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人的優雅與浪漫(鄭喜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人的優雅與浪漫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古人的優雅與浪漫》中國當代作家鄭喜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古人的優雅與浪漫

昨晚讀張岱《陶庵夢憶》中《湖心亭看雪》這篇短文,讀後很感動。全文如下: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張岱在大雪三日、人鳥聲俱絕的凌晨,穿皮襖帶爐火劃小舟獨往西湖湖心亭賞雪。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對酌,臨別才互道名姓。張岱痴,還有與他一樣痴的兩個金陵客。三人在萬籟俱寂、湖山霧凇、人鳥瑟縮的天寒地凍中鋪氈對坐,擁爐煮酒,暢懷大飲,這是怎樣的一種情致和浪漫?世界上還有比這更浪漫更唯美的事情嗎?按現代人的認知,這三個人都是瘋子,精神病,病的還不輕,該進醫院住院治療了。

張岱經常做這些外人看來不可理喻的事情。「夏日裸頭赤腳,自持涼傘遮日。看壯夫唱吳歌,踏椐槔。水一時奔涌而上,譬如翻銀滾雪,不亦快哉?」張岱的浪漫大概和柳宗元一脈相承吧,「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詩人遺世獨立的高蹈情懷,溫暖了一江寒雪。 古人的優雅還表現在喝茶上,他們用紅泥小炭爐,撿松針燃火,取深山幽谷里的晨露,或者梅花上的雪煮茶。

詩仙李白更是浪漫到了極致,在花間置酒,邀明月對酌,和影子共舞。杜牧在二十四橋的明月夜,聽玉人吹簫。張孝祥在近中秋的晚上,來到八百里洞庭,著一葉扁舟,看素月和銀河並影,「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辭官回家種田。即使窮困潦倒,依然「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蘇東坡於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半夜解衣欲睡,看見月色入戶,便欣然起行,至承天寺尋朋友張懷民一起賞月。「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月到處都有,可今夜懷有閒適心情夜半賞月的只有詩人和他的朋友。

清代才子王文治有詩曰:「昨宵僧院訪名花,今到清貧太守家。芹羹碧煮松溪水,粳飯香添石銚茶。偶向閒中逢富貴,依然世外夢繁華。半晌談禪復談藝,不覺花楦日西斜。」松溪水煮芹羹,訪名花,談禪談藝,不覺花楦日西斜,這是何等逍遙自在的生活,難怪王文治也要辭官。

《玉簪記.琴挑》里,潘必正一個人在客途羈旅中,相逢秋天,他說:「月明雲淡露華濃,倚枕愁聽四壁蛩。傷秋宋玉賦西風。落葉驚殘夢。」「閒步芳塵數落紅。。。」「吧嗒」一聲葉子落下都可以把夢魂驚斷,一個人的心要多麼纖細才能感悟到?落英不是無情物,它來人間奼紫嫣紅、蓬勃綻放一次,總要有人細數芳蹤,不枉它來此紅塵,這不浪漫嗎?

這種浪漫是「獨與天地精神共往來」的深刻浪漫。道家喜歡「天地與我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清代畫家石濤畫畫時說:「我寫此紙時,心入長江水。江花為我開,江水隨我起。」如果今天的人都有這般的浪漫情懷,一個人的心永遠纖若江水,天地春秋都在你的心裡綻放,這不浪漫嗎?我們現在還有這樣的心境嗎?

現在大街上到處都是這樣的標語:「時間就是效率,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連三歲的娃娃雙休日都去上課,學外語、舞蹈、畫畫。世人對成功的定義就是做高官,住豪宅,開名車,手裡攥着大把的金錢。如果現在還有像陶淵明李白僅僅為了尊嚴,不催眉折腰侍權貴而辭官回家,世人還不得說他們是傻子?他們的父母肯定無顏見親朋好友,得怪罪自己教育失敗。

大街上的人熙熙攘攘,都是神色張皇,步履匆匆,哪肯放慢下一絲腳步?哪還有古人倒騎毛驢信馬由韁的悠閒?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叢林裡,眼晴盯着金錢,哪裡看得到如水的月光?聽得到花開和葉落的聲音?我有一個女友,少女時代就是好朋友,我倆曾經都是很風花雪月浪漫的人。春天一起去公園看櫻花,看牡丹,在月光下坐在公園的鞦韆架上盪鞦韆。冬天下大雪坐車去魯山室外溫泉洗浴。一起去旅遊,練瑜伽,更多的時候去咖啡館喝咖啡。在咖啡館裡聽音樂,聊天,看時尚雜誌,有一次還聯手彈奏咖啡館的鋼琴。去年她開始做網上商城,整天忙得不亦樂乎,招商講課,說要掙錢買車,做百萬富翁。很久才見一面,不像以前整天粘一起。見面就給我洗腦,讓我加入,沒聊兩句,電話響個不停,除了鼓勵我掙錢外已經沒別的話了。我倆二十多年風花雪月的歲月就這樣在無奈中結束了。

「凡人多熟一分故,即多一分機智。多一分機智,即少一分高雅。」但願世人少一分成熟,世故,機智,多一分從容,淡定、優雅、浪漫,品味蘇軾「人間有味是清歡」的精神境界。 [1]

作者簡介

鄭喜艷:女,河南人,喜歡讀書旅遊,希望書籍和行走能滋養一顆豐富的靈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