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語言大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京語言大學成立於1962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等院校,中國唯一一所以教外國人漢語為主要特點的高等院校,其前身為北京語言學院。現在,該校不僅教授外國學生中文和中國文化,而且也教授中國學生外語和外國文化。
校園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15號,靠近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傳統上被認為是中國國內對外漢語教學水平最高的大學,同時該校對於中國學生進行的外語教育的水平也在全國名列前茅。目前,北京語言大學[1]的外國學生人數與中國學生人數不相上下,該校不僅擁有中國國內人數最多的韓國和日本留學生群體,還有大批來自西方國家、中東地區以及非洲的留學生,非常國際化,被譽為「小聯合國」。以非漢語母語為對象的漢語水平考試(HSK)的考試中心曾設於該校。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以出版對外漢語類教材而著稱。
歷史
1965年1月,外國留學生高等預備學校正式更名為北京語言學院,毛澤東親筆為該校題寫校名。
1978年暑期,接受法國28名短期學習漢語的留學生,是中國舉辦短期漢語教學的開始。
1981年10月,北京語言學院電教中心攝製完成中國第一部對外漢語教學的電視錄像片《中國話》。
1984年北京語言學院受教育部委託開始研製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考試。
1989年北京語言學院成立漢語水平考試中心。[2]
1990年中國漢語水平考試通過專家鑑定,並正式實施。
1991年中國漢語水平考試推向海外。
1992年國家教委第21號令確定其為國家級考試。
1996年北京語言學院改名為「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2002年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將名稱簡化為「北京語言大學」。
傑出校友
截至2014年5月,該校已經為世界上176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15萬餘名懂漢語、熟悉中華文化的外國留學生。其中很多校友已經成為學界、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
前任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總幹事,現任哈薩克斯坦總統卡塞姆· 托卡耶夫 ,埃塞俄比亞總統穆拉圖·特肖梅·沃圖,哈薩克斯坦政府總理卡里姆·馬西莫夫,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伊戈爾·莫爾古洛夫,德國漢學家顧彬,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埃里克·康奈爾等知名人士都曾在北語學習過。
視頻
北京語言大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北京語言大學2018年宣傳思想工作要點 ,搜狐,2018-04-24
- ↑ 諾貝爾的獲獎證書,每一張都是藝術品!,搜狐,201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