湟經川西入滇,據大理城過南華。1257年南華境設欠舍千戶所,治所在今天的沙橋鎮。

公元1285年,元朝改欠舍千戶所為鎮南州,始有鎮南之名,意取「南中一重鎮也」。鎮南州隸屬威楚路(今楚雄),轄石鼓(今呂合石鼓村)、定邊(今南澗)二縣。也就是說,當時疆域東至呂合鎮,南延伸到南澗縣。今天的兩旗海,因元朝的兩位旗官駐此而得名。

鎮南州在公元1382年改稱鎮南州軍民府,隸屬楚雄軍民府。軍轄左千戶所、前千戶所,下轄丹桂、平彝、永寧、阿雄、英武、新城、寄莊七鄉。李根源的先祖李德曾在南華擔任前衛前所千戶。

西平侯沐英於公元1398年率2萬鐵騎從鎮南南鄉進兵定邊縣(當時南澗屬鎮南州),大敗麓川(今瑞麗)刀思郎30萬大軍,斬首3萬人,生俘萬餘,獲象27隻。創造了以少勝多的奇蹟。這得益於沐英在楚雄、鎮南至景東一帶,每百里置一營,率兵屯糧,解決了後顧之憂。

南華在清朝的機構設置與明朝相似,當時的鎮南州隸屬楚雄府。

推翻封建王朝後,鎮南州於1912年改為鎮南縣,屬滇西騰越道(騰衝)。

滇西騰越道1931年被廢除,鎮南縣由雲南省直轄。

1947年,雲南省劃分為13個行政督察區,鎮南縣隸屬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治所在如今的姚安縣。

張舫是南華第一位中共黨員。1920年,張舫在昆明參與組織秘密社團「大同社」,出版刊物《滇潮》。1925年,張舫在北京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張舫和一批「新滇社」成員考進黃埔軍校第四期。1928年9月,中共中央派張舫回雲南工作,任中共雲南省臨時委員會常委,分工負責軍運工作。1930年7月26日,敵人將張舫秘密殺害於昆明模範監獄。在國民黨反動派殺害他的時刻,他高呼着 "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英勇地倒下了,年僅32歲。

1937年,中共雲南省臨委到鎮南秘密發展黨員,創建黨的組織,開展地下黨領導的革命鬥爭,先後建立了鎮南師範黨支部、黨小組和「民先」、「民青」組織,為滇西革命活動的開展及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隊第八支隊的創建培養了骨幹,輸送了幹部,奠定了基礎。

1949年4月,由鎮南縣進步人士組織起來的3支抗鏟武裝,分別被編為滇西人民自衛團一支隊二、三、五大隊,分別任命羅宗榮、張開宇、李郁荃為各大隊大隊長。同時,成立了鳳文永區人民政府(柳德)、南山區人民政府(一街)和中共南山區委(一街),隸屬滇西人民自衛團軍政委員會(祥雲下莊街)。1949年12月25日,三個大隊整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隊第八支隊。

1949年12月28日,中共鎮南縣委員會、鎮南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954年6月30日,縣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報經政務院批准,將鎮南縣改為「南華縣」,意為祖國西南美麗的地方。10月1日啟用縣委和所屬各部委新印章。同時,根據「五四憲法」和人民法院組織法規定統一建制,10月1日將鎮南縣人民法院改名為南華縣人民法院。縣屬各機構亦相應改名。

1958年10月,南華、牟定、雙柏、楚雄四縣合併為楚雄縣,南華設區。1961年3月,恢復南華縣建制,屬楚雄彝族自治州,延續至今。

南華從漢代開始就是中原入滇的重要通道,《蠻書》有載的「沙卻」(沙橋)是這條通道上的重要關隘,唐代雲南地方民族政權南詔國建立以後,尤其重視與中原地區的溝通,交通孔道上的南華是使臣、商賈、政要們經常通過的重鎮,而且是戰爭中兵家必正之地。天寶戰爭中,南詔軍與唐軍對峙於西洱河,南華是唐軍進入洱海地區的路徑。天寶戰爭之後,南詔與唐朝修好,派袁滋持節封異牟尋為南詔王,路過南華沙橋,此即民國《鎮南縣誌》所說的「貞元十年(794年),祠部郎中袁滋持節使南詔過此」史事。袁滋是唐代大書法家,擅小篆,鹽津縣豆沙關至今遺有其摩崖石碑,紀錄的正是冊封異牟尋一事。

遺存於今的鎮南關、沙橋驛、苴力鋪、英武關、天申堂古驛道等等,是古蜀身毒道的一部分,漢代以來史稱「南絲綢之路」,這條古道一直沿用到明清時期,堆積着豐厚的歷史文化層,每一個關隘都烙滿文明的足印。

無論歷史怎樣滄桑變化,但南方絲綢之路東西、南北的大通道從未改變。

南華縣處於雲南「山」字型地理結構的脊柱部分,地跨金沙江、元江兩水系,屬楚雄彝族自治州所轄。東接楚雄市、牟定縣,南連楚雄市、普洱市景東縣,西接大理州彌渡縣、祥雲縣,北與姚安縣比鄰。杭(州)瑞(麗)高速公路、廣大鐵路、320國道和南永二級公路穿城而過,南(華)景(東)公路是楚雄州南下的重要通道。南華,自古以來就是通往滇西、緬甸的必經之路,區位優勢明顯。

南華,大中山、龍潭山、腦頭山、馬鞍山四山鼎立,龍川江、禮社江二水環流,一條南方絲綢之路連貫古今。

南方絲綢之路、滇緬公路、高速公路、鐵路穿境而過。兩千年五尺道馬蹄印痕清晰可見,滇緬抗戰之路斜依雄嶺,高速公路鐵路穿山架橋飛渡。南華深厚的古道文明,形成名符其實的道路博物館。

鎮南州(南華縣)是中國西南唯一一個明代科舉制學府,自古就有「人文聖地」之稱。

20世紀三四十年代,雲南省立鎮南師範學校在南華成立。1938年5月,時值抗戰,由湖北武昌文華中學、希理達女子中學、漢口聖保羅中學、湖南益智中學組成鄂湘聯合中學遷往南華辦學。南華崇文重教,書香氣息在楚雄州最為濃厚。

「九府通衢」的南華,人傑地靈,在歷史上出了許多賢人名士。例如從南華走向京城的航海家鄭和、南華文獻之祖陳元、南華農民起義將領杞彩順、打響重九起義第一槍的錢泰豐、南州勝景揚美名的徐久野、南華第一個共產黨員張舫、鎮南師範創始人張祖蔭、雲南文化名人郭燮熙、抗日民族英雄王樹雲、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彝族教授劉堯漢等。

回望歷史長河中的南華,這裡有人類早期活動的痕跡——孫家屯發現新石器墓葬遺址;彝族先民在南華生活的印記——李家山發現宋、元時期火葬墓(向天墳),鸚鵡山發現明代火葬墓。

橋是路中之路。南華在1601年建成靈官橋,又在1700年建成鎮川橋。歷明清兩代的古橋,至今還在發揮着重要作用。

南華交通咽喉的地理位置,從古至今未曾改變過,眾多與路有關的歷史痕跡置進了南華這片熱土。路仿佛就象是南華的一部分。與其說是南華改變了道路,不如說是道路成就了南華。讓古代南方絲綢之路上的這顆明珠成了西南美麗的地方。

從古至今,「蜀身毒道」發端,雄關漫道一直是南華繞不開的情結。古道文明的遺存讓南華的歷史豐富多彩。可以這樣說:南華是古道文明的產物。

青石板、泥沙路、水泥路、瀝青路、高速路,這些平了直了寬了長了遠了的路,改變着人們的生活,改變着人們的出行方式,改變着與世界的距離。

橋是路一道亮麗的風景。

在「九府通衢」的南華讀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路網,南華就是一顆在琴弦上奔跑的音符。

古道與文明,這是時間空間兩個維度。

南華被稱為道路博物館,這應該有自己獨特文化內涵和歷史印記。

據光緒《鎮南州志略》記述:鎮南(今南華)在戰國時已屬滇國。《漢書·西南夷傳》曰:「秦時,使常額略通五尺道,諸此國頗置吏焉。」《括地誌》云:「五尺道在郎州。」考郎州,即今雲南縣地,鎮南去雲南縣(即今祥雲縣)不遠,秦時應已通道、置吏。由此可見,英武哨古驛道就是秦朝時期的五尺道。

地處滇池洱海間的南華,處在「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上,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

作為西入滇西、東達拓東(昆明)的孔道,南華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古道綿長,歲月蒼老,古老的「南絲綢之路」讓各種文化在這裡水乳交融,積澱了豐厚的歷史文化。

歷史上的的南華,承載明朝通往大理府(今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鶴慶府(今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蒙化府(今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縣)、麗江府(今麗江市麗江古城區)、永寧府(今麗江市寧蒗縣永寧鄉)、北勝府(今麗江市永勝縣)、永昌府(今保山市隆陽區)、順寧府(今臨滄市鳳慶縣)、孟定御夷府(今臨滄市耿馬縣孟定鎮)九個滇西地方行政官府必經之要,史稱九府通衢。

英武哨古驛道由從楚雄呂合驛入境,經仙人骨哨、高峰哨、州前鋪、靈官橋、水盤鋪、鎮南關、沙橋驛、雙樹鋪、英武關、苴力鋪、天申堂鋪達雲南驛(今祥雲縣),全程140多里。英武哨古驛道中遺存的還有:石門山鄭和故里摩岩、歷四個世紀的靈官橋、天子廟、楊升庵折柳處、天申堂五尺道。這段古道要過兩關,即鎮南關、英武關。還有哨、鋪、驛。也有一些有趣的名字,比如梅花橋、大佛寺、天神堂。

該驛道由一塊塊沒有雕琢過的石頭鋪就而成,寬約1.8米至2.4米,均由5個石頭橫排拼成,中間一塊寬大標緻,民間稱「引馬石」,兩側的石頭雖不規則卻鑲嵌整齊,中間的「引馬石」經過兩千多年的踩踏,至今保留着深深的馬蹄印,有的地方經磨損已下凹約15cm,足見古代「蜀身毒道」上商賈的繁華和歷史之悠久,這段保存完整的古道有300多米。英武哨古驛道是古代通往滇西咽喉雲南驛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雲南通往東南亞和中原的樞紐。古驛道先後經過西南絲綢之路、滇西驛道、抗戰馬幫道的變遷。英武哨古驛道是雲南古驛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1936年4月16日至18日,由賀龍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經此古道,在南華駐足三日,過羊記衝進入祥雲縣境,在麗江石鼓渡金沙江北上,於1936年10月在甘肅靜寧以北的將台堡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

抗日戰爭時期滇緬公路被迫中斷後,英武哨古驛道成了惟一能運送國際援華物資的地面通道,藏族、漢族、納西族、白族、普米族、回族、彝族等各民族馬幫組成的民間商隊,在這條古驛道上完成了抗戰物資的運輸任務。它記錄了近現代中國人民,特別是雲南少數民族反抗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的一段苦難歷史,是中國近現代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時至今日,兩千年前五尺道的馬蹄印還在,滇緬公路四大名坡之一的天子廟坡、滇緬公路最高點龍箐梁子還在。楚大高速、廣大鐵路、320國道、廣大鐵路擴能改造(高速鐵路複線)、楚南一級公路、南永二級公路、南景公路穿南華而越,路網還在延伸織密。 [1]

作者簡介

李天永,彝族,雲南南華人。魯迅文學院民族班學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楚雄州作家協會副主席,南華縣作協主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