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竹馬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南靖竹馬戲 |
中文名;南靖竹馬戲 批准時間;2005年 非遺級別;省級 非遺編號;Ⅳ-29 申報地區;福建省漳州市 非遺類別;傳統戲劇 保護單位;南靖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展演中心 |
南靖竹馬戲,福建省漳州市傳統戲劇,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1]
竹馬戲又叫馬藝、馬燈、竹馬燈、竹馬舞,以竹製馬為道具,流行於福建省漳州市漳浦、龍海、東山、雲霄沿海一帶,由民間歌舞「竹馬」發展起來,因表演者身扎竹枝為馬而得名。竹馬戲是在當地民間歌謠、小調、南曲等說唱技藝基礎上,吸收融合了閩南木偶戲、梨園戲的一些音樂唱腔和表演程式逐漸形成。演出時由四個旦角扮演春、夏、秋、冬四個角色,騎着竹馬出場,邊舞弄邊唱曲,其伴奏樂器以琵琶、洞簫、橫笛為主,藝術特點是演員少,節目短,劇目多為反映民間生活的小戲,化妝、道具簡單樸素。
2005年,「南靖竹馬戲」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Ⅳ-29。
歷史淵源
南靖縣金山鎮新村是入閩先祖陳元光玄孫陳君用屯兵的地方,因此,竹馬戲還保存着中原的古風遺俗。竹馬戲是從民間歌舞竹馬燈舞發展起來的。
南靖竹馬戲歷史悠久,相傳系由唐朝的「跑竹馬」演化而來,盛行於漳州、潮州民間。早期演的劇目均為「弄子戲」,只有旦、丑兩個角色,表演粗獷,且幾乎全部是以男女情愛為題材,充滿風趣的打諢和通俗流暢的韻語以及調情、戲弄的動作,在南宋中葉時,被官方視為「淫戲」加以禁演。宋滅亡後,竹馬戲又在南靖山區傳播,清代進入鼎盛時期。
文化特徵
表演活動
每年的正月十三,南靖縣金山鎮新村都要舉行竹馬戲表演活動。其竹馬戲取材於漢代《昭君出塞》的故事。活動時,糊制9隻竹馬,由9個小孩裝扮成昭君、番王、小生、婢女等人物。這9個人物在大鼓、大鑼、小鑼、大鈸、小鈸等打擊樂器的伴奏下,進行着圍場、南蛇游、交麒麟、鉸剪鼓、四柱穿、篦籬仔、疊馬、南蛇脫殼、八仙會陣、各歸洞府、四塊與錢鼓技藝表演,四塊與尾番技藝表演等十二個隊形的變化。舞蹈自始至終都用簡單的一板一眼的節奏。表演時,男角以詼諧逗趣的動作表情與女演員逗情,女演員則以含蓄、柔情的表演,使場面生動活潑。舞蹈完畢,站成一個圓圈,每人唱一段南調,曲調古樸,節拍行緩,旋律細膩纏綿,行腔委婉,有着濃厚的鄉土風采。
表演特徵
竹馬戲以竹製馬為道具。竹馬以竹篾扎形,外蒙紅、黑、赤、青、花、白等多種顏色紙,糊製成馬的形狀。演出時,竹馬的前節掛在演員前齊腹高處,後半部安置在背後齊腰處,看起來演員就像真的騎在馬上,加之騎馬的動作表演,就活靈活現、惟妙惟肖了。演出的陣容有9名演員,演出唱腔為閩南方言歌仔調,也有吸收地方戲曲、時令小調,打擊樂曲也有納入「四平鑼鼓」的曲樂,對白用方言俗語順口溜。演出形式具有濃厚的民俗文化風味。
表演動作
南靖竹馬戲表演動作多集中在上身和面部眉眼傳神上,腳的動作不如手的動作豐富,一般只是上身左右搖擺和扭動。表演時,一出台走「大圓圈」,丑角用「大跳」,生角用「小跳」,女角踏「四角頭」。旦、丑角的表演有一套獨特的程序:旦角手置前胸、腳行蹀步,行進時,腳尖翹起,每步約三寸;手法有指手、分手、啄手、螃蟹手等。「舉天」是旦角特有的動作,表演時用墊腳,雙手舉天。早期旦角演出時常把腳跟提起藏在褲管里,腳尖着地,另裝木蹄,猶如纏足的婦女行走,裊裊娜娜。丑角的基本身段有屈腿、搖肩、雀躍
道具製作
糊制竹馬的製作流程比較講究。
首先準備材料(竹篾):砍伐兩年生毛竹,劈成豎竹篾0.5×0.4厘米×4米(長度)或0.3×1厘米(長度不限)若干條。
其次進行竹馬編制,分馬頭和馬身兩部分。馬頭,由馬脖子、馬頭連成一個整體。脖子由三個直徑15厘米的竹圈,馬頭由五個直徑7—10厘米不等的竹圈,然後由6條長短不一的篾條編製成形。馬頭長41厘米,馬脖子長44厘米。馬身(前後兩塊)用4條長的豎竹篾篇成兩個圓形圈,用4條長73厘米的竹篾綁紮圓圈(兩圓圈距離17厘米)紮成n形馬身狀(兩個),馬前身加捆一竹筒,供活動馬頭用。
然後進行糊紙,白馬用白紙裱底,紅馬用紅紙裱。最後用剪紙的喜、壽、蜻蜒、蝴蝶、雙菱、馬鈴、馬腳等裱飾,這樣竹馬道具才算完成。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南靖竹馬戲舞步套路及音樂賞心悅目,竹馬舞可以豐富和完善舞蹈表演和民間音樂,產生一定的影響和推動作用。竹馬戲是優秀民間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遺存,發掘、搶救、保護竹馬戲,對於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眾的素質、促進精神文明建設,促進構建和諧社會,都能產生促進作用。
傳承人物
林朝元,漢族,漳州市南靖縣人,1941年11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南靖竹馬戲」第一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林朝元的竹馬編制技藝傳承自其父林香水,林朝元自小隨父劈竹篾編竹馬,熟練掌握編竹馬技藝,成為該技藝第十四代傳承人。林朝元曾參加漳州市建郡1300周年慶典活動。參加福建省音舞節的比賽,獲創作、演出三等獎。林朝元的竹馬編制技藝一脈相承,只在直系親屬間傳承。作為祖傳技藝,林朝元已將竹馬編制技藝傳給兒子。
何孝智,漢族,漳州市漳浦縣人,1930年10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南靖竹馬戲」第一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何孝智作為解放後第一批竹馬戲傳承人,向老前輩林金泉、林旺壽、林與治、林順天、林文良等學習竹馬戲。代表性劇目有《跑四美》《唐二別妻》等。何孝智於1957年參加漳州市戲曲演出比賽,1958年赴省城參加現代戲匯演,1989年赴省城參加建國40周年演出。
林如柏,漢族,漳州市南靖縣人,1927年11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南靖竹馬戲」第三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林如柏14歲參加竹馬戲表演,得到老藝人林香水,林慶亮的指導,同時又學習竹馬戲的配樂鑼鼓。林如柏編導竹馬戲的代表曲目有《昭君出塞》《呂蒙正》《孟姜女》等。幾十年來,他傳承教學帶出徒弟200多人。20世紀80年代,林如柏帶領竹馬戲團參加南靖縣大型踩街活動,獲得優秀節目獎;20世紀90年代,林如柏帶領竹馬戲團參加漳州市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大型踩街、南靖縣慶祝土樓申遺成功等文藝活動。
林傑煒,1994年出生於南靖縣金山鎮新村村,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南靖竹馬戲」縣級代表性傳承人。自幼隨其祖父「竹馬戲」省級傳承人林朝元學習「竹馬戲」表演和製作技藝。
社會影響
表演活動
2019年8月14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精品劇目竹馬戲《黃道周》巡迴演出首場在東山縣人民會堂舉行。
榮譽表彰
1991年,南靖縣編排《竹馬舞》參加省音樂舞蹈巡迴演出獲一等獎及漳州市創作表演一等獎。
《黃道周》劇目由漳浦縣竹馬戲(薌劇)傳承保護中心創作編排,該劇曾獲得福建省第七屆百花文藝獎、福建省第25屆戲劇會演劇目一等獎。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南靖省級「非遺」傳統竹馬戲 300年傳承濃濃「古早味」 , 台海網 2018-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