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原州區第三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原州區第三小學創造性能力的培養:能力的本質是創造性。創造是社會發展的前提。創造性是生產力發展和社會文明發展的基礎。創造能力培養特別應貫穿於幼兒教育[1]、義務教育[2]始終,從小培養敢於創新的思想和創新思維的能力;中國的「應試教育」已經嚴重束縛了一代人創造能力的培養和發揮,影響了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

校園資訊

疾風知勁草,雲端守初心——原州區第三小學線上教學紀實(二)

鑑於當前疫情複雜而嚴峻的形勢,我校積極響應教體局「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要求,繼續開展線上教學活動。不可否認,線上教學存在很大局限性,組織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為強化過程管理和工作指導,學校成立校長為組長的線上教學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制定線上教學方案,明確教學職責分工,並細化要求、強化考核,通過不間斷的線上巡課、量化評比等,確保線上教學真正取得實效。

線上教學

不知不覺,疫情在悄悄地改變着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疾風知勁草,雲端守初心,愈是在特殊時期教師愈是熱情不減,在直播課上各顯身手,對教學依舊高標準、嚴要求,力爭做到「教學語言精煉、課件展示直觀、教學重點突出、教學方法出新、時間把握精準、問題解決高效」。線上如線下,各班教師兢兢業業、心系學生,在保證線上教學高質高效的同時,又力爭生動活潑且富有特色!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需要不停地探索嘗試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學生也需要學會適應新的課堂模式,線上教學學生畢竟不在眼前,確在手機與電腦上學習,而豐富多樣的電子軟件與功能也考驗着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們的自律。怎樣才能吸引孩子的心,讓他願意來到直播課上,也同樣也考驗着老師。

線上作業

線上教學總有些孩子不能認真聽課或交作業,我們的教師想方設法,通過「寧教雲」班級群、微信群、電話等渠道加強家校聯繫,讓家長和孩子多溝通,督促孩子回看課程、按時交作業、積極鍛煉身體

活動鍛煉

各班根據學校的作息時間表,制定本班課程表,通過上課與課間鍛煉相結合的方式,調節疫情期間緊張、害怕、煩躁、壓抑的情緒,讓孩子們在學習的同時,能勞逸結合、張弛有度、愉悅心情。

家務小能手

在學校高度重視和教師反覆引導下,課堂以外孩子們逐漸養成了自覺習慣,積極主動地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體驗了勞動的充實與快樂,無形中培養了孩子們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

每日閱讀

每個班級都制定了閱讀計劃,抽出固定時間或晨誦、或晚讀,每天讀書半小時,日積月累、水滴石穿,在積累知識、培養閱讀能力的同時,也為孩子們的成長提供了豐富的養料。

每日練字

除「無一日不讀書」,各班還提出了「提筆即練字」的每日書寫要求,意在培養良好書寫習慣,為孩子們「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扣好第一粒扣子。

複雜嚴峻的形勢下催生新的教學模式,對於網上教學,師生都應轉變觀念、學會適應,我校師生將不忘初心、迎難而上,繼續在家中耕耘、雲端守望,雖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