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印度絲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印度絲鰺

學名  Alectis indica

命名者 Rüppell, 1830 

英文名 Indian threadfish

別名  Alectes indicus, Alectis indicus

觀賞魚/食用魚  否/是

最大體長     165 cm

分類

  輻鰭魚 Actinopteri

  鯉形 Cypriniformes

  鯉 Cyprinidae

  梭短吻魚 Albulichthys

印度絲鰺,脂性眼瞼不發達。幼時體甚側扁而高,體長與體高約等長,略呈菱形;隨著年齡的成長,魚體逐漸向後延長,最大體長可達165公分;頭高大於頭長,使得頭背部輪廓明顯陡斜。

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含瘤狀鰓耙)21~26枝。側線直走部起於第二背鰭第9~10鰭條的下方,直走部後半部具有弱的稜鱗。第一背鰭在小魚時有6~7硬棘,隨成長而逐漸退化;

幼魚時,第二背鰭、腹鰭和臀鰭前方數鰭條延長如絲狀,隨著成長而逐漸變短。體銀色,背側較深;幼魚體側具4~5條弧形黑色橫帶,隨成長而逐漸消失。[1]

棲地環境及深度

熱帶大洋、礁區、近海沿岸。深度範圍約20-100 m。

成魚主要巡遊於近海及大洋中,有時會游於淺礁區至水深100公尺處,中、小型魚則較常聚集於內灣或沿岸沙質海灘。

在超過低於60米的珊瑚礁有被發現。在地表水和河口中發現的單棲幼體;可能模仿水母。

以魚,魷魚和以沙泥底或游泳速度慢之甲殼類為主食,偶而捕食小魚。

分佈

印度太平洋紅海東非至法屬波利尼西亞,北至日本南部,南至阿拉法拉海澳大利亞。台灣分布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2]

繁殖

無資料

保育

最少關注(LC)

視頻

1070802東北角海域印度絲鰺(Alectis indica)2

參考文獻

  1. 印度絲鰺,fishdb.sinica.edu.tw
  2. Alectis indica,fishbas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