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語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北京語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是中國國內一所以漢學為研究基礎和研究特色的科研基地,在國家多部委的支持下,依託「一帶一路」豐富的漢學資源,根據國家「一帶一路」的願景與行動,深入落實「五通」目標要求,根據「一帶一路」國家的國際文化發展實際,開展以民心相通為基礎的智庫建設和相關交叉學科研究。它依託國際高水平的智庫人才隊伍,承擔相關專業的碩士、博士研究生[1]培養任務,通過搭建高水平國際學術平台,致力於打造以漢學家為「思想源」的智庫,為「一帶一路」倡議輸送更多優質的學術力量。

相關資訊

北京語言大學成立一帶一路研究院,聚焦「一帶一路」漢學與文化發展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在2020年新年伊始之際,2020年1月7日,北京語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正式成立並舉辦首屆「」一帶一路」漢學與文化發展論壇,同時啟動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學家計劃「一帶一路漢學話語體系研究」項目。

來自伊朗、蒙古、馬來西亞、丹麥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30國近50名漢學家、近百名國內專家學者蒞臨參會。孟加拉國駐華大使馬赫布·烏茲·扎曼,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駐華文化參贊阿巴斯阿里·瓦法伊,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文化部原副部長、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丁偉,中宣部進出口管理局副局長趙海雲,外交部中東歐事務特別代表、前駐羅馬尼亞、捷克共和國大使霍玉珍,韜奮基金會理事長、中國出版集團原總裁聶震寧等領導出席本次活動。

北京語言大學校長劉利在開幕致辭中介紹,建校58年來,學校已經培養了190多個國家近20萬名國際學生,堪稱世界漢學家的搖籃。作為國內率先設立漢學研究機構的高校之一,北京語言大學漢學與中國學研究所,《漢學研究》與《漢風》等學術刊物,「國際漢學研究」、「中國文化譯研網(CCTSS)」等網絡平台在海內外漢學界發揮了非常重要的學術影響。作為國內培養、聯絡和溝通漢學家資源人數最多,國際人文資源最為豐厚,文化文明領域互動最為頻繁的高等院校,建設以漢學研究為基礎的科研基地勢在必行。

據悉,北京語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作為全國唯一一所以漢學為研究基礎和研究特色的科研基地,將致力於打造以漢學家為「思想源」的智庫,整合一帶一路的中國問題研究知識資源,設立完善的輿情監測、研判和分析機制,建立組網嚴密、反饋及時的知識信息採集和跟蹤網路。目前中國文化譯研網(CCTSS)國家級中外漢學家翻譯家人才動態數據庫已經聯絡溝通93個國家、63個語種的近5000漢學家,線上線下的溝通非常順暢。

研究院將以非洲、拉美和中東地區作為研究基礎,以俄羅斯等具有區域帶動性的國家作為研究重點,以蒙古、尼泊爾、伊朗等中國周邊國家作為首要研究對象,圍繞國家文化外交戰略,逐漸形成單點突破、由點及面、輻射全球的研究趨勢,進一步建立和健全與重點國家地區的有關機構在學術交流、論壇會議、課題研究等方面合作機制。

同時,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學家計劃「一帶一路漢學話語體系研究」項目將拉動一帶一路研究院,着力打造一流科研創新團隊。通過中外聯合培養青年高端人才、引進高層次漢學領軍人才,使研究院成為國內重要的一帶一路漢學科研人才的培養平台和研究基地。

主旨演講環節,孟加拉駐華大使馬赫布·烏茲·扎曼閣下表示,孟加拉與中國有着悠久的交往歷史,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孟加拉人民對中國很熟悉,他猶記得兒時的幾何教科書是印刷自中國,最近《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被譯為孟加拉文在孟出版,也深受孟加拉讀者歡迎。他認為,文明和文明之間的本質不是對抗而是互補,不同文明的交融能夠互相受益,推動彼此文明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給孟加拉國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能讓中孟兩方增加了解,促進整個亞洲的文化多元化。

北京外國語大學比較文明與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長張西平教授梳理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海外漢學研究的進展情況和未來展望。他談到,現在亟待解決 「一帶一路」國家的漢學研究現狀與發展問題,雖然日本、韓國、歐美的漢學研究已有悠久歷史,但我們不能止步於此。漢學研究需要回到東方,回到故鄉,東方學者做好東方學基礎文化研究是當務之急。

北京語言大學漢學與中國學研究所所長黃卓越教授認為,「一帶一路」在促進經濟方面的合作的同時,也應當是高層次的知識和智能的流通之路、促進文化交流互鑒的民心相通之路。在學術和文化上的知識流通,對建設「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僅有指導性意義,同時也會輻射到其他領域當中,形成完善的發展鏈條。

丹麥漢學家、前哥本哈根商務孔子學院外方院長曹伯義先生以早期中國的電報書籍撰寫為案例,介紹了丹麥與中國的商業、文化和語言交流與創新。丹麥的大北電報公司首次將電報通訊技術引入了中國,並解決了用數字來代表中文的難題。2015年丹麥北歐亞洲研究院將距當時145年前在滬首創的全球首部中文電報電碼書《電報書籍》原本轉贈上海電信博物館。

7日下午,來自不同領域的國內外專家分組參加平行會議,就「一帶一路」的漢學基礎和文化格局、「一帶一路[2]」的漢學發展與文化融通、「一帶一路」本地化智庫建設與應用三個主題展開了領域內的深度發言與熱烈討論。

習總書記在2019年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深化「一帶一路」以民心相通為基礎的文明交流互鑒研究,夯實多元互動的人文交流格局的理論基礎已經是未來所向和時代所需。本次系列活動旨在加強一帶一路漢學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推動中國更好地融入國際社會,促進民心相通。

參考文獻

  1. 什麼叫博士研究生 ,搜狐,2022-11-05
  2. 「一帶一路」的八大特徵 ,搜狐,201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