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陽市南泰路第一初級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站酷網 的圖片

南陽市南泰路第一初級中學把以人為本,構建和諧人際關係,作為校園文化[1]建設的中心任務。首先學校搭建民主平台, 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管理氛圍, 讓教師學生都參與學校的決策與管理, 讓教師感到「家」的溫暖,不以行政命令壓制教師的個性[2],讓教師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給學生一片能夠自由發揮才能的空間。

校園諮詢

南陽市南泰路一初中校長張坤一行蒞臨鄧州市「雷鋒中學」參觀訪問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5月1日上午,鄧州市林扒鎮一初中(雷鋒中學)迎來了幾位特殊的客人,他們是南陽市南泰路一初中校長張坤,鄧州編外雷鋒團團長宋清梅、雷鋒廚師營營長彭勛功等。

林扒鎮一初中校長王光彥給客人們講述了學校與雷鋒的淵源:1960年8月,鄧州市一批青年應徵入伍到瀋陽軍區工程兵十團,他們和雷鋒同志在一個團隊工作、學習、生活,耳聞目睹了雷鋒同志的先進事跡。當時雷鋒的戰友鄧州籍有560名,其中林扒鎮有61人,他們轉業後回到家鄉,把傳承雷鋒精神作為一生的崇高追求,用雷鋒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在這61人中就有鄧州雷鋒編外團團長宋青梅,政委姚德奇。其中宋青梅和雷鋒同志是一個連隊,在一起生活、工作了兩年多,他從普通士兵到班長、排長、連長,一直干到雷鋒團第九任團長,1985年復員轉業回到鄧州,轉業不轉色,時時學雷鋒,處處講雷鋒,在他的帶動下1997年鄧州市成立了「鄧州編外雷鋒團」,現有志願服務人員2萬餘人。。林扒鎮一初中利用這得天獨厚的資源,聘請雷鋒的戰友宋青梅、姚德奇、張天玉、林雲亭、鄧景順等做學校的輔導員,經常到學校做報告,現身說教,深入到班級輔導學生。讓雷鋒精神在校園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1962年2月,瀋陽軍區首屆團代會在瀋陽召開。宋清梅是全團共青團員選出的代表,雷鋒是特邀代表,兩人作為同團戰友結伴參會,自然會有更多的交集。團代會結束,宋清梅請雷鋒簽名留言,雷鋒端端正正地在宋清梅的筆記本上寫下:「親愛的宋清梅同志,送你幾句話:一個革命者,就應該把自己的畢生精力和整個生命,為人類的解放事業——共產主義全部付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