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沙探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沙探秘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書名: 南沙探秘

作者: 斯雄

出版社: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2年5月

南沙探秘,作者斯雄,出版時間2012-5。出版社: 人民日報出版社[1]

內容簡介

斯雄編著的《南沙探秘》將關注的目光投向我國廣闊的海洋國土,

系統而全面地展現了南沙群島的歷史和現實。作為人民日報高級編輯,作者以資深記者專業的新聞視角系統地梳理《人民日報》自創刊以來關於南沙群島的報道資料,用客觀真實的新聞史料,權威清晰呈現南沙問題的歷史由來和與周邊國家歷史紛爭的來龍去脈,反映我為保衛南沙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堅定鬥爭。更為難得的是,作者以親臨南沙的寶貴採訪經歷,深入報道駐守南沙官兵的真實生活,探索官兵的心路情感,描繪出一幅生動又真實、立體而感人至深的南沙衛士群像。

《南沙探秘》既有對南沙爭端歷史的"百科全書"式的系統展現,又有對南沙群島駐守官兵的近距離描繪,引導讀者關注南沙、走近南沙,是喚起讀者國防意識特別是海洋國土觀念的厚重之作。

作者簡介

斯雄,本名朱思雄,湖北洪湖人,人民日報高級編輯。198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以編報紙、辦雜誌為主業,業餘寫作散文隨筆,兼及時評。曾被人民網評為"最受網友關注的十大網評人"。著有《遊方記》、《盛開的紫荊花--一個內地記者眼中的香港》、《香港回歸十年志(2003卷)》、《平等的目光》等,中央電視台《親歷?見證》欄目為其拍有紀錄片《雙城故事:愛在他鄉》。

在線閱讀部分內容

1946年5月5日,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機關報《人民日報》創刊。1948年6)115日與中共晉察冀中央局機關報《晉察冀日報》合併為中共華北中央局機關報《人民El報》,代中共中央機關報。1949年8月1日轉為中共中央機關報,出版至今。《人民日報》作為黨中央機關報,其報道的權威性,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也無論在國際還是國內,都是毋庸置疑的。這次去南沙群島採訪之前,我從互聯網上搜索了有關南沙群島的資料。在南沙期間,聽說了很多與南沙有關的情況t回來之後,又看了幾本有關南沙群島的公開出版物,自認為對南沙的情況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但是,畢竟有關南沙群島的公開資訊還是有限,而且在某種程度上,講南沙群島問題多少還是有些敏感,即使我了解了很多情況,也不一定適合寫出來。於是,我想到檢索一下《人民日報》有關南沙群島的報道,希望從中受到啟發。 檢索的結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從1946年開始,《人民日報*對南沙群島的報道相當全面,基本上覆蓋了所有與南沙群島有關的重大問題。南沙群島問題,涉及中國主權,中國政府和台灣當局在此問題上從一開始就是高度一致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尚未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之前,中國政府就始終關注南沙群島問題,通過外交等多種途徑,就國際上與此有關動向,及時表明態度。之後,與南沙群島有關的軍事、外交鬥爭,基本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出面,這些在《人民日報》上都有充分反映。從《人民日報》對南沙群島的報道來看,大致經歷了這麼幾個重要的階段:第一階段(1946--1959:-)--聲明:主要是兩件大事,--X4日和約和舊金山會議,有關南沙群島歸屬問題的表述;二是1956年南越當局和菲律賓"狂人"對南沙群島提出主權要求。這期間,中國政府發表的外交聲明,對南沙群島主權問題,已經做了相當充分的闡述。第二階段(1960--1979年)--論戰:中國從南越政權手裡收復西沙群島,對整個南海諸島的主權問題都做了闡述,並與越南政府進行多次交鋒和論爭。第三階段(1980-1989年)--進駐:一是中國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洋委員會要求在南沙建立海洋觀測站,隨後進駐南沙各礁;二是中越之間爆發"3·14海戰"。這期間,中國政府重點批駁了越南外交部有關西沙和南沙群島主權的兩個白皮書,以聲明、備忘錄和學術論證的形式,發表多篇長篇文章,對此做了迄今為止最全面、最權威的論述。此後的外交聲明等內容,大都沒有超出這個範圍。第四階段(1990一1999年)--擱置:20世紀90年代,一是中國提出"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二是中國和菲律賓之間在美濟礁發生"5·13"事件。此期間,"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倡議雖然得到一定的響應,但周邊各國在南沙動作始終不斷。第五階段(2000一2010年)--開發:所涉各方不再過多進行有關主權的外交爭論,軍事侵占也基本停止,而是轉入推進南沙島礁的民事化進程。所有這些重大事件,《人民日報》都有涉及,並且都有充分的報道。可以這麼說,相當一段時間以來,所有涉及南沙群島主權的論爭,在這之前,都可以在《人民日報》上找到相當全面和權威的闡述。為了閱讀方便,我把《人民日報》這60多年有關南沙群島的報道,按時間段分開,以大事記的形式進行了整理,同時根據每一個時期發生的重要事件及其不同的特點,做了一點簡單的分類,少數幾個地方因為事件的相關性作了個別調整,但基本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排列下來。為了能讓讀者更深入地了解當時的一些情況,《人民日報》上的一些重要報道和文章,我都儘可能地予以全文轉載,在個別報道的後面,我作了一些相關資料的補充,以期讀者可以更清楚了解南沙群島的歷史和現實的狀況。通過檢索《人民日報》上有關南沙群島的報道,我們基本可以把握有關南沙群島問題的產生、發展走向的脈搏,從而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確定認識南沙、保衛南沙、開發南沙、建設南沙的決心和信心。第一階段:聲明 1946年5月,正處於解放戰爭期間,國共雙方都忙於戰事。1945年抗戰勝利後,根據《開羅宣言》和Ⅸ波茨坦公告》,當時的國民政府在收復台灣之後,立即組織以海軍為主的力量,協助廣東省政府,南下接管南海諸島。1946年10月,國民政府任命廣東省政府顧問麥蘊瑜為接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專員,任命林遵為艦艇編隊總指揮,率領"永興"號獵潛艦、"中建"號坦克登陸艦、"太平"號驅逐艦、"中業"號登陸艦四艘艦艇負責進駐南海諸島。12月12日"太平"號驅逐艦抵達太平島附近海域,經登島偵查沒有發現島上殘留日軍,麥蘊瑜和林遵等一行於當天下午登上太平島。與此同時,"中業"號登陸艦也派員登上中業島。12月14日,由麥蘊瑜專員主持,舉行了接收南沙群島的儀式,宣布太平島、中業島等島嶼歸屬中國廣東省政府管轄,在太平島上設立南沙群島管理處,並派兵駐守在太平島,正式行使管轄權。此前,當地漁民稱太平島為黃山馬,稱中業島為鐵峙島,進駐後,遂以太平艦、中業艦為之命名。1950年6月台灣當局曾將駐守太平島的部隊撤回台灣。 新中國成立後,南沙群島連同西沙、東沙、中沙群島,屬廣東省管轄。例如,1950年8月3日《人民日報》第3版上的《廣東省工作報告(1950年6月27日在政務院第三十八次政務會議上的報告)》署名為"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葉劍英",報告的第二段提到"廣東全境,有大陸,有海島如東沙群島區、西沙群島區、中沙群島區、南沙群島、萬山群島等區"。P11-1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