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區涭水河小學
北京市西城區涭水河小學始建於1947年,是西城區教委直屬的一所普通小學。有着60餘年的歷史的學校,它的前身是「北方小學」,屬完全私立小學。原校址在南溝沿甲7號。1947年北平市教育局接辦,更名為」南溝沿小學」。1966年春再度更名為涭水河小學。文革中曾用名為:遵義小學,1972年恢復現在校名,校址為西城區涭水河胡同45號旁門。
目錄
學校規模
1966年春再度更名為涭水河小學。文革中曾用名為:遵義小學,1972年恢復校名,校址為西城區涭水河胡同45號旁門。
學校占地面積4089平方米,現有12個教學班,264名學生。現有32位教職員工,其中區級學科帶頭人2名,校級學科帶頭人4人。涭水河小學校園環境優美,布局合理。除12個普通教室外,設有計算機房、 美術、音樂、科學等多種學科專用教室。
辦學特色
學校近在西城區各級各類比賽中多次獲獎。其中2005年至2007年連續三年被評為西城區文明單位,06、07年被評為西城區健康促進學校。在教育工作中,學校注重養成教育,培養學生做有修養的人,多年來學校榮獲西城區各級各類教育獎項。學校歷年來注重教學質量的提高,特別是更加關注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學校08年啟動了「讀好書、寫好字、做好人」的工程,進一步促進了學生素質的提高,教師在市區教學論文以及各類教學比賽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畢業生被許多重點校錄取。學校還設有籃球隊、排球隊、科技英語興趣小組、美術興趣小組等,在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培養學生興趣特長。今年,《中國少年報》社在我校建立了「中國少年報社小靈通記者站」和「中國少年報社讀報評論組」,旨在課堂學習與實踐體驗相結合,促使學生有更廣闊的視野,更多元的發展。
學校發展呈上升趨勢。學校學生雖然少,但有利於小班化教育教學[1],學生被關注度高,可以促使教師精心設計教育活動,精心育人;學校辦學規模小,但有利於精細管理,有利於向精品方面發展。自2008年起學校重新制定了發展規劃。現在,全體教職員工在新的辦學目標,新的辦學理念下謀求着一個新的發展點。學校堅持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在丁校長提出的「實施雅致教育,為師生的健康發展服務「的辦學理念下,通過「科研引領,專家引領,特色引領」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為實現「探索雅致教育,落實精細管理,打造精品學校」的辦學目標,把學校建成「管理精細、隊伍精良、育人精心,環境精美的小班化的精品學校,學校把「做有修養的人」作為學校的靈魂---校訓,倡導師生對平和、沉靜、滿足、快樂的人格的追求,要求師生日常做事靜心、專心,行為舉止規範大方,談吐文雅。促使學校幹部、教師和學生都能用心把各自每一件事情做好,體現出師生的修養和品位。學校在市區八位專家的引領下,以「建設學習型學校,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實踐研究」為「十一五」科研課題,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打造專業化教師團隊,促使全校教師「用心把事情做好」,形成「靜心教書,潛心育人」的良好教風,不斷提升教師的修養。學校以「精心育人」為教育思路,培養學生成為有健康身體、良好習慣、聰慧頭腦、多藝身手的精品之人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學生用心把事情做好,促使學生形成「勤奮、文明、健康、進取」的良好學風,培養學生成為有修養的小公民。
展望未來,任重道遠。在充滿機遇和挑戰面前,涭水河小學將繼續不斷的探索,為把學校建成西城區小班化的精品學校而努力!我們的學校,將為孩子一生的夢想而不斷創新,將為孩子一生的夢想而不斷創造。
學校發展
1.打造有思想的校長。
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校長深遂的教育思想和獨特的人格魅力決定着學校的辦學質量和特色。我們七位學員津津樂道的有北京四中的劉長銘校長,北京八中的台峰校長、張鳳蘭校長,實驗二小的李烈校長,涭水河小學的丁海雁校長,白雲路小學的賈曉霞校長,北海幼兒園的柳茹園長等。他們不僅辦學理念先進,對教育教學有自己獨特的理解,還善於學習和反思,勤於筆耕,著作等身,有口皆碑。正是這些有思想的校長,辦出了一個個品牌校、特色校、示範校,使首都的教育質量在全國遙遙領先。
2.培養有智慧的教師。
教育智慧是什麼?教師的教育智慧體現在哪裡?中央教科所田慧生副所長說教育智慧是在探求教育教學規律基礎上長期實踐、感悟、反思的結果,也是教師教育理念、知識學養、情感與價值觀、教育機智、教學風格等多方面的綜合體現。西城區的智慧教師數不勝數,他們得體的言行舉止,豐富的學識素養,獨特的專業思想,崇高的師德修養,處處彰顯出他們育人的智慧,讓他們的人格散發出無窮的魅力,讓學生信服,教育教學效果特別好。
3.創辦有特色的學校。
我們走訪的這些學校本着「一切為了孩子,一切為了明天」的辦學思想以及適度超前的意識,把學校辦成了「綠色校園、科技校園、藝術校園、和諧校園」,讓人嘆為觀止。學校占地面積雖然不大,但許多設施場館建在地下:下沉式廣場、演播廳、音樂部、禮堂、科技館、體育館、游泳館、大型停車場等。每一所學校都努力做到「人有我優」、「人優我新」、「人新我特」。其中讓我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實驗二小的雙主體育人模式、奮鬥小學的誠和教育、白雲路小學的可持續發展教育、展覽路小學的合唱團建設等。學校的特色建設使學生實現了全面而有特長的發展,使教師實現了師德水平和專業水平的雙重提升。
4.培養有德行的人才。
北京的學生絕不是書呆子,從北京三十五中的學生在國家大劇院舉行的《京腔神韻》音樂會和北京實驗二小在鳥巢舉行的體育節就可以見微知著。北京學校的日常工作都是「德育為首」。北京西城區2009年的德育重點是:知行統一,做有道德的人;學思結合,做有能力的人。德育的目標也從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回歸到合格的社會公民的培養。北京的義務教育[2]培養「具有基礎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感、民族精神、世界眼光和國際交往能力的新時代首都青少年」,進而培養促進國家發展的精英人才和影響世界發展的國際人才。
參考文獻
- ↑ 教育教學內容設計,搜狐,2020-04-06
- ↑ 2019年義務教育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豆丁網,2019-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