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雄市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雄市博物館成立於1982年,屬自然歷史類博物館,館舍於2003年重建,2004年10月竣工,新館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館內設有革命歷史、古生物、歷史文物[1]民俗文物等基本陳列,以豐富的實物、圖片、模型及文字資料,生動反映了南雄光榮的革命鬥爭歷程和自然、歷史文化遺產。南雄是着名的革命老區,1929年1月至1930年4月,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分別率紅四軍、紅五軍進入南雄,領導南雄人民開展武裝鬥爭。

發展歷史

《南雄革命歷史展覽》反映了南雄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光榮的革命鬥爭歷程。

南雄是着名的革命老區,1929年1月至1930年4月,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分別率紅四軍、紅五軍進入南雄,領導南雄人民開展武裝鬥爭。1932年7月,毛澤東、朱德、王稼祥等同志在南雄指揮了着名的「水口戰役」,給國民黨陳濟棠部以重創。1935年3月,紅軍長征後,項英、陳毅從中央蘇區來到南雄油山,領導了南方三年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在這片土地上曾先後湧現出李樂天、鍾蛟蟠、曾昭秀等着名的革命烈士,他們用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譜寫了可歌可泣的革命詩篇,成為南雄人民的驕傲。博物館展出的大量革命文物如紅軍標語、紅軍鍋、土槍、土炮及烈士遺物等,是我黨我軍和南雄人民戰鬥歷程的光輝見證。1995年,市博物館被中共韶關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館藏文物

建在南雄縣城內三影塔腳下,館內通過實物、圖片和文字資料,展示了南雄古生物化石的出土情況,再現了7000年前的恐龍世界。

在南雄紅層中埋藏着很多恐龍蛋化石和恐龍化石[2],館內展出有霸王龍、短棘南雄龍、南雄小鴨嘴恐龍及成窩的恐龍蛋化石。南雄紅層古生物動物群化石的重要發現,說明我國化石層位多,品種極其豐富,結束了我國新生代地層中古新世階段科研長期處於空白的狀態,並使我國成為目前世界上擁有最完整古新世地層剖面的國家。

視頻

南雄市博物館 相關視頻

走進廣東韶關南雄博物館,探尋粵北小城的前世今生!
5.19南雄迎接國際博物館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