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半邊蓮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半邊蓮

半邊蓮屬(拉丁學名:Lobelia L.),桔梗科,半邊蓮亞科草本或亞灌木植物;葉互生,有時作蓮座狀排列;花兩性,單生於葉腋內或排成頂生的總狀花序或穗狀花序;花冠左右對稱,花絲分離而花葯合生。

半邊蓮屬全世界約380種,主要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區域,以非洲最多,美洲次之,少部分在亞洲及大洋洲,中國有20多種,主產長江以南各省,雲南有15種。該屬可供藥用的植物較多,有涼血解毒、利尿消腫之功效,民間用以治療晚期血吸蟲腹水、肝炎水腫、肝硬化腹水、腎炎水腫、毒蛇咬傷、氣管炎、腮腺炎以及跌打損傷。該屬植物含有半邊蓮類生物鹼,顯示了其在分類學和藥用價值的特殊性。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 半邊蓮屬
  • 拉丁學名; Lobelia L.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 目; 桔梗目
  • 科;桔梗科
  • 亞 科;半邊蓮亞科
  • 屬;半邊蓮屬
  • 拼音名; banbianlianshu
  • 中國植物志; 73(2):145

形態特徵

草本,有的種下部木質化;在非洲和夏威夷群島,有的種樹木狀。

葉互生,排成兩行或螺旋狀。花單生葉腋(苞腋),或總狀花序頂生,或由總狀花序再組成圓錐花序。

花兩性,稀單性(一些澳大利亞的種為雌雄異株);小苞片有或無;花萼筒卵狀、半球狀或淺鍾狀,裂片等長或近等長,極少二唇形,全緣或有小齒,果期宿存;花冠兩側對稱,背面常縱裂至基部或近基部,極少數種花冠完全不裂或幾乎完全分裂,檐部二唇形或近二唇形,個別種所有裂片平展在下方(前方),呈一個平面,上唇裂片2,下唇裂片3,裂片形狀及結合程度因種而異;雄蕊筒包圍花柱,我國種類均自花冠背面裂縫伸出,花葯管多灰藍色,頂端或僅下方2枚頂端生髯毛;柱頭2裂,授粉面上生柔毛;子房下位、半下位,極少數種為上位,2室,胎座半球狀,胚珠多數。

蒴果,成熟後頂端2裂。種子多數,小,長圓狀或三棱狀,有時具翅,表面平滑或有蜂窩狀網紋、條紋和瘤狀突起。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 4000米以下的潮濕地或池沼地。

地理分布

分布各大陸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特別是非洲和美洲,少數種延伸到溫帶,歐洲只有2種。全屬350餘種,中國有19種,除山梗菜(L. sessilifolia)外,均產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

下級分類

  • 半邊蓮亞屬 Subgen. Isolobus (A. DC.) Lian
  • 半邊蓮Lobelia chinensis Lour.
  • 類半邊蓮亞屬Subgen. Lobelia
  • 全髯組Sect. Holopogon Benth.
  • 短柄半邊蓮Lobelia alsinoides Lam.
  • 假半邊蓮Lobelia hancei H. Hara
  • 頂花半邊蓮Lobelia terminalis C. B. Clarke
  • 卵葉半邊蓮Lobelia zeylanica L.
  • 大花卵葉半邊蓮(變種)Lobelia zeylanica L. var. lobbiana (Hook.f. & Thomson) Y. S. Lian
  • 卵葉半邊蓮(原變種)Lobelia zeylanica L. var. zeylanica
  • 下髯組Sect. Lobelia
  • 海南半邊蓮Lobelia hainanensis E. Wimm.
  • 翅莖半邊蓮Lobelia heyneana Schult.
  • 山梗菜亞屬 Subgen. Tupa (G. Don) E. Wimm.
  • 密毛山梗菜Lobelia clavata E. Wimm.
  • 狹葉山梗菜Lobelia colorata Wall.
  • 思茅狹葉山梗菜(變種)Lobelia colorata Wall. var. baculus E. Wimm.
  • 狹葉山梗菜(原變種)Lobelia colorata Wall. var. colorata
  • 長萼狹葉山梗菜(變種)Lobelia colorata Wall. var. dsolinhoensis E. Wimm.
  • 江南山梗菜Lobelia davidii Franch.
  • 江南山梗菜(原變種)Lobelia davidii Franch. var. davidii
  • 廣西山梗菜(變種)Lobelia davidii Franch. var. kwangsiensis (E. Wimm.) Y. S. Lian
  • 四川山梗菜(新變種)Lobelia davidii Franch. var. sichuanensis Y. S. Lian
  • 微齒山梗菜Lobelia doniana Skottsb.
  • 直立山梗菜Lobelia erectiuscula H. Hara
  • 柳葉山梗菜Lobelia iteophylla C. Y. Wu
  • 線萼山梗菜Lobelia melliana E. Wimm.
  • 毛萼山梗菜Lobelia pleotricha Diels
  • 少花山梗菜Lobelia pleotricha Diels var. cacumiflora Y. S. Lian
  • 毛瓣山梗菜(變種)Lobelia pleotricha Diels var. handelii (E. Wimm.) C. Y. Wu
  • 毛萼山梗菜(原變種)Lobelia pleotricha Diels var. pleotricha
  • 塔花山梗菜Lobelia pyramidalis Wall.
  • 西南山梗菜Lobelia seguinii H. Lév. & Vaniot
  • 山梗菜Lobelia sessilifolia Lamb.
  • 大理山梗菜Lobelia taliensis Diels

特徵描述

類半邊蓮亞屬Subgen. Lobelia 矮小草本,莖平臥或直立,直立者高一般不逾50 (60) 厘米。 花冠二唇形,上唇2裂片一般明顯小,直立或下彎,下唇裂片平展。 全髯組Sect. Holopogon Benth. 所有花葯頂端均密生髯毛。 下髯組Sect. Lobelia 僅下方2枚花葯頂端生筆毛狀髯毛。 半邊蓮亞屬Subgen. Isolobus (A. DC.) Lian 花冠所有裂片平展在下方,呈一個平面。 山梗菜亞屬Subgen. Tupa (G. Don) E. Wimm. 粗壯草本,亞灌木或灌木狀,一般高在60厘米以上;花冠近二唇形,裂片先端近等長或上唇裂片稍長於下唇裂片。

主要價值

該屬物種半邊蓮是傳統草藥 性味歸經 甘,平。 ①《綱目》:辛,平,無毒。

②《生草藥性備要》:味甜,性平。

③《本草求原》:甘淡,平。歸心;肺;小腸經。

功能主治

利水,消腫,解毒,治黃疸,水腫,臌脹,泄瀉,痢疾,蛇傷,疔瘡,腫毒,濕疹,癬疾,跌打扭傷腫痛。用於大腹水腫、面足浮腫、癰腫疔瘡、蛇蟲咬傷、晚期血吸蟲病腹水。

  • ①《綱目》:治蛇虺傷,搗汁飲,以滓圍塗之。
  • ②《生草藥性備要》:敷瘡,消腫毒。
  • ③《嶺南採藥錄》:治魚口便毒,跌打傷瘀痛,惡瘡,火瘡,搗敷之。
  • ④《中國藥植志》:治血吸蟲病腹水。
  • ⑤《福建民間草藥》: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 ⑥《陸川本草》:解毒消炎,利尿,止血生肌。治腹水,小兒驚風,雙單乳蛾,漆瘡,外傷出血,皮膚疥癬,蛇蜂蠍傷。
  • ⑦《南寧市藥物志》:消腫解毒。治疳積和疔瘡初起。
  • ⑧《中國藥植圖鑑》:煎服治風濕性神經痛,頭暈。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或搗汁服。外用:搗敷或搗汁調塗。

注意事項

《江西民間草藥驗方》:虛症忌用。

各家論述

  • ①《綱目》:治蛇虺傷,搗汁飲,以滓圍塗之。
  • ②《生草藥性備要》:敷瘡,消腫毒
  • ③《嶺南採藥錄》:治魚口便毒,跌打傷瘀痛,惡瘡,火瘡,搗敷之。
  • ④《中國藥植志》:治血吸蟲病腹水。
  • ⑤《福建民間草藥》: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 ⑥《陸川本草》:解毒消炎,利尿,止血生肌。治腹水,小兒驚風,雙單乳蛾,漆瘡,外傷出血,皮膚疥癬,蛇蜂蠍傷。
  • ⑦《南寧市藥物志》:消腫解毒。治疳積和疔瘡初起。
  • ⑧《中國藥植圖鑑》:煎服治風濕性神經痛,頭暈。

現代研究

化學成份

生物鹼

半邊蓮屬植物含有生物鹼、黃酮甙、皂甙、氨基酸等。該屬植物主要含有哌啶類生物鹼,七十年代以前主要集中於生物鹼的分離研究,曾分離得到山梗菜鹼(Lobeline)、山梗菜酮鹼(Lobeline)、山梗菜醇鹼(Lobelanine)、異山梗菜酮鹼(iso lobelanine)等。由於生物鹼具有中樞興奮劑作用, 早年對其研究曾一度活躍, 後由於未能製成臨床藥物而冷落下來。隨着分離分析手段的發展,北大張明哲等從雲南產半邊蓮屬植物紫燕草(Lobelia hybrida) 全草中分離得到八種生物鹼成分,其中去氫山梗新鹼(dehydro lelobanono line)為新化合物,張明哲等又從江南山梗菜(Lobeliadavidii Frarch. )中分離得到另一新生物鹼山梗新鹼(L elobanono line)兩個新化合物均含有哌啶環。

多炔類化合物

Kanji Ishimaru等在對藥用植物毛狀根培養的次生代謝產物研究中發現,從Lobelia inflata L.的毛狀根組織培養物中,除得到預期產物生物鹼Lobeline外,還分離到兩個新多炔類化合物Lobetyolin和Lobetyol, 二者均含有一個共軛的二炔結構,該研究小組又從Lobelia inflata L. 毛狀根培養物中再次分到一個新的多炔類化合物Lobetyolin,分子內含有一個葡二糖單元。在此之前,從未見有任何從半邊蓮屬植物中分離到具有抗癌活性的多炔類成分的報導。

皂甙

隨着分離手段和波譜技術的迅速發展,對半邊蓮屬植物化學成分的研究已擴展到皂甙類成分的分離和鑑定。1977年,Yoshitama從Lobeliaerinus的藍紫色花瓣中分離到一個複雜的花青苷色素,這種色素在中性水溶液中很不穩定。後來Tadao Kondo 等人從花中又分離到兩個花青苷色素,與化合物相反,這兩個色素在中性水溶液中能穩定存在,並且可能通過分子內三明治式重疊形式而存在。

藥理作用

該屬植物具有多種半邊蓮類生物鹼,有中樞興奮劑作用,是重要的神經膽鹼受體激動劑。山梗菜鹼Lobeline為中樞興奮藥,臨床用於治療呼吸衰竭,如新生兒窒息,麻醉藥中毒等。作用短暫,無蓄積性,可重複注射。其藥理作用與煙鹼頗為類似,能興奮頸動脈化學感受器,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劑量較大則直接興奮呼吸中樞,還能興奮延腦的迷走中樞(引起心率減慢)、嘔吐中樞,對神經節先興奮後麻痹。對橫紋肌有箭毒樣作用。口服可引起嘔吐,故中毒者死亡例較少。少量有祛痰作用,曾用以治療呼吸道疾患(興奮呼吸)。在豚鼠試驗中,有抑制ADP等所致的血小板凝聚作用。曾報道製成一種長效片劑作為戒煙藥而申請了專利。中藥半邊蓮的利尿作用顯著而持久,能增加尿量和水的排出,同時還有解毒消腫之功效,臨床用於治療晚期血吸蟲腹水、肝硬化腹水、毒蛇咬傷,諸瘡腫毒等。另據報道,從半邊蓮屬植物L.inflata中分離到的棕櫚B-香樹素酯,通過對老鼠中樞神經系統作用的研究表明,它具有類似mianserin作用類型的抗抑鬱活性。

該屬討論

關於這個屬與銅錘玉帶屬 Pratia 的分合問題,自 A. de Candolle (1839) 首先以蒴果和漿果劃分為兩個屬以來, F. E. Wimmer(1957)的專著以及中國已出版的一些書中,均以兩個屬對待;但是 Moeliono 和 Tuyn 在《馬來西亞植物志》(Fl. Malesiana) 中說,他們研究了 Pratia angulata 的采自馬來西亞及亞洲其它地區的大量標本,看到其成熟的果實,有許多特徵表現出不能分開的、各種各樣的過渡類型,在馬來西亞東部,肉質的果皮變得乾燥而且薄,幾乎成膜質的,脈也更加明顯,果實的頂端由平坦變得凸起,傾向於2裂,還有其它一些特徵也有類似情況,他們的結論是半邊蓮屬與銅錘玉帶屬有密切的親緣關係,應該合併成為一個屬:半邊蓮屬 Lobelia。

中國植物志編委也把峨眉紫錘草 Pratia fangiana 與柳葉山梗菜 Lobelia iteophylla 作了比較,的確二者外形酷似,花冠長短及裂片的形狀亦相似,峨眉紫錘草果實的頂端也變得凸起,果皮乾燥而薄,這說明兩者有着密切的親緣,但考慮到果實的開裂與否,會涉及種子傳播方式的根本改變,銅錘玉帶屬植物果實的頂端到底還是傾向於平坦,花萼上脈紋模糊不清,且分布更集中於大洋洲和東南亞地區,所以中國植物志編委仍以兩個屬並立。[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