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卡爾·耶勒魯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卡爾·耶勒魯普
卡爾·耶勒魯普
原文名 Karl Adolph Gjellerup
出生   1857年6月2日
丹麥西蘭島的洛霍爾特市
逝世   1919年
別名 卡爾·阿道爾夫·吉勒魯普
職業 作家
知名作品   《紅山楂》
小說《日耳曼人的學生》
《我的愛情之卷》
《明娜》
《磨坊血案》
《已為生命而熱》等。

卡爾·耶勒魯普,丹麥詩人、小說家。早年在哥本哈根讀神學。

1892年起定居德國德累斯頓,也用德語寫作。早期作品有詩集《紅山楂》、小說《日耳曼人的學生》,反映作者與基督教的決裂。20世紀初受印度佛教哲學影響,宣傳出世思想,寫有長篇小說《朝聖者卡馬尼塔》。晚年重新皈依基督教,著有《神的女友》。由於「在崇高理想鼓舞下寫出了豐富多彩的作品」,於1917年與他的同胞、丹麥作家彭托皮丹分享了諾貝爾文學獎。

中文名 卡爾·耶勒魯普
外文名 Karl Adolph Gjellerup
別 名 卡爾·阿道爾夫·吉勒魯普
國 籍 丹麥
出生日期 1857
逝世日期 1919
職 業 作家
主要成就 《磨坊血案》獲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品 《我的愛情之卷》《明娜》《磨坊血案》《已為生命而熱》

生平簡介

卡爾·阿道夫·耶勒魯普(Karl Adolph Gjellerup,1857-1919)丹麥作家。[1]

1857年6月2日出生于丹麥西蘭島的洛霍爾特市一個鄉村牧師家庭,3歲喪父,過繼給他母親的堂兄弟比傑撫養,後全家遷至哥本哈根居住。繼父是新教牧師兼詩人和學者,他的淵博知識對小吉勒普的心智成長,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吉勒魯普初中畢業後,

1874年進入哥本哈根神學院學習神學,由於受到丹麥現實主義文學的開拓者勃蘭兌所的啟發和影響,他對聖經的可信性產生了懷疑,開始廣泛閱讀歌德、席勒、海涅等德國作家的作品,不久開始轉移了信仰,接受勃蘭兌斯的文學理論,尊這位天才的文學評論家為「我們的聖靈騎士」。

1878年結束神學學習開始攻讀文學,並從事創作。同年,他的第一部小說《一個理想主義者》問世。翌年又出版了第二部小說《青年丹麥》。在他的早期作品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勃蘭兌斯的影子。

1881年,吉勒魯普發表了擁護達爾文主義的論文《遺傳與道德》,受到丹麥教會的指責。作者隨即發表小說《日爾曼人的門徒》予以反擊。

1883年,他開始長途旅行,先後訪問了德國、瑞士、意大利、希臘、俄國,對這些國家的文學藝術作了大量的考察。這次旅行導致他拋棄了動蘭兌斯的理論體系,轉向了德國古典主義。

1889年,他的代表作《明娜》出版。這部小說描述了一個名叫明娜的德國姑娘的愛情悲劇,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之後,他的重要作品尚有《磨坊》(1896)、《漫遊世界的人》(1910)、《上帝的女友》(1916)等。

1890年遷居德國德累斯頓市,繼續從事文學創作,並專心研究東方和印度哲學。

1917年,他「因為多樣而豐富的詩作——它們蘊涵了高超的理想」而與另一位丹麥作家彭托皮丹共享諾貝爾文學獎。吉勒魯普一向視德國為自己的第二祖國,他的後半生便在德國度過。他後期的作品大都直接用德語寫成。

1919年10月11日在德國德累斯頓市逝世,終年62歲。

創作歷程

吉勒魯普雖然曾經是神學院學生,但他早期的作品卻是比較激進的,
1878年以《一個觀念論者》開始寫作生涯。書中寫一個博學的青年反抗神話和建制化的宗教,主張人的精神屬於宇宙,靈魂屬於理念。
1881年出版的詩集《紅山楂》和1882年出版小說《日耳曼人的弟子》,後者是一本具有強烈自然主義色彩的作品。寫一個年輕牧師最後成為激進黨議員的故事,實際是作者轉變政治態度和宗教信仰的宣言。此後他的創作進入旺盛期,此後發表的短篇小說《羅姆盧斯》。(1883年)和《吉——杜爾》(1883年)基本上還是現實主義的。帶有屠格涅夫作品的色彩。他從德國等地旅行回國後,又成為自然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積極反對者,他模仿德國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進行創作。
1884年寫的《古典之月》和1885年寫的《漫遊之年》宣布了同現實主義的決裂而轉向浪漫主義,他仿效席勒創作了大型悲劇《布倫黑爾》(1884)。此後他寫的大量詩歌和劇本都充滿浪漫主義。其中只有1889年寫的小說《敏娜》和1896年寫的小說《磨坊》思想性和藝術性比較好。《磨坊》寫磨坊主發現妻子在磨坊同情人私會,出於嫉妒,開動磨石將妻子和情人壓死,自己最後也自殺身死的故事,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典型作品。

主要作品有詩劇《布琳德》(1884)、戲劇抒情詩《泰米瑞斯》(1887)、詩集《我的愛情之卷》(1889)、抒情悲劇《哈根巴德和西妮》(1888)、悲劇《赫爾曼·樊德爾》(1891)、《雅諾王》(1893)、和韻文喜劇《毒素與抗毒素》(1898)等;重要的小說有自傳性小說《明娜》(1889)、《磨坊》(1896)、《已為生命而熱》(1913)等。詩集《我的愛情之卷》;小說《明娜、》《磨坊血案》、《已為生命而熱》等。1917年,作品《磨坊血案》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

「由於他對當前丹麥生活的忠實描繪」 。

人物思想

童年時期,吉勒魯普的養父舉家遷至西蘭島鄉下,吉勒魯普在哪兒度過暑假。那裡的鄉村郊區生活成為他靈感的源泉,並出現在他大部分以丹麥為背景的作品裡。吉勒魯普最初開始文學創作時,受席勒、歌德以及康德等德國詩人的影響較大。這是德國被稱為「詩人和思想家的祖國」,他的文學觀受德國和丹麥的雙重影響,有明顯的現實主義傾向。1882年,他出版的小說《日耳曼人的弟子》較能代表他的寫作風格和創作思想。主人公尼爾斯·喬爾斯是農家子弟,家鄉被德國搶占,從小心中就對德國充滿了憎恨,然而所接受的卻是德國教育,在並非自覺的情況下,深受古典文學的薰陶,対席勒崇拜之深。他經過一番波折,考入了哥本哈根大學攻讀神學,由於接受了實證主義學說,在考試的時候表示了對第四福音書的真實性的懷疑,因而受到攻擊。於是他回到家鄉,娶妻成家,宗教和民族的問題不再糾纏他了,他勸導同胞們認識並捨棄那些現代意識,安於環境,忍受當世的苦難,而不是希望得到回報。這本小說帶有強烈的自然主義色彩,也反映了一部分作者的個人經歷。

吉勒魯普的後期作品「走向純粹的精神宗教」,由於受到東方宗教與傳統的影響,他晚年的某些作品帶有濃厚的生命輪迴、領認前生等意義的佛教色彩,如《朝聖者卡曼尼塔》(1906)。

1917年,「由於他那為高尚理想所激發的豐富而色彩的詩歌」,他和亨瑞克·彭托皮丹同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獲獎實際上也是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所造成的複雜的歷史背景分不開的。受獎之後,德國也可以名正言順地分享着這位丹麥作家的殊榮,因為吉勒魯普從1892年起一直居住在德國,而且他一向就是「德國偉大心靈的學生」,具有極強的德國氣質。人們要想了解他的作品,必須對康德和叔本華的哲學有所認識,同時也要看到歌德、席勒以及瓦格納對他創作的影響。

作品賞析

《明娜》(1889)
這部作品被評論界公認為吉勒魯普的代表作。小說以19世紀德國鄉村為背景描述了一個淒婉動人的愛情故事。
小說中的「我」是一個名叫海拉德的丹麥青年。他就讀於德國德累斯頓工藝學院。暑假來臨了,他不願呆在炎熱沉悶的城裡,而想到郊外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清新氣息,於是便來到了風景秀美的鄉間小鎮萊丹。在萊丹度假期間,海拉德與家庭女教師明娜邂逅相遇。姑娘美麗的容顏以及略帶優傷的神情深深打動了他,使他心中油然而生一種朦朧的戀情。海拉德巧妙地尋找各種機會與明娜接近。隨着交往的加深,他逐步了解到了明娜的身世。原來,明娜的家在德累斯頓,她的父親是一位中學教師,性情古怪,自私冷漠,甚至對自己的親生女兒也從未表示過應有的關心和愛意。母親則是個沒有文化的粗俗女人,又不能真正理解女兒的心。長期生活在這麼一個缺乏溫暖、和諧的家庭里,明娜時常感到孤獨和憂傷,因而也就格外地渴望愛情。當年輕的丹麥畫家斯提芬遜走進她的生活時,她很快便深深地愛上了他。然而,生性放蕩的斯提芬遜在與明娜相處了一段時間後,並不想娶她為妻,理由是「藝術家不能為婚姻束縛」。天真的姑娘居然相信了他。斯提芬遜回到丹麥後,同她保持着若即若離的聯繫。而明娜卻痴情不改,一直默默忍受着思戀的痛苦。為了減輕心靈的痛苦,也為了早日自立,明娜隻身來到萊丹,成為一名家庭女教師……

海拉德熱烈地追求着明娜。他的真誠和熱情終於打動了明娜的心。兩位年輕人在一起度過了許多美好幸福的時光後,決定儘早成為眷屬。明娜覺得有必要將此事告訴斯提芬遜,便給他寫了一封信。殊不知一場悲劇便由此而生。

接到明娜的信後,一種莫名其妙的占有欲攫住了斯提芬遜的心。他發誓決不讓自己曾愛過的女人投入他人的懷抱。他迅速來到德累斯頓,向明娜發動起猛烈的愛情攻勢,並表示願意同她結婚。明娜面對着痛苦的選擇:海拉德或斯提芬遜。最後,她選擇了後者,因為他畢竟是自己初戀的情人。

明娜同斯提芬遜結婚後到了丹麥。而痛苦不堪的海拉德來到英國,在自己舅舅的公司里拚命地工作。時間在流逝,但他依然忘不了明娜。

明娜婚後的生活並不幸福。斯提芬遜的本質很快暴露。他整天和一些所謂的「藝術家」吃喝玩樂,並要明娜也加入他們的圈子。明娜實在不願與他們苟合,常常獨自在家彈鋼琴,藉以排遣心中的鬱悶。夫妻間的裂痕越來越大。發展到最後,斯提芬遜竟當着妻子的面與別的女人調情。明娜絕望之極,終於心臟病發作,不久便離開了人世。臨終前給海拉德留下了一包摧人淚下的遺書……

作者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手法,將一個並不複雜的愛情故事渲染得有聲有色,娓娓動聽。整部作品的語言優美、雋永,充滿了詩情畫意,能夠使讀者獲得極大的藝術享受,不愧為丹麥文學史上一部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傑作。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2001-2012
▪ 維·蘇·奈保爾 ( 2001·英國抵達之謎 ) ▪ 凱爾泰斯·伊姆雷 ( 2002·匈牙利無命運的人生 )
▪ 庫切 ( 2003·南非恥 ) ▪ 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 ( 2004·奧地利鋼琴教師 )
▪ 哈羅德·品特 ( 2005·英國生日派對*看門人*回鄉 ) ▪ 費利特·奧爾罕·帕慕克 ( 2006·土耳其我的名字叫紅 )
▪ 多麗絲·萊辛 ( 2007·英國金色筆記 ) ▪ 勒·克萊齊奧 ( 2008·法國戰爭 )
▪ 赫塔·米勒 ( 2009·德國呼吸鞦韆 ) ▪ 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 2010·秘魯世界末日之戰 )
▪ 托馬斯·特蘭斯特勒默 ( 2011·瑞典) ▪ 莫言 ( 2012·中國)
1991-2000
▪ 內丁·戈迪默 ( 1991·南非七月的人民 ) ▪ 德里克·沃爾科特 ( 1992·聖盧西亞西印度群島 )
▪ 托妮·莫里森 ( 1993·美國所羅門之歌 ) ▪ 大江健三郎 ( 1994·日本個人的體驗 )
▪ 希尼 ( 1995·愛爾蘭) ▪ 維斯瓦娃·辛波絲卡 ( 1996·波蘭呼喚雪人 )
▪ 達里奧·福 ( 1997·意大利我們不能也不願意付錢 ) ▪ 若澤·薩拉馬戈 ( 1998·葡萄牙修道院紀事 )
▪ 君特·格拉斯 ( 1999·德國鐵皮鼓 ) ▪ 高行健 ( 2000·法國靈山 )

參考資料

  1. 卡爾·耶勒魯普名人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