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化環境下地表地下水資源管理團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變化環境下地表地下水資源管理團隊變化環境下地表-地下水資源管理團隊,團隊立足乾旱區科學,聚焦綠洲特色學科,以水為主線,理論上分別從內陸河流域與綠洲尺度揭示水循環[1]過程,闡明自然和人為雙重影響下的地表-地下水響應機制,全面揭示綠洲演變機理,回答綠洲化與荒漠化相互轉化過程與驅動機制;應用上緊扣綠洲可持續發展需求,構建綠洲水土平衡快速診斷技術方法與流程,提出地表-地下水可承載下的綠洲適宜規模及其不確定性特徵,構建滿足不同需求情景下的地表-地下水聯合調度優化配置方案,致力於打造一支深耕乾旱區綠洲、尤其是以水為主線的綠洲演化動態過程研究領域不可替代的國際化研究團隊。

成員

劉毅 徐志偉 戴恆 齊志明 Zeeshan Ahmed 張晉 岳建 劉琦 余龍飛

研究方向

1.綠洲生態演化過程模擬

2.流域和綠洲尺度水土平衡及水資源優化配置

3.地下水數值模擬及地表-地下水耦合數值模擬

相關資訊

楊得瑞:加強地下水管理 促進高質量發展

人多水少和時空分布不均是我國水資源的主要特徵[2]。地下水分布廣泛、變化穩定、水質良好、便於應用,同時具有豐枯調劑的重要作用,是保障水資源供給的重要壓艙石和穩定器,也是應對突發事件、保障供水安全的戰略儲備資源。做好地下水管理工作,妥善解決地下水不合理開發引發的各類問題和風險,在保障供水安全的同時維護生態系統健康和地質環境安全,對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地下水資源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地下水是我國特別是北方地區重要的供水水源,長期以來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優質穩定水源。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部分地區地下水不合理開發利用引發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地質問題,威脅着經濟安全、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影響區域可持續發展

1.地下水資源狀況

根據《全國地下水利用與保護規劃(2016—2030年)》,全國1980—2000年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為8218 億m3。 第三次全國水資源調查評價初步成果顯示,受降水、地表徑流、農業灌溉等因素變化影響,全國2001—2016年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為8160億m3(其中,山丘區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6613億m3,平原區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1800億m3,重複計算量253億m3),與1980—2000年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相比,減少58億m3,減少0.7%,其中遼河平原、京津冀地區減少明顯,分別減少11%和8%。

2.地下水開發利用狀況

20世紀70年代之前,我國地下水開發利用以小規模、分散式為主。70年代以後,地下水用水量由200億m3快速增加至2000年以來的1100億m3左右,2012年達到最大值1132億m3,之後呈遞減趨勢。2019年,全國地下水用水總量934億m3,與「十三五」時期末的1069億m3相比下降了12.6%,地下水用水量占總用水量的比例由17.5%下降至15.5%。

北方地區地下水用水量較大。2019年,北方地區地下水用水量占全國地下水總用水量的90%。河北、河南、內蒙古、遼寧、黑龍江地下水用水量占本省(自治區)總用水量的比例超過40%。農業地下水用水量約占全國地下水用水總量的67%。黑龍江、新疆、甘肅、內蒙古、吉林、河北、遼寧、山東、天津農業地下水用水量占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地下水總用水量的比例超過60%。

3.地下水超采引發的問題

地下水過度開發利用導致地下水超采。我國地下水超採區主要分布在華北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及遼西北地區、黃淮地區、鄂爾多斯台地、汾渭谷地、河西走廊、天山南北麓—吐哈盆地、北部灣等區域,引發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地質問題。

(1)威脅供水安全

長期超采地下水導致一些地區地下水水位持續下降,含水層疏干,形成降落漏斗,地下水資源虧空,對城鄉供水安全構成威脅。

(2)導致生態系統退化

地下水超采導致的地下水水位下降,改變了地表水與地下水的補排關係,引起河湖萎縮、河道斷流。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地下水水位下降還導致草原退化、綠洲萎縮,造成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問題。

(3)誘發地質災害

地下水超采導致地質應力下降,是誘發地面沉降的原因之一。華北地區是我國地面沉降最為嚴重的區域,部分地區不同程度出現地裂縫,給城市基礎設施、區域交通、通信、防洪和農業生產帶來嚴重安全隱患。

(4)引起海水入侵

沿海地區超采地下水導致海水與淡水之間的水動力平衡被破壞,海水進入淡水含水層,鹹水區分布面積擴大,威脅生態安全和供水安全。我國山東、遼寧海水入侵最為嚴重,廣西、海南等南方濱海省份也存在海水入侵問題。

參考文獻

  1. 【水利科普】什麼是水循環?,搜狐,2021-12-18
  2. 水資源環境特徵,搜狐,2021-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