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化學生態學導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化學生態學導論》,化學生態學基礎著作。米 ·巴比埃著。1976年法國馬松出版社出版。1979年美國朗曼出版公司出版英文版。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除前言、後記外,正文分為5章,共118頁,還列有參考文獻500多篇。前言,闡明了化學生態學是研究各種生物之間的化學關係或生物界與礦物界之間的化學關係的一門學科,然後概述了化學生態學的發展簡史及其在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中能起的作用。

第1章自然界中各種化學作用的基本概念,對種間化學作用和種內化學作用的概念作了說明,並詳細敘述了屬於前者的異種外激素,抑制物質,毒液,引誘物質,報警物質等。屬於後者的自體毒素,性引誘素,集群信息素,標記領地的外激素等各類物質的作用及其使用的範圍。第2章物種實現自身保護時的毒液或毒素,論述了真菌毒素,植物毒素和抗菌素,海洋無脊椎動物的毒素,節肢動物的化學防禦,脊椎動物的毒素,擬態和生物發光。第3章無脊椎動物具有固醇作用的生態學意義,闡述了某些昆蟲和海洋無脊椎動物的膽固醇的來源,關於無脊椎動物中存在有類固醇的幾點看法,植物的膽固醇,植物甾醇類及其生物作用,以及海洋無脊椎動物的異常的固醇作用。第4章信息素 (外激素),概述了昆蟲信息素的一般作用、功能和種類以後,詳細論述了性引誘素,多種作用的信息素(蜂王的王室物質),報警外激素,示蹤外激素,集聚外激素,藻類和真菌的信息素,脊椎動物的信息素等。最後還分析探討了在防治害蟲時誘蟲劑的應用前景。第5章平衡與不平衡:適應關係和關係破壞的實例,論述了昆蟲與植物的關係,人類對海洋環境的影響,以及前景展望。

此外,本書的後記還着重提出了化學生態學目前所關注的就是人類對生物圈的影響,認為應當研究人類排入環境中的各類有機分子在環境中的變化,循環過程,並提到了消除某些有害分子的方法。

本書是化學生態學入門的基本讀物,對學科所涉及的各種術語和規律作了詳細的解釋,並用較多的實例作了進一步說明,從而能使讀者獲得一些最基本的知識和大量引人注目的例子。

作者簡介

米·巴比埃 (M.Barbier),法國現代有機化學和生物化學家,法國國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相關信息

書籍,是思維的結晶,知識的寶庫,智慧的源泉,人類最主要的精神食糧。名著,則是書籍中的精華[1]。它標誌着人類認識發展的水平,影響乃至支配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乃至支配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篩選出價值高、作用大、影響廣的一萬部名著,把它們匯集一起,根據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區別和聯繫加以分門別類,並逐部作出精要的詮釋。可以說,這是對科學文化的一次總結,是一項很有價值的科學文化建設工程。這部辭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書[2]

視頻

化學生態學導論 相關視頻

生物化學:氨基酸的代謝
污染生態化學09:研究方法(1)

參考文獻

  1. 100部科普經典名著,豆瓣,2018-04-26
  2. 工具書及其分類,豆丁網,2014-03-19