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雁南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北雁南飛》是張恨水的一篇章回體小說,小說講述民國時期一個淒涼的愛情故事,是比較典型的舊式才子佳人小說。

《北雁南飛》1934年2月起連載於上海《晨報》,後由重慶山城出版社多次出版單行本。作者自序:"這部書的命意,很是簡單,讀者可以一望而知。這不過是寫過渡時代一種反封建的男女行為。雖然他們反封建並不徹底,在當時那已是難能的了。我若寫他們反封建而成功,讀者自然是痛快,但事實決不會那樣。"《北雁南飛》以作者少年時在江西三湖鎮私塾的讀書經歷為背景,描寫了少女姚春華與少男李曉秋的愛情悲劇,以真摯的感情,細膩的筆法,令人掩卷嘆息的情節,以及三湖鎮民風、民情、民俗的生動勾畫,為我們提供了曉清江南小鎮的社會情景以及學堂生活實錄,從這些描寫中不難尋覓到作家張恨水走過的足跡。

《北雁南飛》寫於1935年,堪稱張恨水比較嚴格意義上的章回體小說中的精品。小說講述了一個披上了新時代色彩的才子佳人的故事。李小秋從省城到父親任職的江西新淦縣三湖鎮度假,父親卻讓他到當地一個著名的私塾先生姚廷棟處讀半年漢文(約略相當於今人時稱的「國學」)。私塾先生的女兒春華也跟着父親讀書,一對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就這樣滋生了愛情。可是,春華的父母已按傳統禮儀,將她訂了婚配。在清末民初變化的年間,這就意味着是確定、不可變更的事,它關係到家庭乃至整個大家族的名聲。小秋和春華的愛情註定了是一場無望的折磨。最後,春華屈從了父母的設計和安排,嫁為人妻,小秋參加了革命隊伍。當他回到初戀的地方的時候,他說解放來得遲了這種兼有古典才子佳人與自由解放色彩的愛情,顯然是張恨水心中最美好的愛情、幻想與記憶。同時,一方面是為了推動故事的發展,另一方面為了突出自由的色彩,小說還穿插了幫助小秋傳遞書信的毛三嬸漸漸背叛其丈夫毛三叔、尋找到新的歸宿的故事。 《北雁南飛》1934年2月起連載於上海《晨報》, 後由重慶山城出版社多次出版單行本. 小說以作者少年時在江西三湖鎮讀書為背景, 描寫了主人公姚春華與李小秋的愛情悲劇. 作者自序: "這部書的命意,很是簡單,讀者可以一望而知.這不過是寫過渡時代一種反封建的男女行為.雖然他們反封建並不徹底,在當時那已是難能的了.我若寫他們反封建而成功,讀者自然是痛快,但事實決不會那樣. 這書里,有些地方,是重兒女情愛的描寫,但筆者自信,無絲毫色情意味.相反的,那正是描寫被壓迫者的一種呼籲.現在大都市裡,婚姻是自由了,可是看看窮鄉鄙野,象<北雁南飛>這種情節的故事,恐怕還很多.現在做父母的,應該比以前的人開明些,這書可作為人父母的一種參考."

張恨水的小說具有濃重的才子佳人氣息。如果說《春明外史》中的報人楊杏園是作為成年才子代表的話,《北雁南飛》中的李小秋就是富家少爺才子的典型。小秋作為春情懵懂的青年,期待着一場美麗的邂逅。依照時代風氣,他有可能得到的愛情或是張君瑞跳牆式的,或是賈寶玉吃胭脂式的。父親命他到姚春華父親的學館讀書,為他製造了西廂式的愛情機遇。春華小姐因為被父母許婚給了一個病怏怏的「癩子」,無一日不感慨自身的薄命。這時節,與才貌雙全的縣台少爺小秋相逢,兩人自然是惺惺相惜不能自已。小說的主線條是描述這對青年人情愛的輾轉。張恨水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將人物內心與自然事物巧妙結合。尤其是對情節發展的控制收發自如,即使有巨大轉折到來,也不會給人以突兀的感覺。

李小秋說:「我們革命軍戰爭是為中國全民族來求解放的,軍閥,固然是我們要來打倒的,便是封建社會所留下來的一切惡勢力,也要打倒。為什麼呢?因為這種惡勢力,它和軍閥的力量一樣。可以剝奪人民的自由。我舉兩例:譬如兄弟叔侄是一個血統下的人,親近自然是要的,但衣食住行,大家無一致之必要。封建社會裡,就鼓吹人家組織大家庭,因之這一個家庭里,誰是有能力掙錢的,誰就肩起這家庭的經濟責任來。其餘的人,都可以做寄生蟲。

又如男女都是人,但在封建社會裡,只許男子續弦,不許寡婦再嫁。女人,向來和男子是不許平等的。男子發出來的命令,女子只有接受,不許違抗。現在我們革命軍勢力達到的地方,不分階級,不分男女,一律要讓他們站在平等地位上,那些被壓迫的同胞,哪一個不是早舉着手在那裡等人來救他?這些人,或者不知道我們革命軍人就是來救他的。但是我們不能不喊出來,我們就是來解放他們的。因為要他們掙扎着,快快地伸出手來。若是我們的勢力已經達到,他兩隻手已是舉不起來,那就晚了。」

這幾句話,由春華聽來,幾乎每句都刺在她的心尖上,把她驚醒了過來。張恨水小說的目的就是「驚醒」這些似睡非睡半夢半醒的國人。小說《北雁南飛》的結尾簡介而又立意鮮明,以姚春華這個「點」帶出了整個社會層「面」的聞詢聲:「假使……假使……我要解放,還不遲嗎?」以師兄屈玉堅的回答給大家一個明確的方向:「解放是不限時候的。譬如今天太陽下山了,江里的船誤了行程,到了明日天亮,還可以走的呀!」思想的覺悟沒有早遲之說,古人云:朝聞道,夕死可矣。更何況,鐘聲在那裡告訴人:今天是黑暗了。向前的人,鎮靜着吧!明天還天亮的呵!張恨水,是一位富有時代正義感的通俗小說大家。讀他的小說總是令人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那些人物一個個那麼血肉豐滿,個性生動。他寫出了《春明外史》 《金粉世家》《啼笑姻緣》等帶有反封建色彩,具有積極意義的名作,當之無愧是一位將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完美結合的大師!

作者簡介

張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男,安徽安慶潛山縣人,原名心遠,恨水是筆名,取自南唐李煜詞《相見歡》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張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說家,也是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稱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小說大家和通俗文學大師第一人。 張恨水作品情節曲折複雜,結構布局嚴謹完整,將中國傳統的章回體小說與西洋小說的新技法融為一體。更以作品多產出名,他五十幾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說,其中絕大多數是中、長篇章回小說,總字數三千萬言,堪稱著作等身。 2012年10月12日張恨水的骨灰安葬於故鄉安徽潛山張恨水紀念館並立銅像。 小說《梁山伯與祝英台》(已改編為電影文學劇本並拍攝發行)、《八十一夢》、《白蛇傳》(已改編為電視劇本並錄製播出)、《啼笑姻緣》(已改編為同名電視劇)、《秋江》、《孔雀東南飛》(已改編為電視劇本並錄製發行)、《西北行》、《荷花三娘子》、《陳三五娘》、《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已改編為同名電視劇)、《太平花》、《燕歸來》、《夜深沉》(已改編為同名電視劇)、《北雁南飛》、《歡喜冤家》、《滿江紅》(已改編為電視劇紅粉世家)

內容預覽

「臨江府,清江縣,三歲個伢子賣包面。」這是江西南昌城裡一種歌謠。清江兩字,也有改為新淦的。因為清江、新淦兩縣的人,在省城裡挑擔子賣餛飩的很多,差不多是包辦了這種買賣。餛飩這東西,南昌人叫作清湯,清江,新淦人,叫做包面。三歲個伢子,是說三歲的小孩子。總而言之,是形容清江、新淦對於餛飩業之發達。當然,這不無鄙笑的意思在內。其實這兩縣是餐魚稻飯之鄉,文化也並不低落。尤其是新淦縣屬的三湖鎮一帶,風景幽絕,是令人留戀的一個所在。三湖距樟樹鎮三十里,距新淦縣也是三十里,交通倒也便利。這個鎮市上,約莫有千戶人家,卻有二、三十家牙行,四家錢莊,就普通市鎮比例起來,卻是畸型的發展。所以造成畸型發展的原因,卻因為這裡有一種甜美的出產:乃是桔子,柚子,柑子,橙子。由秋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