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聖若瑟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京聖若瑟教堂位於王府井大街4號,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教堂平面為巴西利卡式,在總體為西方古典造型基礎上,融入中國傳統紋樣。

建築風格

基督宗教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堂建築[1],在人類建築藝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這種教堂建築隨着基督宗教的歷史演進而不斷改變、更新,從而體現出不同的建築藝術風格。大體而言,教堂建築經歷了從最初的「地下教堂」和「宅第教堂」到「巴西里卡式」、「羅馬式」、「哥特式」、「拜占庭式」、「斯拉夫式」、「文藝復興式」、「宗教改革式」、「巴羅克式」、「羅可可式」,以及「新哥特式」[2]等現代風格的發展。

歷史沿革

聖若瑟教堂位於,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創建於清順治十二年(1665年),原是葡萄牙神父利類思(Ludovicus Buglio)和安文思(G de Magalhaens)利用二人的宅第創建的天主教堂。東堂之名是相對於北京城區的南堂、北堂與西堂的俗稱。它是北京城內繼南堂之後的第二座教堂。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京師大地震時塌毀。次年重建,由利博明修士(F.Maggi)設計,在後堂內保存有多幅意大利傳教士朗世寧繪製的聖像。嘉慶十二年(1807年),教會遭清洗時,因教士夜晚搬運珍貴存書,不慎引起大火,東堂被廢。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清廷被迫歸還東堂時,建築已全毀,暫修數間平房作教友祈禱公所。光緒十年(1884年)經

田類思主教向國外募捐款,重建羅馬式大教堂,平面為拉丁十字式,外觀宏偉。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東堂被義和團焚毀,三十年(1904年),法國和愛爾蘭兩國利用「賠款」重建教堂。現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布局

東堂用地在柏樹胡同與甘雨(乾魚)胡同之間,面積約1.18公頃。由西面王府井大街院門拾步而上,進入前院,教堂位於距大門55米處的青石台基上,建築坐東朝西,符合天主教堂的型制規定,面闊24米,東西總長約64米,門前有寬大的平台。西立面由三部分垂直體量組成,有兩條水平腰線將其連為整體。底部三個半圓券式大門洞,形成大門廊,廊後為三個大門。中央大門上部,為十字形圓窗,兩側各有一半圓券式雙聯長窗。立面用組合式壁柱作垂直劃分,為羅馬柱式,每層基座、柱礎、柱身、柱頭及檐部齊全。正立面柱頭為變形的愛奧尼式,但其他立面的壁柱為羅馬塔司乾式。西立面三個塔體之頂為雙重鼓座,覆以肋形穹隆頂,其上各有帶小穹頂的採光亭,亭上為十字架。整個立面是文藝復興與巴羅克風格的結合,既雄偉又注重曲折變化。立面檐口高約13米,屋頂高約18米,中部穹頂高約25米,十字架頂高約27.2米。

教堂平面為巴西利卡式,直徑0.65米的18根圓柱將教堂內部分為中廳與側廊。柱間距4.2米,柱頭及檐部之上立拱券。其上再覆以木屋架的坡頂。西部大門上有唱經樓。東部祭壇後有向外凸出的小聖經堂及兩側的更衣所,形成十字形。側牆壁柱間開拱頂窄長窗,南、北牆西部,開有側門通至室外。教堂外立面為灰磚清水牆體,基座、檐部等處重點使用青石。牆面砌工考究,在總體為西方古典造型基礎上,融入中國傳統紋樣。大門正面石柱上,有楹聯為「庇民大德包中外,尚文宏勛冠古今」,橫額為「惠我東方」。

最新面貌

院內堂北原有惠我女校,堂南、堂西有教室。東有一院,內有花池、平房與樓房,為神父住處。堂東有一大空地為學校操場。該堂在1980年曾進行維修。原教會學校改為王府井小學。在2000年3月至9月的王府井商業街改造工程中,教堂周圍的平房及院牆全部拆掉,對教堂作了整體維修,使東堂的建築體形得以充分完整地展現,成為王府井商業街中具有特色的室外休息空間和景觀。教堂南側的附屬建築為西式小樓式樣,後移建至教堂東側;院門因超出規劃紅線較多,且年代久遠及風化損毀嚴重,拆除後移4米,獨立於堂前廣場前部,成為廣場雕塑性標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