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鈴川車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鈴川站

北鈴川駅があったと思われる場所
圖片來自mapio
位置    日本北海道虻田郡喜茂別町字鈴川

路線    膽振線

類型    地面車站

啟用日期  1941年(昭和16年)10月12日

關閉日期  1986年(昭和61年)11月1日

北鈴川站(日語:北鈴川駅きたすずかわえき Kita-Suzukawa eki

簡介

北鈴川駅(きたすずかわえき)は、かつて北海道(後志支庁)虻田郡喜茂別町字鈴川に設置されていた、日本國有鉄道(國鉄)膽振線の鉄道駅駅(廃駅)である。電報略號 (鉄道)電報略號はキス。膽振線の廃線に伴い、1986年(昭和61年)11月1日に廃駅となった。[1]

是位於北海道虻田郡喜茂別町字鈴川,日本國有鐵道膽振線車站廢站)。隨著膽振線廢除,車站在1986年(昭和61年)11月1日廢除。

歷史

  • 1941年(昭和16年)10月12日 - 膽振縱貫鐵道德舜瞥站(後來名為新大瀧站)至西喜茂別站(後來名為喜茂別站)之間開通,此站啟用。當時為一般車站。
  • 1944年(昭和19年)7月1日 - 膽振縱貫鐵道在戰時被收購,鐵路線國有化。路線名改為膽振線。
  • 1971年(昭和46年)10月1日 - 結束處理貨物和行李[2]。成為無人車站[3](簡易委託化)。
  • 1986年(昭和61年)11月1日 - 膽振線全線廢除,此站也廢除。

站名的由來

當地原本地名為上尻別。後來由於「建設鐵路時,附近一帶看見了鈴蘭[4]」。另外,當地在1902年(明治35年)入植,於南部出身的姓名為「鈴木與助」,當中取其「鈴」字,加上尻別川尻別川,當中取其「川」,成為了「鈴川」[4][5]。但是由於在靜岡縣內,東海道本線已經設有鈴川站(現時:吉原站),因此冠上了「北」字[4]

車站型式

截至車站廢除前,此站是地面車站,設有1面1線的單式月台。月台位於路軌北邊(俱知安方向的列車會開啟右邊車門)[6]。此站沒有設置轉轍器。曾經此站設有2面2線的相對式月台,當時可進行列車交會。南邊的路軌在廢除交會設備後,把路軌和月台一同撤走[6]

此站是無人車站。在有人車站時代,部分車站大樓進行了翻新。正面事務室部分的窗口被圍封[6]。車站大樓位於站內北邊,與月台有一段距離[6]

使用狀況

  • 在1981年度(昭和56年度),1日上下車人次為47人[6]

車站周邊

現況

截至2001年(平成13年),車站遺址建設了新的住宅區[8]。截至2010年(平成22年)也是同樣[9]。該處的住宅區是公營住宅

相鄰車站

日本國有鐵道
膽振線
御園北鈴川喜茂別

影片

舊國鉄膽振線の北鈴川駅があった付近の國道276號を走行する映像

參考文獻

  1. 北鈴川駅,goo地圖
  2. 日本國有鉄道公示第383號. 官報. 1971-09-30 (日語). 
  3. 通報 ●膽振線蟠渓駅ほか6駅の駅員無配置について(旅客局). 鐵道公報 (日本國有鐵道總裁室文書課). 1971-09-30: 11 (日語). 
  4. 4.0 4.1 4.2 北海道 駅名の起源 第1版. 札幌市: 日本國有鐵道北海道總局. 1973-3-25: 80 (日語). 
  5. 本多 貢. 児玉 芳明, 編. 北海道地名漢字解. 札幌市: 北海道新聞社. 1995-01-25: 147. OCLC 40491505 (日語). 
  6. 6.0 6.1 6.2 6.3 6.4 書籍《國鉄全線各駅停車1 北海道690駅》(小學館,1983年7月發行)93頁。
  7. 7.0 7.1 7.2 7.3 書籍《北海道道路地図 改訂版》(地勢堂,1980年3月發行)7頁。
  8. 書籍《鉄道廃線跡を歩くVIII》(JTB出版,2001年8月發行)70頁。
  9. 書籍《新 鉄道廃線跡を歩く1 北海道・北東北編》(JTB出版,2010年4月發行)1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