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紅門行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紅門行宮
圖片來自sohu

南紅門行宮,俗稱南宮,位於北京市大興區瀛海鎮南宮村路西,是南苑的四大行宮之一(其他三個是新衙門行宮舊衙門行宮團河行宮)。現已無存。

簡介

日下舊聞考》卷七十五《國朝苑囿南苑二》記載:[1]

南宮,宮門二重,前殿五楹,後殿五楹,再後西正室三楹。(《南苑冊》)臣等謹按:南宮在南紅門內里許,門對苑牆。康熈五十二年建。前殿內御題額曰:「芳甸怡春」,聨曰:「暎窗黛郁千年樹,挿架芸芳四庫書。」西間為佛室,聨曰:「大自在因臻最上,妙觀察智悟真如。」後殿御題額曰:「景湛清華」,聨曰:「淥水亭前羅帶繞,碧山窗外畫屏開。」又聨曰:「樹將暖旭輕籠牖,花與香風併入簾。」三卷房東間額曰:「暢遠襟」,聨曰:「景欣孚甲含胎際,春在人心物性間。」西間聨曰:「草木愜生意,風泉清道心。」後間聨曰:「入目景光渾似舊,得心興會每殊前。」再後西正室聨曰:「愜心雅得個中趣,澄景憑催象外詩。」內間額曰:「理趣」。

乾隆七年御製秋夕於南紅門行宮對月有作:去歲龍沙試秋獮,關山月色閒吟遣。今宵桂魄還分明,離宮照我無限情。誰知幾缺復幾圓,暗換今年與去年。去年月即今年月,何必視昔空悵然。白露瀼瀼衣袂冷,倚楹相對忘懐永。

乾隆十八年御製南紅門行宮晩坐詩:旋蹕臨南苑,行宮憩息便。庭軒信瀟灑,書史足周旋。窗紙今宵朗,壁題前度懸。治(平聲)平何所就,睫眼又三年。(不到南苑者,蓋三年矣。)

乾隆二十八年御製暢遠襟軒詩:詭石弗羅墀,縱觀雅得宜。盆花仍焙蕊,樹葉未抽枝,適才臨春仲,無過坐片時。遠襟付誰暢,虛室不言知。

乾隆四十一年御製暢遠襟軒口號:曲室迴廊四面圍,循名軒額似相違。暢懐近遠寧因此,笑屬多言辨是非(去聲)。

臣等謹按:南紅門行宮暨暢遠襟軒御製詩,謹繹有關紀述事實者,恭載卷內,余不備錄。

南紅門行宮位於「南紅門內里許」,即如今的大興區南宮村路西。南紅門行宮建於清朝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有宮門兩重,坐北朝南,門對着南苑的苑牆。前殿五楹,御題額曰「芳甸怡春」。西間是佛室。後殿五楹,御題額曰「景湛清華」。三捲房東間題額曰「暢遠襟」,內間題額曰「理趣」。南紅門行宮為清朝皇帝在南苑晾鷹台大閱時的駐蹕處。康熙帝乾隆帝等皇帝巡幸畿甸、閱視永定河工時,多在此駐蹕。

說明

清朝光緒二十六年八月(1900年),八國聯軍洗劫南苑時,焚毀南紅門行宮。如今北普陀影視城內尚存一塊石刻,為南紅門行宮的遺物。[2]

參考文獻

  1. 于敏中,日下舊聞考,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
  2. 李丙鑫,北京皇家苑囿南海子(下),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北京文史資料精選·大興卷,北京出版社,2006年. [2014-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