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古怨別》

作品名稱: 《古怨別》

創作年代: 唐代

文學體裁:詩

作者:孟郊

別名:孟東野貞曜先生

《古怨別》唐代詩人孟郊詩。

孟郊的詩超出了大曆、貞元時代那些狹窄的題材範圍。固然,他的詩的主旋律是中下層文士對窮愁困苦的怨懟情緒,這是他屢試不第、仕途艱辛、中年喪子等生活遭遇決定的;但他還是能透過個人的命運看到一些更廣闊的社會生活,並以詩來反映這些生活。其中有的揭露、針砭了社會上人際關係中的醜惡現象,有的則尖銳地揭示了貧富之間的不平等。[1]

目錄

詩詞正文

譯文

在秋風蕭瑟,滿眼淒涼的季節,一雙相濡以沫的夫妻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含怨辭別。

在這令人肝腸寸斷的時刻,兩人眼含熱淚,面面相視,想要向對方說點什麼,可尚未開口已是泣不成聲。

心中早有千言萬語,可是在此刻,因悲痛至極而無法訴說。

分別後,相思之情能與誰人說,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天涯兩地共賞一輪明月,寄託無盡的相思愁苦。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情人離愁的歌。此詩一、二句是離別的時間和環境,寫的又是在秋天。中間兩聯詩句內容相重,強調地描寫了兩人因離別而淚眼相看、欲說不能、傷心之極的情景。最後兩句寫的是離別人的將來,兩人只能在明朗的月光下共同想念了。表示了他們真切、堅貞的感情。

這首詩寫的是秋日的離愁:「颯颯秋風生,愁人怨離別。」交代離別時的節令,並用「颯颯秋風」渲染離愁別緒。接下去是寫一對離人的表情:「含情兩相向,欲語氣先咽。」相向,就是臉對着臉、眼對着眼;從「含情」二字里,使人想象到依戀難捨的情景,想象到汪汪熱淚對着熱淚汪汪的情景;想對愛人說些什麼,早已抽抽咽咽,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因為這兩句寫得極為生動傳情,宋代柳永,便把它點化到自己的詞中,寫出了「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雨霖鈴》)的名句。

抽抽咽咽固然說不出話來,但抽咽稍定,到能夠說話之時,卻反而覺得沒話可說了:「心曲千萬端,悲來卻難說。」原先對「離人」或稍有不放心,想囑咐幾句什麼話,或表白一下自己的心跡,但看到對方那痛楚難堪的表情,已經沒有什麼需要說的了。「卻難說」三字,確切地寫出了雙方當時的一種心境。這一對離人,雖然誰都沒說什麼,但「未說一言,勝過千言」,更表現了他們深摯的愛情和相互信賴。

最後用一幅開闊的畫面,寫出了他們對別後情景的遐想:「別後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從這幅開闊的畫面里,使人看到了他們在月光之下思念對方的情狀,使人想象到「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相互祝願。

總起來看,詩人以秋風渲染離別的氣氛;寫「含情」之難捨,以「氣先咽」來描狀;寫「心曲」之複雜,以「卻難說」來概括;寫別後之深情,以「共明月」的畫面來遐想兩人「唯所思」的情狀。詩人換用幾種不同的表現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寫得很具體而動人。特別是「悲來卻難說」一句,本是極抽象的敘述語,但由於詩人將其鑲嵌在恰當的語言環境裡,使人不僅不感到它抽象,而且覺得連女主人公複雜的心理活動都表現出來了。這正是作者「用常得奇」所收到的藝術效果。

作者簡介

孟郊(751年-815年)[2],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縣)人,祖籍平昌(今山東德州臨邑縣),先世居汝州(今屬河南汝州),唐代著名詩人,少年時期隱居嵩山。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沒有律詩。[3]

孟郊兩試進士不第,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曾任溧陽縣尉。由於不能舒展他的抱負,遂放跡林泉間,徘徊賦詩。以至公務多廢,縣令乃以假尉代之。後因河南尹鄭餘慶之薦,任職河南(河南府今洛陽),晚年生活,多在洛陽度過。

憲宗元和九年,鄭餘慶再度招他往興元府任參軍,乃偕妻往赴,行至閿鄉縣(今河南靈寶),暴疾而卒,葬洛陽東。張籍私諡為"貞曜先生"。孟郊仕歷簡單,清寒終身,為人耿介倔強,死後曾由鄭餘慶買棺殮葬。故詩也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孟郊現存詩歌574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4]

視頻

孟郊的詩歌創作風格

孟郊:(康震·學習強國)

參考資料

  1. 《古怨別》 古詩文網
  2. [https://www.gushiwen.org/Author_d29f456e5c.aspx 孟郊簡介 古詩文網
  3. 「孟郊」詩詞全集(384)首) 詩詞名句網
  4. 遊子吟全首古詩的意思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0-02-29 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