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又用韻·杏壇鏗爾瑟聲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又用韻·杏壇鏗爾瑟聲稀》是南宋詩人楊冠卿的作品之一。

楊冠卿為文精深雄健,四六尤流麗渾雅。他的詞集《客亭樂府》中《卜算子》、《小重山》、《水調歌頭》、《水龍吟》等都能體現其流麗渾雅的風格。張孝祥《於湖集》[1]卷二八《題楊夢錫客亭類稿後》:「為文有活法,拘泥者窒之,則能今而不能古。夢錫之文,從昔不膠於俗,縱橫運轉如盤中丸,未始以一律拘,要其終亦不出於盤。蓋其束髮事遠遊,周覽天下山川之勝,以作其氣,所與交者,又皆當世知名士,文章安得不美耶?余官荊南,夢錫自交廣以《客亭類稿》來,精深雄健,視昔時又過數驛,讀之終篇,使人首益俯焉。」

《諸老先生惠答客亭書啟編》中,諸家對其文章多有好評。如劉岑[2]稱其「文章超詣,議論宏博」,李結稱其啟杞「雄偉華贍」,羅點稱其「議論精到,具有本末」。

又用韻·杏壇鏗爾瑟聲稀

客亭類稿

楊冠卿有集曰(客享類稿》,朱殘本故存。流行本乃四庫輯本。《客亭類稿》的宋刊本尚存殘本,傅增湘作《宋刊殘本客享類稿跋》雲:《客享類稿》,宋楊冠卿撰,宋巾箱本,卷數不詳,存《四六編》四卷《雜著編》三卷《古律編》二卷、《諸老先生惠答客亭書啟編》一卷,凡十卷。

每卷標名大字占雙行,下題'江陵楊冠卿夢錫』,以閣本校之,編次頗有差異。據《提要》言,所據為浙江采進巾箱小字本,與此本正同[3]。第館臣檢《永樂大典》所收箋表詞,重為編訂,於是有增有並有省,成為十四卷,而宋刊面目遂渺然不可復識矣。」按所謂「宋殘本」,即前面涉及的朱刊巾箱本,現藏國家圖書館。

其刊本半葉十一行,行十八字。原本不分卷,現存僅為《四六編》《雜著編》《古律編》及《諸老先生惠答客亭書啟編》四編。傅增湘稱其「半多意損」。傅增湘所謂「閣本」,即《四庫全書》本。《四庫提要》載雲:「其集世頗軍傳,惟浙江采進書中有舊《客亭類稿》,為巾箱小字本,檢勘尚朱原刻,分《四六編》、《雜著編》《古律編》,皆所作詩文。《惠答客亭書啟編》,則同時名人酬贈之作,不標卷數,前後亦無序跋。而《永樂大典》各韻內所收冠卿之文尚有表筆詩餘各數十首,皆刊本所未收。

疑當時本各自為編,流傳既久,遂有闕脫。今據《永樂大典》所載,以刊本參校,搜緝補綴,諸體始全。謹仿原編名目,厘為十四卷而仍以《書啟》一卷附之。」今《四庫》本《書啟編)皆已刪去。而《四庫》本為流行本,未經整理,亦無人據宋刻殘本校正《四庫》本。《全宋文》卷六一一九輯楊冠卿文,稱「校以宋刻殘本」,實則如傅增湘跋文所指出,楊冠卿作《登峴首賦》於「限南北而增悼」句下,四庫館臣刪去「蔽氈毳於陳梁,扇腥風於嵩少」一聯。今則《全宋文》所載此篇,四庫館臣所刪之聯語仍未補人,其所謂校正於此可知。

視頻

又用韻·杏壇鏗爾瑟聲稀 相關視頻

浙江衛視紀錄片《南宋》30秒宣傳片
唐詩宋詞與唐宋文化10

參考文獻

  1. 張孝祥《於湖集》,新浪博客,2016-12-01
  2. 劉岑簡介,古詩文網
  3. 楊冠卿生平及其《客亭類稿》考,道客巴巴,201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