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網絡 的圖片

千年健,為大血藤科,落葉木質藤本植物大血藤 (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Rehd. et Wils) 的藤莖[1]

別名: 血藤 ,大血藤 ,大活血大血通紅藤紅皮藤紅血藤紅菊花心山紅藤花血藤蕨心藤黃梗藤五花七千年健[2]。主產江西湖北湖南江蘇等地區。

夏秋季採收藤莖,除去枝葉,砍成短節,趁鮮切片,曬乾生用。

目錄

【性味歸經】

苦,平。《四川中藥志》:「性涼,味苦,無毒。」

大腸經。《四川中藥志》:「入、大腸二經。」

功效

清熱解毒,活血止痛[3]

主治

用於腸癰腹痛,熱毒瘡瘍。本品長於清熱解毒,消癰止痛,入大腸經。

善散腸中瘀滯,為治腸癰要藥,也可用於其他熱毒瘡瘍。用治腸癰,常與金銀花、連翹、大黃等藥同用,如紅藤煎。

用治熱毒瘡瘍,常與金銀花、白芷、赤芍等藥同用。

用於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經閉痛經。本品能活血散瘀,消腫止痛。

用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常與骨碎補、續斷、赤芍等藥同用;

用治經閉痛經,常與當歸、香附、益母草等藥同用;用治風濕痹痛,常與獨活、牛膝、防風等藥同用。

紅藤的作用:

紅藤具有清熱解毒,活血通絡,祛風殺蟲的功效;

紅藤適用於腹痛,跌打損傷,痛經,風濕關節疼痛等症;

紅藤配敗醬草,清熱解毒;活血消癰,紅藤配連翹:瀉火清熱;紅藤配苦參,清熱解毒、祛風殺蟲。

1、紅藤治腸癰,生於小肚角,微腫而小腹隱痛不止者是,若毒氣不散,

漸大,內攻而潰,則成大患:紅藤一兩許,以好酒二碗,煎一碗,

午前一服,醉,臥之。午後用紫花地丁一兩許,亦如前煎服,

服後痛必漸止為效。然後以當歸五錢,蟬退、僵蠶各二錢,

天龍、大黃各一錢,石礍蚆五錢(此草藥),老蜘蛛二個(捉放新瓦上,以酒鍾蓋定,外用火煅干存性),

共為末,每空心用酒調送一錢許,日逐漸服自消。(《景岳全書》)

2、紅藤治血虛經閉:紅藤五錢,益母草三錢,葉下紅四錢,香附二錢。水煎,配紅砂糖適量調服。(《閩東本草》)

3、紅藤治急、慢性闌尾炎,闌尾膿腫:紅藤二兩,紫花地丁一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4、紅藤治跌打損傷:紅藤,骨碎補各適量共搗爛,敷傷處。(《湖南農村常用中草藥手冊》)

5、紅藤治風濕筋骨疼痛,經閉腰痛:紅藤六錢至一兩。水煎服。(《湖南農村常用中草藥手冊》)

6、紅藤治小兒蛔蟲腹痛:紅藤根研粉,每次吞服一錢半。(《浙江中醫雜誌》6:1959)

7、紅藤治風濕腰腿痛:紅藤、牛膝各三錢,青皮、長春七、硃砂七各二錢,水煎服。(《陝西中草藥》)

文獻別錄

《本草圖經》:「行血,治血塊。」

《植物名實圖考》:「治筋骨疼痛,追風,健腰膝。」

用法用量

煎服,15~8。

【注意禁忌】

孕婦不宜多服。

現代藥理

本品含鞣質。大血藤煎劑對金黃色萄萄球菌及乙型鏈球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大腸桿菌、白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甲型鏈球菌及綠膿桿菌,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本品與丹參的提取液,實驗證明有防止損傷性腸粘連作用,

本品水溶提取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冠脈流量,

抑制血栓形成,提高血漿cASM水平,提高實驗動物耐缺氧能力,擴張冠狀動脈,縮小心肌梗塞範圍。

參考資料

  1. 紅藤 (大血藤). 財團法人 台灣必安研究所 
  2. 紅藤功效與作用.  壹讀
  3. 紅藤.  台灣中醫藥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