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臥龍朝鮮族鄉

臥龍朝鮮族鄉,隸屬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位於寧安市東部,東臨老爺嶺穆稜市交界,南與吉林省汪清縣大安林場毗鄰,西與石岩鎮相鄰,北與江南朝鮮族滿族鄉蘭崗鎮相連。鄉政府駐臥龍村。區域面積為228.57平方千米。2018年,臥龍朝鮮族鄉戶籍人口為14863人。截至2019年10月,臥龍朝鮮族鄉下轄13個行政村。2011年,臥龍朝鮮族鄉農業總產值1.6億元,漁業總產值4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308元;財政總收入23萬元,比上年增長10.2%,其中,營業稅56.4元,增值稅128.6元,企業所得稅45.2元,分別比上年增長0.2%、1.4%、0.35%;人均財政收入14.64元,比上年增長0.45%;年末,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5730萬元,人均儲蓄3647元。[1]

中文名: 臥龍朝鮮族鄉

別 名: 臥龍鄉

行政區劃代碼: 231084206000

行政區類別:鄉

所屬地區: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

面 積: 228.57 km²

下轄地區: 13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臥龍村

電話區號: 0453

郵政區碼: 157413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黑C

人 口: 14863人(2018年戶籍人口)

目錄

歷史沿革

鄉名源於駐地村名。臥龍,為滿語「沃楞」的轉音,漢譯為「線麻」,又譯為「馬肚帶」。

民國時期,分屬寧安縣寧康鄉與安樂鄉。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屬第二區,設臥龍保。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改設臥龍村。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屬第二自治區,後屬石岩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8月,屬第四區。

1955年4月,屬石岩區。

1956年5月,析置勤勞鄉。

1958年1月,改為勤勞朝鮮族鄉;同年9月,併入石岩公社。

1962年11月,析石岩公社東部部分生產大隊置興隆公社。

1980年,改為臥龍公社。

1984年4月,改為臥龍鄉。

1987年3月,改名臥龍朝鮮族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臥龍朝鮮族鄉下轄臥龍、羅城溝、新政、前三家子、勤勞、明泉、愛林、杏花、英山、西崗子、農場、三道河子、三道灣13個行政村,下設23個村民小組,共有17個自然屯。

截至2019年10月,臥龍朝鮮族鄉下轄13個行政村:臥龍村、羅城溝村、前三家子村、三道灣村、新政村、勤勞村、明泉村、愛林村、杏花村、英山村、西崗子村、三道河子村、農場村。鄉政府駐臥龍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臥龍朝鮮族鄉位於寧安市東部、長白山脈老爺嶺西坡,東臨老爺嶺與穆稜市交界,南與吉林省汪清縣大安林場毗鄰,西與石岩鎮相鄰,北與江南朝鮮族滿族鄉、蘭崗鎮相連。區域面積為228.5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臥龍朝鮮族鄉地處老爺嶺西坡山地和丘陵地帶,地勢東高西低。東側和南側兩面是老爺嶺山脈,蛤蟆河縱貫全境。主要山脈有哈達山、石門子山、棺材砬子山、夾心子山、蛤螞山、康瞎子山、平頂山、三道溝山、蓋園山、東北岔、太古頂子、尖山、雙頂山,境內最高點雙頂山位於境內東南50.5千米、寧安市和吉林省汪清縣交界處,海拔901米;最低點小北溝北側石砬子位於境內羅城溝村東北2.5千米,海拔465米。

氣候

臥龍朝鮮族鄉屬溫帶季風氣候,春季短,回暖快,春風多,春雨少,易乾旱;夏季高溫多雨;秋季短,降溫快,霜凍寒潮來得早;冬季漫長且寒冷乾燥。

水文

臥龍朝鮮族鄉境內河道屬牡丹江水系,主要河流有蛤蟆河、臥龍河,河流總長度25千米。境域水利資源較豐富,臥龍河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20平方千米,有支幹灌渠19條,千渠總長32.8千米。

自然資源

臥龍朝鮮族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鐵、鋅、鉛、砂金、鈹、褐煤、閃長岩、鉀長岩、白雲岩、大理岩、石英砂、灰色黏土、硅石、水晶等。同時森林資源豐富,主要樹種有紅松、落葉松、樟子松、椴、榆、樺、楊、柞等。山林中有梅花鹿、馬鹿、獐、孢、熊、野豬、水獺、丹頂鶴等野生動物,偶爾可見東北虎。盛產猴頭木耳、蘑菇等山珍以及蕨菜、黃瓜香、黃花等山野菜,山野果有榛子、核桃、山萄等。山區的中藥材資源比較豐富,已採集利用的有180多種,其中動物類藥材有田雞、蟾蜍、鹿茸、狗腎、鹿角、鹿鞭等,植物類藥材有人參、黃芪、刺五加、滿山紅等。

自然災害

臥龍朝鮮族鄉境內的自然災害主要有澇災等。境內局部地區易發生強降雨,夏季降雨主要集中在7-8月份,極易引發地質災害,災害以崩塌、滑坡以及由山洪引發的泥石流為主。

交通運輸

2011年,臥龍朝鮮族鄉有鄉、村公路13條,總長68千米;轄區公路客運站為二等站,日均發送11輛客車,年客運量17萬人次,年貨運吞吐總量16.2萬噸。同時,201國道過境,境內長16千米,雙向2車道,通往吉林市、寧安市。

人口

2011年末,臥龍朝鮮族鄉有漢族、朝鮮族、滿族、回族4個民族,總人口為17262人,其中,男性8728人,女性8534人。

2018年,臥龍朝鮮族鄉戶籍人口為14863人。

經濟

2011年,臥龍朝鮮族鄉的糧食作物以大豆、玉米、水稻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西香瓜、菜子、甜葫蘆,漁業以養殖鯉魚、鯽魚為主。全鎮糧食總產量5.6萬噸;葵花籽種植面積6000畝,產量39噸;生豬出欄31.7萬頭,肉雞出欄70萬羽;水產品總產量390噸。全年農業總產值1.6億元,漁業總產值4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308元;財政總收入23萬元,比上年增長10.2%,其中,營業稅56.4元,增值稅128.6元,企業所得稅45.2元,分別比上年增長0.2%、1.4%、0.35%;人均財政收入14.64元,比上年增長0.45%;年末,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5730萬元,人均儲蓄3647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臥龍朝鮮族鄉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60人,專任教師3人;小學1所,在校生360人,專任教師2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中學1所,在校生170人,專任教師2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到100%;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1所。主要學校有臥龍中心校。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臥龍朝鮮族鄉有綜合活動室1個,建築面積160平方米;文化廣場1個,向積3000平方米;文化長廊1個,文化中心13個;圖書室82個,藏書2萬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臥龍朝鮮族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2個,其中鄉衛生院1個,計劃二育指導站1個,村衛生所10個;病床25張,固定資產總值7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3人,其中執業醫師7人,註冊護士6人。醫療機構全年完成診療1751人次。

廣播電視

1993年,開通臥龍鄉有線廣播站。

2011年末,臥龍朝鮮族鄉有有線電視用戶4130戶,入戶率100%,其中數字電視用戶246戶。

社會保障

2011年,臥龍朝鮮族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336戶、735人,支出56.45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64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5人,分散供養45人,共支出23萬元;農村醫療救助2300人次,支出16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4萬元。

郵政電信

2011年末,臥龍朝鮮族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67千米,投遞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15萬件,業務收入30萬元;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3個;固定電話用戶35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100%;移動電話用戶2050戶,移動電話用戶普及率為78.4%;光纜線路總長達19千米,主幹電纜達16對千米,寬帶接入用戶1467戶。

視頻

【視頻】基層黨代表訪談丨南楠:做好朝鮮族鄉「三篇文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