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雙塔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雙塔公園塔城雙塔公園是因園內保留的兩座古塔而得名,公園東南角的塔名叫賽依提喀瑪勒大毛拉禮拜寺宣禮塔,始建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是烏孜別克族的賽依提喀瑪勒發動各族穆斯林群眾募捐修建的,由從哈密請來的維吾爾族建築師哈米扎設計監造。

公園要述

塔城雙塔公園是因園內保留的兩座古塔而得名,公園東南角的塔名叫賽依提喀瑪勒大毛拉禮拜寺宣禮塔,始建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是烏孜別克族的賽依提喀瑪勒發動各族穆斯林群眾募捐修建的,由從哈密請來的維吾爾族建築師哈米扎設計監造。塔座高3米,四方形,每面有6根浮雕[1]圓柱。

景點介紹

塔身高20米,為八角形,每面裝飾有磚刻的幾何圖形和六角形浮雕。塔頂觀樓為六角形圓拱,牆面和拱頂全為寶藍色釉磚貼面。頂端聳立鐵製新月。整個塔之主體有清水紅磚砌築,白灰勾縫,顯示出維吾爾族古典建築藝術的風采。另一座塔位於公園西南側,叫窩依巴扎哈納喀清真寺宣禮塔,始建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是烏孜別克族艾則孜.阿吉為首的各族穆斯林集資,維吾爾族建築師孜亞努東監造的,建於1898年。塔高25米,底座、塔身、塔頂均為八角形。塔身每面有磚刻5組浮雕,或花卉、或圖案,素雅莊重,自成一格。塔頂為尖峭之三角形,吸收了歐洲中世紀哥特式教堂建築的特色。窩依巴扎哈納喀清真寺宣禮塔像一位歷盡風雨滄桑的百歲老人,巍然屹立在邊城日新月異的建築群中。它以獨特的造型、靜穆地向四方來客昭示這裡曾是中西文化的一個交匯點,對外開放是歷史的延續。

相關內容

明清遺蹟「五桂塔」和「奎文塔」

雙塔公園,其得名於「五桂塔」和「奎文塔」,雙塔始建於明清年間,是上饒市城區歷史文化遺存的寶貴財富。現今改建後雙塔公園已形成「五桂塔史跡保育區」、「濱水文化景觀區」、「奎文塔院瀏覽區」及「龍潭橋下濕地景觀區」,建成龜峰探源、錦鱗耀輝、桃源煙柳、臥龍觀瀾、松壑聽濤、奎文顯淵、龍潭馳懷、流溪落霞等八大景點。

城市臨水景觀 活的綠色「呼吸機」

雙塔公園是繼三江親水廣場之後上饒市中心城區又一大型城市臨水景觀,成為城市的綠肺、活的綠色「呼吸機」,是城市居民居住、休閒、娛樂的後花園。

徽式建築 再現歷史餘韻

走近公園,寶塔立於江邊,馬路外圍是幾處徽式建築,白色外牆乾淨清爽,樑柱都是木質構造,整體搭配清新中庸。小小的亭子採用的也全是木頭,年代感很強,不過這肯定不是明清一直遺留下來的,是經過當代修復或者是再造的。

閒庭散步在古式建築庭院間

走進公園迎面而來可以看見古式建築庭院,暗紅色的外漆,向兩端翹起的屋梢,門窗一般都是關閉的,遊人走進自己推開,偶見有老人江邊亭台打牌下棋娛樂,江風徐徐,波光粼粼,美不勝收。

完善的配套設施 娛樂休憩兩不誤

陽光明媚,和風煦煦。藍藍的天空,偶爾飄過朵朵白雲,柳條翩翩,碧波蕩漾。信江河邊遠望,「雙塔」遠遠矗立,成了耀眼的一處景色。整個公園繞圈的設施都很完備,綠化水平也相當到位,花壇草坪都修剪有序。石椅木椅都有,石欄杆木欄杆都有,供休息用的涼亭走一截就會有一個。空氣清新大腦供氧立馬上升,倦意一掃而光。

景點資訊

上饒雙塔:它的唯美傳說讓人記憶滿滿。

鎮壓水患的奎文塔

奎文塔原名 「見龍塔」,俗稱「龍潭塔」,為七層古塔,始建於明神宗萬曆年間(1573—1620)。塔下是信江和豐溪二水匯流而成的大深潭,古稱「龍潭」。據史料記載,在明朝的時候,信江河經常發大水,老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為鎮住發大水的蛟龍,百姓們修建了見龍塔。後塔坍,僅存二級。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郡守王賡言率同通判汪正修、上饒知縣賴勛在僅存的原塔二層之上重新加建五級,頂層祀奉梓潼帝君神像,易名「奎文塔」。

奎文塔高49米,徑10米,八角形磚石結構。第四層的壁上,鑲嵌有王賡言等重修奎文塔的青石碑記三塊,三至七層的塔磚中,有當年各磚廠的印記。塔內有石階,可盤旋而上。塔下曾建有塔院,塔院建房數楹,其中有純陽樓、惠濟夫人祠、倉頡祠、惜字爐、觀水亭等附屬建築。至清朝末年,這些附屬建築,先後傾圮,僅存惜字爐而已。

金榜題名的五桂塔

五桂塔,又名烏龜塔,因塔址位於五桂山(俗名烏龜山)而得名。五桂塔高 17米,五層八角,磚石結構,僅底層中空,開四門,二層以上閉實,無梯階上通。該塔塔檐紋飾及整體風格,與奎文塔清代嘉慶年間重修的上五層相同,據此推斷,五桂塔的建造時間當在嘉慶年間(1796—1820),即十九世紀初期,至今已有190多年的歷史。

說起五桂塔還有一個優美的傳說。一年朝廷科考取士,有五位進京赴考想搭船趕路的書生,在此相遇。天色漸暗,一時不見便船,便在河邊的一塊巨石上暢談,不覺已是天亮。雖然五位初次相識,然而意氣相投,約定進京赴考之後,無論科場得意與否,都再來此一聚。後來,也是天公作美,五人都皇榜題名,得中進士[2]。再次聚會,友情自然更加深厚。遂合資在此建塔一座,在附近山上一人栽植一棵桂樹,暗喻蟾宮折桂,流芳後世。後人便稱此塔為「五桂塔」,稱此山為「五桂山」。

臨水景觀雙塔公園

五桂塔距奎文塔約1500米。兩塔遙相呼應,與江流相映成趣。2004年市政府撥款建雙塔公園,對奎文塔和五桂塔進行了維修。修建後雙塔公園將形成「五桂塔史跡保育區」、「濱水文化景觀區」、「奎文塔院瀏覽區」及「龍潭橋下濕地景觀[3]區」,建成「龜峰探源、錦鱗耀輝、桃源煙柳、臥龍觀瀾、松壑聽濤、奎文顯淵、龍潭馳懷、流溪落霞」等八大景點。是繼三江親水廣場之後,上饒市中心城區又一大型城市臨水景觀,將成為城市的綠肺、活的綠色「呼吸機」,城市居民居住、休閒、娛樂的後花園。

夏夜,散步的人們在桂花樹下,倚着青石凳而坐,一邊輕聲地交談,一邊欣賞着這怡人的美景。夜色漸濃,古老的雙塔在月色渲染下,更具詩情畫意、更富浪漫氣息。江風掠過,奎文塔周圍的桂花樹迎風搖曳,塔鈴迎風作響,花香陣陣襲來,沁人心脾,令人心馳神往。遠處,江面行來一艘竹筏,行筏的漁夫嫻熟地舞動着撐杆,筏首的那盞漁火似乎訴說着漁夫勤勞的往事,漁火和着月光在江面跳躍、蕩漾。筏頭將江面裁開,筏尾將江面縫合,竹筏由遠及近,由近漸遠,慢慢地消失在夜色中。

如今,這兩座明、清時期建造的古塔均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巍峨的塔姿與滔滔信水交相輝映,構成了信州區濱江西路一道獨特的美景,已成為上饒市區的標誌和象徵。信江河碧波蕩漾,雙塔公園綠樹成蔭,江邊古塔巍然矗立其間,不僅給城市帶來古樸的美感,更增添着濃郁的人文風韻。

視頻

雙塔公園 相關視頻

大美中國邊關之新疆塔城
塔城公園舞蹈走黑馬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