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千鈞一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千鈞一髮,漢語成語,拼音qiān jūn yī fà,鈞:古時的計量單位;以三十斤為一鈞。意思是指千鈞重物用一根頭髮繫着,用來形容情況非常危機,隨時可能爆發。比喻情況萬分危急。[1]

出處 

《漢書·枚乘傳》:「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懸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

示例】:

1.唐·韓愈《與孟尚書書》:「其危如一髮引千鈞。」

2.宋·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丙子輪對札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請於上帝,假手韃靼,連歲屏除,岌岌之千鈞一髮矣。」

3.明·方孝孺《吳氏二賢母哀辭》:「引千鈞兮一發,以手障兮驚瀾。」

4.楊沫《青春之歌》一部十五章:「正在這千鈞一髮的緊急關頭,那捉女學生的警察猛地被一個人一腳踢出好遠去。」

相關詞語 

【近義詞】:危在旦夕

【反義詞】:安然無恙、 安如磐石

典故 

公元前154年,即漢景帝劉啟即位的第三年,吳王劉濞因不滿朝廷逐步削弱諸侯王封地,糾集楚、趙、膠東、膠西、濟南、淄川等6個諸侯王,打着「清君側,誅晁錯」(因為晁錯力主削藩)的旗號,起兵叛亂。史稱「吳楚七國之亂」。

據東漢班固的《漢書·枚乘傳》記載,西漢初年着名的辭賦家枚乘,最初在吳王劉濞的宮廷里任郎中(當時的一種官職)。在劉濞一開始圖謀反叛時,枚乘就堅決反對,他寫了《諫吳王書》來勸阻吳王叛亂。他寫道:「現在形勢非常危急,好像一根細線懸於高空,掛着千鈞重的東西,而且下臨深潭,細線隨時都有斷裂的危險。」但是,吳王劉濞根本不聽他的勸告,執意起兵叛亂。枚乘無奈之下,只好跑到梁孝王那裡避險。

景帝為了求得一時苟安,不顧多年對晁錯的寵信,昧着良心,誅殺了晁錯。景帝殺了晁錯以後,就派袁盎以太常官職出使吳國,告知已殺晁錯,並恢復被削封地,要求吳王劉濞退兵。這時劉濞已打了幾個勝仗,奪得了不少地盤。和袁盎同去的宗正先見劉濞,要他拜受詔書。劉濞狂妄地大笑說:「我已為東帝,還拜什麼詔書?」於是不肯見袁盎,卻把他留在軍中,想讓袁盎參加叛軍,任命他為將領,袁盎不肯。吳王劉濞就派一名都尉帶五百兵把袁盎圍守在軍中,還想把他殺了。袁盎得到消息後,連夜逃出吳軍營地,最後回到長安。這樣,吳王劉濞就自己揭穿了所謂「清君側」是一個騙局。

這時,從前線回長安來匯報軍情的校尉鄧公來見景帝。景帝問他:「你從前線回來,聽說晁錯已死,吳楚退兵了嗎?」鄧公說:「吳王謀反,已經準備幾十年了,為削他的封地而發怒,要求誅晁錯,不過是個藉口,本意並不在反對晁錯一個人。現在殺了晁錯,我恐怕天下之士從此閉口,再也不敢說話了。」景帝問:「為什麼呢?」鄧公說:「晁錯擔心諸侯王國越來越強大,朝廷不能控制,所以建議削奪他們的封地,目的是為了加強中央政府的地位,這是對萬世都有利的打算啊。計劃剛剛開始施行,竟全家被殺,這樣對內堵塞了忠臣之口,對外卻為諸侯王報了仇,我認為陛下這樣做是不可取的。」

聽了鄧公的一番精闢的分析,殺了晁錯吳楚仍不退兵的事實後,景帝長嘆一口氣,說:「你說得很對,我也悔恨了。」但後悔已經晚了。於是,晁錯得以平反。不過,這對晁錯來說己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景帝看到用犧牲晁錯和恢復被削封地的妥協辦法不能使吳楚七國退兵,就只有堅決使用軍事手段,來平定叛亂。在周亞夫等路軍隊的攻擊下,吳王劉濞兵敗被殺,其他六個叛王有的畏罪自殺,有的被處死。劉濞經過長期準備發動的叛亂,不到三個月就被徹底粉碎了。枚乘的話應驗了。

後來,人們將枚乘《諫吳王書》中的「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縮成「一髮千鈞」,又作「千鈞一髮」,來比喻形勢非常危急或極其危險。

視頻 

經典成語故事 第31集 千鈞一髮

參考資料 

  1. 千鈞一髮 樂樂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