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芮城城隍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南庙)
前往: 導覽搜尋

芮城城隍廟,位於山西省芮城縣城永樂南街,俗稱南廟。城隍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創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明清兩代多次修葺。

芮城城隍廟,1985年再次維修。建築面積159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宋代大殿,元代享亭,清代的獻殿、寢殿及配房[1]。廟內有歷代收藏的北魏北周、清的碑刻、造像、墓志銘98通,為珍貴史料

布局結構

大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前檐柱頭斗栱五鋪作,雙下昂,昂為劈竹式,螞蚱形耍頭。享亭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前檐柱粗大,柱頭卷剎明顯,殿內無金柱,柱樑砍制粗糙,未經任何加工,元代手法明顯。獻殿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單檐卷棚頂,前檐插廊,中部辟門通大殿。寢殿位於最後,面闊五間,進深二間,單檐懸山頂,寢殿位於最後,面闊五間,進深二間,單檐懸山頂。

獻殿與享亭之間是東西廂房,左右對稱,面闊九間,進深一間。獻殿面闊五間,進深二間,外露四根明柱,前檐還有插廊,中部辟門通往大殿,卷棚頂,為清代所建。

大殿進深

最精彩的當屬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柱頭有卷剎,柱體有側角,柱頭斗拱為五鋪作雙下昂形制。屋頂舉折平緩,斗拱碩大,拱瓣清晰,為典型的宋代規制。

歇山部分的「二龍戲珠」琉璃懸版為明代製作,富麗堂皇,端莊肅穆,琉璃鴟吻及琉璃脊飾色彩絢麗、精美絕倫,系古建築中的罕見之作。大殿形制古樸典雅,雄偉壯觀,雖經歷代維修更換過少量構件,但大木構件及斗拱仍為宋代遺物。它屹立在這組建築群中間,仿佛一位貴夫人,那種雍容華貴自不待言。

珍貴文物

碑郎里收集陳列有北魏、北周、隋、唐、宋、元至明、清的歷代名碑、造像碑、墓志銘等98通[2],對研究我國古代文化具有極為珍貴的參考價值。館藏文物還有大型通景堆絹《郭子儀誕辰祝壽圖》屏,吳鎮、米芾董其昌等名家墨筆畫卷,以及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所贈佩劍等珍貴文物。

徜徉在這裡,從一磚一石中,從那些梁架與斗拱間,古文化的濃鬱氣息撲面而來。 芮城城隍廟大殿為五開間,進深六椽,五椽栿對劄牽設前槽柱。檐柱頭「鈍卷殺」明顯;檐下斗栱柱頭補間相同,均為五鋪作單杪雙下琴面假昂,仿真昂刻鑿精細,足以亂真;斗欹部幽較深,栱臂彎曲和諧圓潤。

殿內劄牽上置駝峰並托腳承下平榑;前後檐盡間補間後尾和山面補間後尾相交,置於大角梁的後尾之上,再以坐斗承托相交的襻間枋;明次間補間的後尾上以坐斗壓在下平榑下。用材纖細,構造精幹。

歷史意義

芮城城隍廟始建於宋大中祥符年間(一零零八年~一零一六年),元、明、清屢有修葺。現存大殿為宋代原構,享亭為元代建築,余皆清代所建。廟坐北朝南,兩進院落。

中軸線依次為享亭、獻殿、大殿、寢殿。前院東西兩側為廊房,後院東西兩側為廂房。大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前檐柱頭斗栱五鋪作,雙下昂,昂為劈竹式,螞蚱形耍頭。享亭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前檐柱粗大,柱頭卷剎明顯,殿內無金柱,柱樑砍制粗糙,未經任何加工,元代手法明顯。獻殿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單檐卷棚頂,前檐插廊,中部辟門通大殿。

視頻

芮城城隍廟 相關視頻

芮城故事——話說城隍廟
航拍動感的芮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