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齊書·禇炫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齊書·禇炫傳出自《南齊書》,次數為「二十四史」之一,是南朝梁蕭子顯所撰的歷史書,書中記述了南朝蕭齊王朝自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齊和帝中興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現存關於南齊最早的紀傳體斷代史[1]

原文

褚炫,字彥緒,河南陽翟人也。祖秀之,宋太常。父法顯,鄱陽太守。兄炤,字彥宣,少秉高節,一目眇,官至國子博士,不拜。常非從兄淵身事二代聞淵拜司徒嘆曰使淵作中書郎而死不當是一名士邪名德不昌遂令有期頤之壽。

炫少清簡,為從舅王景文所知。從兄淵謂人曰:「從弟廉勝獨立,乃十倍於我也。」宋義陽王昶為太常,板炫補五官,累遷太子舍人,正員郎。

從宋明帝射雉,至日中,無所得。帝甚猜羞,召問侍臣曰:「吾旦來如皋,遂空行,可笑。」座者莫答。炫獨曰:「今節候雖適,而雲霧尚凝,故斯翬之禽,驕心未警。但得神駕游豫,群情便為載歡。」帝意解,乃於雉場置酒。遷中書侍郎,司徒右長史。

升明初,炫以清尚,與劉俁、謝朏、江斅入殿侍文義,號為「四友」。遷黃門郎,太祖驃騎長史,遷侍中,復為長史。齊台建,復為侍中,領步兵校尉。以家貧,建元初,出補東陽太守,加秩中二千石。還,復為侍中,領步兵。凡三為侍中。出為竟陵王征北長史,加輔國將軍,尋徙為冠軍長史、江夏內史,將軍如故。

永明元年,為吏部尚書。炫居身清立,非弔問不雜交遊,論者以為美。及在選部,門庭蕭索,賓客罕至。出行,左右捧黃紙帽箱,風吹紙剝殆盡。罷江夏還,得錢十七萬,於石頭並分與親族,病無以市藥。表自陳解,改授散騎常侍,領安成王師。國學建,以本官領博士,未拜,卒,無以殯斂。時年四十一。贈太常,諡曰貞子。 (選自《南齊書·禇炫傳》,有刪改)

譯文

褚炫,字彥緒,河南陽翟人。他的祖父褚秀之,曾在宋朝任太常。他的父親褚法顯,曾任鄱陽太守。他的哥哥褚炤,字彥宣,年輕時就有高尚節操,一隻眼睛失明,官至國子博士,沒有接受任職命令。常常指責堂兄褚淵一身事奉二朝,聽說褚淵拜受司徒之職,嘆息說:「假使讓褚淵在中書郎任上死去,不正是一名名士了嗎!聲名德行不能昌達,才使他能長命百歲啊。」

褚炫少年時就很清廉簡約,被堂舅王景文賞識。他的堂兄褚淵對人說:「堂弟清廉超群,勝我十倍。」宋義陽王劉昶為太常,書板補授褚炫五官,累遷太子舍人,正員郎。

他曾跟從宋明帝打野雞,到中午也沒有收穫。明帝怕別人笑話,感到羞慚,召問侍臣說:「我一早就出來打獵,還是空跑一趟,讓人見笑。」在座的人都不知如何回答。只有褚炫說:「現在節令雖適宜打獵,只是雲露凝聚,氣候尚冷,因此這些五彩山雞之類的飛禽,放縱的心性未曾感受危急。只要皇上能感到遊樂的歡快,我們大家就會感到歡快。」明帝心情才好起來。於是在獵場擺酒設宴。後來褚炫遷任中書侍郎、司徒右長史。

升明初年,褚炫因為清廉高尚,和劉俁、謝朏、江斅入殿做皇帝的文義侍從,號稱「四友」。後遷任黃門郎,太祖驃騎長史,又調任侍中,復為長史。齊朝建立,復為侍中,領步兵校尉。因為家庭貧窮,建元初年,外出補任東陽太守,加官俸為二千石。返朝,復任侍中,領步兵校尉。他總共做了三回侍中。外出任竟陵王征北長史、加授輔國將軍,不久調任冠軍長史、江夏內史,將軍職未變。

永明元年,褚炫任吏部尚書。褚炫為人處世潔身自好,除弔唁、問候,一般不和人交遊相處,論及此事的人都說他這樣做得好。後在選部任職,門庭蕭索,極少有賓客光臨。褚炫外出走動,左右侍從捧着裝黃紙帽的箱子,有時風吹來把紙刮剝得乾乾淨淨。從江夏離任返朝時,得錢十七萬,他在石頭城就全分給親族中人,到他得病時竟沒錢買藥。他上表陳述病情請求解職,改任散騎常侍,領安成王師。國子學初建時,褚炫以原本官職任博士,未來得及接受任職命令就去世了,死時竟沒錢殯葬殮埋。時年四十一歲。追贈太常,諡號「貞子」。[2]

作者簡介

蕭子顯(487—537年),字景陽,南朝梁朝史學家,文學家。蕭衍建立了梁朝,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梁武帝。在梁朝,蕭子顯憑着他的才華、風度、談吐的出眾,受到梁武帝的禮遇和信任,官至吏部尚書。

蕭子顯是一個「頗負才氣」的人,他的文才是有社會影響的。蕭子顯一生撰寫五部歷史著作,只有《南齊書》存於世。[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