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危關碉堡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危關碉堡樓,危關(維關)原稱雄關。危關在理縣農家樂鄉境內,古時為威州至理縣之關隘。傳三國西蜀大將軍姜維進軍黑水,於該處安營紮寨[1]。後人慕姜維,稱此為維關,實因地勢險要,故稱危關。

基本情況

危關修建於危關溝口上,關如龍脊,如屏北立,阻隔危關溝,使溝水至關下倒直角而流,關前緊貼雜谷腦河,關為二水所夾,十分險要。關上一峰高470米,石壁如劈,為硅鐵礦所鑄,但見鐵鏽斑駁,無路攀登。壁中坡緩處有維關碉,高十餘層,建於清乾隆年間,若龍盤虎距,居高臨下,縱使三面臨敵亦無憂患。雜谷腦作為軍事重鎮,危關碉便擔負了偵察敵情和報警的重任。它以點燃的烽火傳遞情報,讓後方作好迎敵的準備。在短兵相接時,碉又成了防禦的工事,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舊時古棧道鑿於關下,在懸崖峭壁上鑽孔釘木,上鋪木板,半懸空於外,關周圍無大樹,行人無處藏身,真是「萬山深處擁危關,千年風雪仍巍然」。此地曾作紅軍醫院。危關碉後,依山勢而建之禪母寺殘垣猶存。危關溝口有人家,果樹良田數枝花。

景區級別

風景名勝區劃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和省級風景名勝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能夠反映重要自然變化過程和重大歷史文化發展過程,基本處於自然狀態或保持歷史原貌,具有國家代表性的,可以申請設立國家級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由國務院批准公布。

省級風景名勝區,具有區域代表性的,可以申請設立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風景名勝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視頻

危關碉堡樓 相關視頻

《三國名將.姜維》
歷史名人姜維的一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